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摆脱精神内耗,从停止这4场内心戏开始

4 已有 119 次阅读   2023-12-09 08:14
摆脱精神内耗,从停止这4场内心戏开始 

摆脱精神内耗,从停止这4场内心戏开始

多思者累,多虑者苦。

作者:洞见domino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状态?

一句话还未说,心中便百转千回;一件事还未做,失败的念头早就盘旋不散。

久而久之,生活的斗争还未开始,内心却早已筋疲力尽。

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而一个人焦虑痛苦的根源,全在于思虑过多、内心戏过于丰富。

想要摆脱精神内耗,先从停止这4场内心戏开始。

1

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

知乎上有个话题:“总是不敢开口争取,担心与机会失之交臂怎么办?”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先终止对结果的猜想。”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夸大负面影响,凡事都往最坏的一面思考。

心中的话还未出口,便已提前臆想多种结局,结果还没行动,就被想象的答案的击倒,不敢再踏出一步。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的一家报社里,有位叫琼斯的小记者。

有一天,上司叫琼斯去约访布兰德斯大法官,琼斯很惊恐,连忙拒绝:“不行不行,他根本就不认识我。”

在琼斯看来自己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不仅经验浅,也毫无身份地位,别人根本不可能理会他。

而且万一采访做得不好,得罪了法官怎么办?

就这样,琼斯想了半天,也未有其他动作。

上司瞥了一眼,拿起电话拨了过去:“你好,我是明星报的记者琼斯,我奉命采访布兰德斯法官,不知道他今天能否接见我几分钟?”

这时,电话那头传出声音:“一点十五分,请准时。”

琼斯直接愣在原地,他没想到自己不断纠结的事情,对方竟如此干脆地答应了。

多年以后,已经小有名气的琼斯,在演讲中感叹道:“那一刻是我二十几年来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思前想后一万次,不如开口说一次。

总是考虑过多,看轻自己,只会让你与目标越来越远。

正如有句话所说:

“若你总是犹疑,这个世界就很大;若你勇敢出击,这个世界就很小。”

不要因害怕被拒绝而裹足不前,也不要被别人的眼光框住自己。

试着勇敢表达,试着减少在意,结局好坏我们无法掌控,但当开口的一瞬间,你就已经战胜了自己。

2

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故事。

有头小毛驴,它每天的吃食一直是定量的,然而这次农户却多送了一堆草给它。

两堆草数量一样,颜色也差不多,毛驴无法分辨哪堆草质量更好,吃起来更美味。

无法决断的它只好来回踱步,不停地猜想、比较,迟迟不敢下口。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到了最后,草料明明就在嘴边,可毛驴还是被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有名的“布里丹毛驴效应”。

很多时候,困住一个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犹豫不定带来的内耗。

总是在未开始前,便给自己设想太多难题,自然容易耗费心神,影响最终的结果。

网友@山山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食品公司做市场专员。

一直兢兢业业的他,因为意外骨折需要静养休息一段时间,却被公司毫不留情地劝退了。

从前繁忙的日子陡然平静下来,他的心情却日益翻滚:

身体恢复之后是去继续找工作吗?可是又遇到这种没有人情味的公司怎么办?

要不去考研提升一下自己?可是家里条件一般,再读书是不是太自私了?

要不去考稳定的工作?可没考上怎么办,还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他成天在这些问题间纠结徘徊,每想一条出路,就会设想更多的不幸来打断自己。

害怕受挫的他,一直瞻前顾后,做不出任何改变。

明明是在家静养,他却整宿整宿地睡不着,整个人憔悴不堪。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他手里的积蓄已经见底,为了生计不得不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可神奇的是,明明要为工作日夜奔波,他却很少焦虑,往日围困他的问题也通通消失不见。

不久后,他便回归职场,一切恢复正常。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如此。

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心中便已如千军万马过境,各种思绪纷纷涌来。

然而越想太多,越容易滋生焦虑,最终让结果变得更糟糕。

不如行动起来,当你迈出第一步,所有设想的困难都会被慢慢瓦解。

就像美国保险业巨子克里蒙斯通说的:

“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马上就做!”

