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今日小暑

3 已有 186 次阅读   2024-07-06 09:52
小编推荐
今日小暑
晨读美文 2024-07-06 05:21
"晨读美文"免费订阅
晨读美文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今日小暑
2024年7月6日星期六
农历甲辰龙年六月初一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小暑
古人认为,
这段时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故称为小暑。
小暑,
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六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唐朝文学家元稹曾对小暑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如果说夏至你还没能彻底感受到夏天的火热,那么从小暑开始,就能感受到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即将到来。
记忆中的夏天,
虫鸣鸟叫,繁星点点,
奶奶拿着蒲扇为我们扇走蚊虫,
我们和小伙伴跳进河里扑通扑通,
一玩就是一整个下午……
儿时的夏天,你还记得多少?
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大暑。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的阶段。
小暑三候
一候温风至
小暑时节天空如烧炽,
大地上不易寻得一丝凉风,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
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八月即古夏历小暑节气,
蟋蟀到庭院中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
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
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小暑的到来意味着两件事:
出梅、入伏
01
出梅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季结束,
即为出梅,又称为“断梅”。
但若小暑节气出现打雷,
梅雨又会倒转过来,即“倒黄梅”。
小暑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时节,
有些地方多雨,防涝不能少;
有些地方伏旱,抗旱要注意。
02
入伏
中国人有以伏计日法,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
“三伏天”中的“伏”就是指“伏邪”。
这是一年中,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小暑至,伏将始。
初伏为10天,
中伏为10天或20天,
末伏为10天。
2024年“三伏天”时间:
初伏(10天):7月15日到7月24日;
中伏(20天):7月25日到8月13日;
末伏(10天):8月14日到8月23日。
“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
“三伏天”将至,
多地“炎值”爆表,
你会如何应对这种“毒辣”天气?
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
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俗话说: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这种吃法,
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
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消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酷暑吃西瓜,
或许是整个夏天,
最幸福的事了!
每一次大快朵颐,
都是清凉而甜蜜的馈赠。
小暑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民间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
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伏天也意味着中老年人最容易落下病根的日子,也变长了更危险也更难熬了。
01
三伏天的暑邪非常强悍
过不好三伏,会落下病根!
其实,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外加上入伏后,高温、高热、高湿的 “桑拿天”将频繁出现,热浪袭人,酷暑难耐,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中暑、心血管疾病、心衰等。
三伏天本身很炎热,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容易出现疲劳、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吃的不对,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引起疾病。
02
如何过好三伏?
伏天一定要一心防寒!
入伏后有一个问题一般人都会搞混:“伏天里我们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错,正好相反!要一心防寒!
夏天不防暑要防寒?不明白的人,赶紧往下看!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千万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
你没听过“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吗?”
这是因为你可能在伏天时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导致了寒气入体:受凉,如洗冷水澡、趟凉水、吹空调等,常吃冰凉的食物,如冷饮、冰镇水果等。
后果多严重呢?
还记得当年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后,天天一犯病就冻成狗,身体里都是“寒邪”,最后要靠“九阳神功”才能逼出寒气!
可见,万一寒气入体有多么可怕。况且:你们谁会九阳神功?
03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
第一
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第二
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第三
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04
三伏天里应该喝常温的水!
那么,三伏天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
三伏天喝热水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发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发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热的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养生方法,虽然可行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并不是短短一个三伏就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的。
运动适当出汗、泡脚微微出汗都可以祛除寒气,不过要长年累月的坚持,要除寒气平时可以少吃螺、西瓜、柿子、蟹、河蚌、竹笋、荸荠、苋菜、黄瓜、藕、鳖、绿豆等寒性食物。
如果只是想通过喝热水,一朝一夕就祛除体内的寒气,是万万不可能的。
05
三伏天食疗记住"三"字法则
一、肉:入伏吃三肉
羊肉:逼走体内寒气
把羊肉这种常见的冬令补品放在三伏天来吃,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北京朝阳医院沈雁英教授介绍,现在人们太贪凉了,冷饮一杯接一杯,空调一吹一整天。这时疾病也来了,比如冷饮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空调则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这个时候适当吃点暖性的羊肉,有利于发散滞留在体内的寒气,疏通筋脉。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调,早上起来觉得头很痛,饮食中吃点羊肉就缓解了。
鸡肉:补充恢复体力
三伏天,为什么要吃鸡肉这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呢?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陈意介绍,这是因为人在三伏天时,体力消耗增大,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适当吃些鸡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
鸡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非常适宜人体消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帮助恢复体力!
