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不老画家陶洪寿

9 已有 2906 次阅读   2015-08-18 15:04   标签center  normal  style 
小编推荐

 

 

【评论】不老画家陶洪寿

 

作者:贾振伟

 

 


  2月14日,记者走进陶洪寿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大幅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阵阵墨香扑鼻而来。案头是一幅未完成的6尺整纸山水画,而伏案创作的白发翁便是陶洪寿,他正为下半年即将出版的“大红袍”个人画册作准备。

  陶洪寿以50年时间画山水,他在绘画中倾注全部青春,同时也见证着艺术不老的传说。

  画由心生

  2010年,陶洪寿被中国文联选为代表,参加世界书画峰会。“在中国当代山水画中,陶洪寿的画是大气魄、大山水,风格鲜明、个性突出。”评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这样评价陶洪寿的山水画。

  独特的绘画风格来源于深厚的积淀。50年来,陶洪寿游历大江南北,临摹古今名画,深得画艺精髓。

  陶洪寿学画有股痴狂劲,如今他还依稀记得30年前,在杭州书画社看画展的情景。当时他被一幅明代的画作深深吸引,画作的主体是皇帝、武士和正在断裂的栏杆。他先后7次去临摹那幅画,每次都到肚子咕咕叫或者画社关门,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如今,我作画全部由心出发。”陶洪寿说,自己就像一条蚕,50年来奔走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吸收了不少营养。他作画不局限于具体的山水,而是通过意会把最美的山水呈现出来。别人欣赏陶洪寿的画作时总有这样的感觉:画中山水似曾相识,但又想不出是哪里的山水。

  画中有诗

  因为“画由心生”,所以陶洪寿的每一幅画都不是单纯画景画人,景与人的背后都藏有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兰香处处闻,沿峰满路生。入山我忘我,守寺僧非僧。”这首《题画》正是他对入山采风后所作的一幅画的写照。

  去年7月,陶洪寿听说武义县有一座山,是明代一位学者讲过学的地方,于是欣然前往。沿山路上去,泉水潺潺,鸟鸣幽谷。山顶生长着许多数百年树龄的香樟,香樟林中有一处农家院落,专供客人食宿歇息。本以为炎炎夏日登山必定酷热难当,却意外收获了清凉妙境。陶洪寿挥毫泼墨,作一幅《清凉山庄》,将山势、水声、林貌以及自己登山的过程、动作、心情一一呈现。

  画心不老

  “我虽老迈心峭峻,浩瀚气概想象中。”(摘自《陶洪寿诗集---大鹏图》)陶洪寿虽已年过古稀,满头华发,但他的思想依然青春勃发。日常作画之余,他最喜欢阅读经典的武侠小说和古诗词,以释放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

  除了画画和阅读,陶洪寿还一直义务给爱好绘画的孩子上课。多年来,他先后举办过30多期美术培训班。为孩子传授中国画艺,陶洪寿能感受到无限乐趣和满足。他在《陶洪寿诗集---教小儿学画有感》中写道“若称书苑何其小,能笑天下足自豪。”

  “愧无豪情点春柳,少年生性老难收。不洗尘垢留侠气,未消汗渍入书楼。追名逐利心本淡,大书大画兴长悠。”正如陶洪寿在这首《随感》诗中所说,其内心一直充满豪俊之气,其书画艺术之树依然苍翠蓬勃。


 

 

(图片另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