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圈内公告] 1月8日,我们更加怀念周总理!

4 已有 2519 次阅读   2018-01-08 11:38
1月8日,我们更加怀念周总理!

三剑客 三剑客

文/剑客弘毅 copyright©三剑客

回望历史,仰望长空,总有这样一群伟人,让人民终身铭记。

岁月流逝,星河灿烂,总有这样一些记忆,永远不会被抹去。

岁月疾驶,敬爱的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2年了。

▲他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他是人民永远爱戴的好总理

50多年革命生涯,26年总理任期,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一生操劳。

当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忙碌,世界和人心越来越复杂,我们格外想念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的好总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国家和人民,从此,这一天也变得极为特殊,这一天在所有的国人心中就有了特殊的情节。

我们无法一一细数周恩来为这个国家作出的贡献,但在所有国人的心中,他是集聚了这个民族的无数优良品德的化身,人们知道他是一个好总理,从他的身上,人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民公仆”。

1.少年壮志,胸怀天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6年 南开中学时期的周恩来

周恩来年少时,亲眼目睹在了同胞在繁荣的租界中饱受欺辱的情景。

后来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

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

还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青年热血,志向高远。真诚的誓言,让他为之奋斗终生,无私忘我地奉献毕生精力,一生服务人民,全部心血贡献给了国家。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救国两度远赴重洋,却毅然归来

▲这颜值,男神!

周恩来出生于甲午战败后的第四年,童年时,国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迫让西方列强划立租界、国内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失控、八国联军入侵、以及越来越多不平等条约……

少年时,他和一些家境尚可的友人决定留洋以学救国之方。在他离开的那些年,这片土地上有人复辟失败,有人占山为王,有人大发国难财,更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他本可以选择留在海外,袖手旁观,明哲保身,可他毅然归来,回到那片貌似除了硝烟、战乱、饥荒和动荡以外,一点希望好像也没有的土地上。

第一次回国后,他在“五四运动”中组织“觉悟社”,随后赴法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回国后,他领导了南昌起义,并从此跟随毛泽东同志经历了几乎所有的起义、武装革命、反围剿、以及重大决议。

▲毛主席、周总理

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他们终于让这片动荡中的土地重新走向了和平与统一,而那时他早已将青丝染成白发。

3.内政外交,呕心沥血——在废墟上重建国家,从世界上赢回尊重

建国之初,可谓一片焦土、满是废墟,那时的中国不仅缺乏枪支弹药、飞机大炮,甚至连基本的钢铁需求、道路交通和电力都无法满足。

小学时读过一篇反映周恩来总理日常工作的文章,平淡的措辞表现了工作环境陈设也极为简单,道出了一代伟人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工作场景。如今回忆起来,一词一句都扣住心弦、震颤脉搏,让人沉浸于周恩来总理留下的回忆里。总理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不愧为“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了一生”的总理。

建国之后,他一边拖着病重的身体,在国内促生产、抓科技、觅人才、出政策,重建这个国家。一边以当时微弱的国力与西方列强诸国展开外交,却做到了不卑不亢,进退有余,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他个人以及他身后国家的认可与尊重。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其非凡的领袖风范折服了在场的外国人。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全程接待,离开时尼克松称他是一个罕见的伟人,对于周恩来总理,尼克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他,中国革命只剩灰烬。”

4.人民不富足,他愿受清贫——周总理经常“一片菜叶抹碗底”

▲这一幕,让人感动和落泪

周总理生前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吃剩的饭菜,还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

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有时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要吃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或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

总理每次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

三年困难时期,周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总理,您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就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1975年1月,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5.爱情只有山花烂漫么——其实,爱情是海棠花开般静谧而醇厚

“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验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的、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我们的爱情是深长的,是永恒的……”

1988年春,当西花厅的海棠花再度盛开的时候,年已84岁的邓颖超抚花思人,倾诉着对周恩来无限的思念和真挚的情感……

1920年11月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后,开始了与邓颖超的书信往来。从共谈理想追求到互诉爱慕之意,经过近5年的感情碰撞,1925年8月,他们终于在广州喜结连理。从此,邓颖超和周恩来相濡以沫、互敬互谅、同甘共苦,携手走过了50年的风雨人生。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

周恩来到晚年后,心脏病时常发作,后来又患了癌症,但仍然在拼命地工作。眼看丈夫日益消瘦,邓颖超痛在心头。她深知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不愿用过多的提问打搅他,也不敢阻挠他外出工作,只能用温柔的关怀来抚慰他。

多少个寒风呼啸的冬夜,多少个天方破晓的黎明,邓颖超惦记着外出的周恩来,时而看看室内的温度计,时而试试暖气的热度,焦急地等待着他的归来。

1975年秋,周总理倒了下来。在周恩来住院期间,邓颖超每天都要到医院看望。她知道周恩来来日无多,便尽量给他以安慰和温存。

当时邓颖超也遭受着高血压和眼结合膜下水肿出血的痛苦折磨,但她依旧保持着往日的镇静和坚强,不给周恩来增加任何思想压力。

他们的爱情,犹如海棠花一样,那些的静谧,却又那样的醇厚芬芳!

6.逝世离去,山河恸哭——长安街十里相送,联合国降下半旗

42年前的1月8日,十里长安街上,无数百姓自发地、饱含热泪地送走了鞠躬尽瘁一生为民的好总理。

有网友说,“当年送别总理的十里长街,已是十里繁荣!总理,咱们总算没有辜负你!”

▲邓颖超与周恩来总理的遗体作最后的诀别

而就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第二天,联合国降下了半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时间极短的演讲,总共不到一分钟。

他是这么说的,“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她的总理周恩来,却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获如此殊荣,至今除了周恩来总理之外,再无第二人!

7.盛世中国,如您所愿——今天的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民族复兴的能力和信心

▲这盛世,如你所愿

总理在开国大典上让飞机飞两遍的事,永远被人所铭记。后来,当中国第四代战机飞上蓝天时,有网友热泪盈眶并拍下图片配上“盛世如您所愿”的话语,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今日中国迈过无数沟坎,闯过不少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且进入到新的时代。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目前已稳居世界第二,特别是近5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30%,居全球第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远的不谈,就说说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复兴号”投入运行, 首颗量子试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完成了预期任务,世界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可燃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全球首台25MeV质子直线加速器通过测试……

这里提到的每一种技术都是国际先进甚至是领先水平!

在军事领域,周总理曾经命名的“第二炮兵”已经成了“火箭军”,并且发出了“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誓言;国产航母下水,完工速度之快,超乎世人想象;新型055万吨级驱逐舰下水,这已经是世界当代的“最强战舰”,中国海军走向“蓝水”,走向世界,已经是一种必然;歼—20服役,中国空军的实力从此跃升到新的台阶……

万千成就,造就了这如周总理所期盼的盛世中国,如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朝着民族复兴不断前进!

不论岁月流逝,不管世事变迁,共和国第一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今天,有太多的话想对您说,可是最后还是归结为:盛世中国,如您所愿!

斯人已逝,海棠依旧!永远铭记,深切缅怀!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