猪蹄:丰富的维他命
三伏天出汗多,人体中各种维生素(维他命)损失也多,这个时候吃点猪蹄,可以很好的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镁、铁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
二、瓜:入伏吃三瓜
最热的三伏天来了,一定要吃三瓜!
瓜类大多能清热化湿,可帮助排除毒素,非常适合三伏天降温防暑:
吃苦瓜:人伏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营养的关键和精髓。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
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吃丝瓜:人伏平痰喘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吃冬瓜:入伏增食欲
“冬瓜”——听名字就知道非常适合炎热的三伏天食用。
冬瓜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肿。而且冬瓜含水量较多还可以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饭:入伏三主食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平朴效果好
头伏吃饺子,饺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时间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们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头伏吃饺子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营养专家认为,伏天不能热补或温补,最好平补,饺子正适合平补。饺子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二伏吃面条:驱病败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之时,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逐腠理之外邪。
三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面条出锅后用凉开水过几遍。
麻酱要用水稀释,酱油要用热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几滴香油把这些佐料浇到面上,再配上黄瓜丝、菠菜等,浇上蒜泥,不仅刺激食衣,而且“败心火”。
三伏吃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
到了三伏的时候,人体消耗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该瘦的人都已经消瘦了很多。所以,这个时暌要适当多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烙饼除了面里的营养外,其他营养素都严重不足。这时如果加上鸡蛋,就可以达到饮食多样化及营养均衡的标准。
一年中最可怕的时候到了。三伏过不好,是要留病根的!
小暑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突然暖暖的热风到了,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正因为炎热季节的一场场雨,才有了门户上潮湿的青霭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绿苔。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斗。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殷红的石竹花好似被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过。它不畏惧暑夏热风,在炎热的小暑节气中肆意绽放。蜜蜂飞来飞去爱怜花色的香美,思念丈夫的妇人,对花感叹时光相催。读朋友的赠诗,增添了离恨别愁,忧思郁结在心里,一天要难过好几回。
《桑茶坑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
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
一牛吃过柳阴西。
这是个雨后晴天,阳光金灿灿的,微风清爽爽的,地面上的雨水已经蒸发得无影无踪,小溪里的流水却涨满河槽。溪水穿过碧绿的原野,奔向远方;夹岸丛生着繁茂的野草,盛开着绚丽的野花。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那头老牛,却只管埋头吃自己的青草,越吃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
《纳凉》
【北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的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诗人心境悠然,气定神闲。
小暑寄语
小暑一来,
就拉开了盛夏的大幕。
人们惧怕炎热,于是昼伏夜出。
白天都待在房间里不出来,
到了晚间,摇着扇子,出来纳凉。
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满天灿烂的星斗,
是夏日纳凉最好的点缀。
想念那年夏日的纳凉,
寻一处清凉,度一场清欢。
记忆中的夏日,
有竹椅、有蒲扇,
还有可口的西瓜、清爽的绿豆汤。
等日影消尽
老人们搬出藤椅纳凉
用蒲扇呼扇
撩走燥热的念想
小暑时节,心静自然凉。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心静,
与身体的温度无关,
而与心灵的温度有关。
安安静静地坐,
一心一意地想,
浮躁的心便冷却下来。
心静了,身也就清凉。
但惜夏日长,
且等清风来。
愿你在艳阳中等得一阵凉风,
就如你脑中所想,心中虽爱,
也许预之无期,但终会到来!
长夏漫漫,
愿你能寻一处清凉,
度一场清欢。
▼点击下方关注欣赏更多好文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返回搜狐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