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与文学家,也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那么,他究竟有哪些怪异之处,被认定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的呢?本文先从他的书画创作风格上,来破解这一话题。
一.生活困苦,卖画为生
郑板桥在书画艺术创作上的怪异,来源于他从小就生活困苦,甚至于穷得以卖画为生。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郑板桥出生的时候,他的家道已经中落,生活非常拮据。以至于他30岁之前的所有感受,不是贫穷便是悲哀:他的母亲和继母,叔父和儿女和妻子乃至于老师都纷纷离世,让他的情感世界陷入巨大孤独和疑惑之中。
不过郑家虽然贫穷,但毕竟是个书香门第,郑板桥祖辈三代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郑之本依靠教书为生,加上他自幼聪颖,先是跟随父亲学习,之后前往真州毛家桥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
虽然文化熏陶以及天赋秉性为郑燮的艺术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接下来几次科考的失败,更使得他尝尽了人间的疾苦。因为贫穷,他不得不多次举债赶考,而“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种时代标签充分说明了郑板桥的科举之路异常艰难。
雍正元年(1723年),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30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不幸的是原配夫人徐氏所生之子又去世;39岁时,徐夫人自己又病逝。
乾隆二年(1737年),好不容易中了进士的郑板桥,滞留北京一年左右,到处寻求仕进未果,只得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可惜乳母费氏又去世。
好在受尽磨难的郑板桥,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习,这为他之后的艺术创作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板桥十载扬州,还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雍正三年(1725年),郑板桥曾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又出游过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在京期间,他曾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
只到乾隆六年(1741年),接近天命之年的郑板桥才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礼诚款待。第二年春天,郑板桥被任命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正式踏上仕途。
乾隆十八年(1753年),61岁的郑板桥,在山东范县及潍县任县令共计12年后,因为给灾民“私自”开仓放粮救济,而违背大清律法,遭遇罢官。去官以后,郑板桥又恢复以卖画为生,他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家们往来,诗酒唱和,直至终老。
二.书画创作上的“怪异”之处
如上所述,由于郑板桥的一生,经历了坎坷,饱尝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态炎凉,所以他敢于把这一切都糅进他的艺术作品中。被人们赞誉为“诗书画三绝”。
由于早期科举考试需要,郑板桥起初学书从欧阳询入手,其字体工整秀劲,但略显拘谨:这正是当时书坛盛行匀整秀媚的馆阁体,因为科举取士必须要书写这种“标准字体”。
然而,在郑板桥40岁中进士以后就很少再写馆阁体了。他大胆创新,以“汉八分”(隶书的一种)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了别具一格的“板桥体”,还将其取名为“六分半书”。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也很有特色,他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如作于乾隆二十七年的《行书论书》横幅,时已七十高龄,乃晚年佳作。
《行书论书》整幅作品结字大大小小,笔画粗粗细细,态势欹欹斜斜,点画、提按、使转如乐行于耳,鸟飞于空,鱼游于水,在一种态情任意的节律中显露着骨力和神采:清人何绍基说郑板桥的字“间以兰竹意致,尤为别趣”。
郑板桥能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他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他的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而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郑燮的画中常常能看到竹、石、兰的痕迹,这是他崇尚自然的生命,喜欢生长在天地间的兰竹石,用画描绘出这些景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状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板桥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在其61岁时去官“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之后,他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理想,寄托于清竹、墨兰、劲石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郑燮在画面构图上,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个景物的和谐以及形态上的美感,还借助题跋等为画注入了更深厚的思想内涵,从其题跋中能够看出画家作画时的心境。而他的题跋又由于应用自己独创的“板桥体”撰写,所以特别具有艺术魅力。
由于巧妙地融合了“诗书画三绝”,使得郑板桥的画作诗意、书法、画风有着相似的视觉冲击,显得拙朴有劲骨,而画中的题跋更是对画作画面的进一步点缀,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意境深度与视觉美感,让情感的流露变得更为自然。
总之,郑板桥在书画艺术创作上,因为大胆突破古人框架,使用了自己独创的“板桥体”;又能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知与理想,寄托于清竹、墨兰、劲石中,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加上对画作的画面起到进一步点缀作用的诗作题跋,所以大大提升了作品的意境深度与视觉美感,让
虽然郑板桥的书画作品不同于常人,显得非常“怪异”。但是,这正表现了郑燮有着扎实的文学素养,他的人生虽然坎坷,但他却有高尚的人格,为官时为民,其书法有创新、画中有劲骨,画中常见的兰、竹、石,充分反映着他的人格品质,以及在个人认知、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注入了深厚的情感,使得郑板桥的艺术作品,有着高于自然的境界,非常耐人寻味。这种“怪异”值得提倡。
我们应该学习郑板桥,在生活经历诸多磨难之后,还能坚韧不拔、为官时坚持正义与为民办好事;以及他在艺术创作时,能够在汲取前人营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各项艺术融合成一体,呈现出更高意境的果敢精神。努力为强国富民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