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曾国藩

2 已有 65 次阅读   2024-01-27 15:14
人最大的差距,是见识和格局——曾国藩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遇。

有些人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有些人却一直过着平庸的生活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呢?

曾国潘曾经提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他们的见识和格局。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成功的关键所在。

曾国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学习,最终成为了清朝的重要官员。

在办理重要事务时,我们应以识别能力为主要依据,辅以才能。

在办理重要事务时,首要考虑一个人的品德和能力,其次才考虑其才能。这是曾国藩在家信中的一句名言。

在人们追求大事业的过程中,见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进而决定事情的成败。相较之下,能力则处于次要的位置。

鲍叔牙的故事是历史中令人感动并赞叹他的智慧的典范。

管仲之能成为齐国宰相,并承担起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重任,与鲍叔牙的智慧密不可分。

据历史记载,管仲与鲍叔牙是伟大的商人,他们一同经商。然而,有人说管仲总是拿走了更多的利润,而鲍叔牙从不对此抱怨。

有人私下议论说,管仲是个贪财的人,不重视友谊。但鲍叔牙得知后为管仲辩解,他说这样做是因为管仲家境贫困,我愿意多给他一些钱。

管仲曾三次参与战斗,但每次都选择了撤退。这一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嘲笑,他们认为管仲胆小怕死,缺乏勇于牺牲的精神。

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他明白这种嘲笑并不符合管仲的真实情况。于是,他向众人解释道,他有一个年迈的母亲需要他供养,这是他不得不采取那种方式的原因。

管仲曾多次尝试为鲍叔牙办些善事,但却未能取得成功。相反,这些努力给鲍叔牙带来了新的困境,这也许说明不去办好反而更好。

因此,一些人认为管仲缺乏办事能力,但鲍叔牙却并不这样看。他深知管仲是一位极具才干的人。事情没有取得成功,仅仅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而已。

管仲后来受到鲍叔牙的极力推荐,得以进入齐国。凭借出色的才华和政治手腕,他最终获得了齐国上卿的职位,即丞相。因为他的卓越才能,他被尊称为春秋第一相,成为齐桓公的得力助手,帮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首要霸主。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追求惊人的成就。如果你具备一定的见识,并且拥有一些特殊的才能,那么你就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

一个人的见识和格局决定了他的命理运势高低,就像溪流无法容纳江河湖海一样。

要成就大事,必须具备深思熟虑的眼光和智慧,先有思想的引领,然后才能迅速采取行动,从而取得领先优势,实现伟大事业。

你的见识和格局决定了你的层次。

在生活中,真正具有生命层次的事物,既非名誉也非利益,因为它们都是瞬息即逝的。

人的见识和格局决定着生命的层次。见识广博的人能够展望未来,而具备大局观的人则能够把握整体情势。

有时候,我们的视野受限,无法看到某些事物,但我们的见识和格局却能够洞察其中的真相。

曾国藩创建湘军的时候,正值满清国运危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也是中华民族遭遇巨变和重大灾难的时候。

太平天国的崛起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无家可归,土地荒芜。

社会陷入了混乱之中,更可怕的是,在一些地方,传统的儒家文化被拜上帝教所取代,成为煽动仇恨的工具。

在国家面临生死危机的关键时刻,曾国藩发表了一篇名为《讨粤匪檄》的重要文献。

他在文中感叹道:中国数千年来秉持着礼义人伦的传统,但现在却被彻底抛弃了。

这不仅仅是我大清朝的巨大变革,也是自古以来传统价值观的巨大变革。

号召所有读书识字的人,不能袖手旁观,不思考如何为大家做点什么。我们应动员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反对太平军的斗争。

虽然曾国藩是一个普通的书生,但他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通过自学在战争中逐渐成长起来。

尽管他在军队建立、行军打仗方面没有任何经验,但他却深知历史的教训,将战争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经历了多次失败后,他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军策略和战斗战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卓越见识和广阔格局不仅体现在他创建湘军,更在于他彻底击败了太平天国,从而挽救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为晚清带来了中兴的盛世。

一个人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未来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创造多少福祉。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