3

行未果,假象苦难愁不展

顾城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只是因为害怕看到花的凋零,就拒绝种花,那我们只会错过更多的花开。

只是担心结果不好,就不继续出发,那自然会与成功失之交臂。

杂志《南风窗》曾出过这样一篇报道。

有个女孩,年初时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左臂肌肉时而跳动、发麻,这让她非常在意,开始频繁往医院跑。

大大小小的检查做了不少,医生也为她排除了一些病症,可她还是放心不下,很担心自己是患了渐冻症。

这种忧虑也让她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停滞状态,她时常觉得自己可能随时会死掉,又害怕自己失去自理能力,拖累家人。

在等最终检测报告下来的时间里,她变得越来越颓废,甚至差点陷入抑郁。

结果,后来检测报告出来了,她根本没患渐冻症,这些焦虑和恐惧,都是她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假想敌。

《时间之书》里说过:“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

当我们对未来充满焦虑悲观时,前路便是挣不脱的牢笼。

学会硬着头皮走下去试试,你会发现,生活的轨迹变幻莫测,囚徒也可变成走坦途。

导演李安便是这样。

刚拍摄电影时,遇到过许多阻碍,资金问题尤为棘手。

担心最终呈现效果不好的他,一直纠结要不要继续拍下去。

毕竟自己已经待业6年,一穷二白,经不得任何亏损。

侯孝贤导演知道后,便鼓励他道:“没有人一开始拍电影的时候钱是够的,但只有拍了,才可能有第二部、第三部……”

李安听进去了,决定继续坚持。

预算不够,他就去找华侨朋友帮忙演出,甚至连他的家人也都成了临时演员。

最终,他拍摄的《喜宴》大获成功,成为当年回报率瞩目的电影,李安也从此蜚声国际。

看过一句话:“折磨你的不是现实,而是你对未知的想象。”

世上的很多事情我们其实无法预料,在结果没出来之前心事重重,只是在徒添内耗。

要知道,很多时候阻挡我们前进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自我的焦虑。

不要被假想的结果击倒,既然灌溉时我们已付出全力,剩下的,就只需静等花开。

4

事已毕,过往仍在脑中演

心理学教授亚科斯曾说:“人生90%的痛苦,皆源于不肯及时止损。”

频频回首于往事,心便会被遗憾填满,当下的一切美好都将被冲散。

到了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和自己过不去。

想起《一个人的朝圣》里,主人公哈罗德和妻子莫琳的故事。

他们的儿子戴维因为抑郁症自杀后,两个人陷入了漫长的痛苦中。

哈罗德时常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生活过得浑浑噩噩。

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呵护孩子,经常自责地回想:“要是那天早上将戴维拥入怀中就好了。”

妻子莫琳则搬进了戴维生前的房间,还挂起了窗帘,整日对着黑白照片自言自语。

她怨恨着哈罗德没有照顾好儿子,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到丈夫身上。

夫妻的感情彻底破裂,冷漠从此横亘在彼此之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个谁也不愿忘掉过去,放过自己。

直到哈罗德收到患病老友的来信,他决定亲自探望。

漫长的旅途虽波折频频,但沿途遇到的人和事也不断冲刷着他的心灵。

他回想起和妻子相处的时间,发现自己总是停留在过去的悲痛里,忽略了未来的风景。

于是,他不再逃避过去。

而莫琳也在丈夫外出的时间里,对生活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两人都与往事和解,重新靠近对方,他们又恢复了往日的亲密无间。

西方有句谚语:“永远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对于过往,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难以言说的痛,但再心有不甘,也已然于事无补。

与其一味沉溺在后悔与遗憾中,不如坦然接受。

毕竟往者已不可谏,但来者犹可追。

从现在开始,释怀旧日的痛苦,去享受新生活;卸下内心的枷锁,你才能和未来更好的自己重逢。

《心流》里有这样一句话:

“心灵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

在这种负面情绪里,我们若不及时抽身,只会在内心反复琢磨,直至耗尽心力。

多思者最累,多虑者甚苦。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事情是靠内心瞎想就能完成的。

放下无用的纠结,放下对人事的杂念。

少一点内心戏,多一些执行力,以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纷扰,内耗自然能不药而愈。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