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称“意见”)引起文艺界学习讨论的热潮,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文艺工作者们长期实践,对此次“意见”的下发备受鼓舞。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美术文化周刊采访了部分美术界代表委员,请他们畅谈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建议和实践体会,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建言献策。
从文化自觉、自信走向自强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脉昌隆,历史与文明在人类的传承发展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也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进行甄别,这样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深刻、强大。
“我们经历了从追求中国文化复兴的自觉,到对中国自我文化建设的自信,再到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追求自强的过程。可以说,‘意见’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切中了时代的要害。”谈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颇为激动,他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在发展,政治影响力在扩大,但这些的基础仍然是文化。怎么把传统文化活化在今天,同时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形成新的中国文化,并回馈世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我们首先要进入思考的自觉。在思考的自觉过程中,渐渐有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人言为信,文化自信就是对自我语言和文化的信念和忠诚。接着我们还要自强,让中国文化饱满的东方特色面对今天的辽阔大地和当代生活,能够发挥作用,回应这个时代的命题。中国要自强,首先要有文化的自强!”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认为,文化自信首先体现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被提出,甚至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东方文化的走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却忘了继承、维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精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由于国家的落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化也是落后的,同时不断地向西方学习,认为西方引进的才是科学的,导致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不断消解。”许钦松表示,当下重提文化自信,并认识到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预示着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文化发展的快车道中。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脉昌隆,历史与文明在人类的传承发展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为之自豪,也要把它放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宏观格局中进行甄别,这样生发出的文化自信才深刻、强大。“‘自伐无功,自矜不长’,一方面,我们要理性认知和把握传统文化价值的多重性,意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客观的眼光,尊重包容与学习优秀外来文化,在相互凝视与对话中找准自身文化的坐标,坚定信仰和追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文化是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综合,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必须依靠文化来传承意义与价值,维系信仰与态度,实施守成和变革。文化自信是对所属文化的自我认同与肯定,是礼敬与自豪。产生文化自信的基本条件,是悠久的文明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强盛的文化基因。”
在许江看来,文化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化在血液中,化在身体里。“我们经常讲身体记忆,我们的身体在中华文明中浸润,所以今天一看到书法,手指就有感觉;一听到乡曲,就会心中吟唱;一捧起青瓷茶盏,就会感到温暖。我们对中国文化特有的感情会伴随一生。我们即便远离家园,却仍然牢记心中,即便已然老去,却人书俱老。这种感情只会越来越醇,而且这种感情还具有原发的持续生发的力量。它一方面不断地实现时代的超越,另一方面持续地回访根源,在根源那里获得补强、获得活力、修复更新。”许江说。
代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不容扭曲
着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首先要着手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才有中国特色,才能对世界有贡献。在世界大格局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别人无法代替和模仿的,如果不抓住这个要害,我们学习别的国家、地域的文化,就是本末倒置了。
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且深具蕴涵的造型艺术形式,它们从中华文化的内部生长出来,化生出书法、绘画、陶瓷、年画、剪纸、刺绣、雕刻等诸多艺术样式。这个造型体系在历史上一脉相承,形成了中国造型艺术独特的话语风格。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介绍,传统艺术的文化根脉体现在前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与表现上,即“文以载道”,将传统伦理教化与情感意愿融入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张彦远就总结了绘画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文化功能,强调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价值,涌现出顾恺之、张僧繇、吴道子、阎立本等名垂后世的画家。在佛造像领域,能工巧匠们完成的妙相庄严的佛教造像艺术,以或庄重或优美的艺术形象启示人们向善求美。在民间社会,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民众借由这些传统艺术形式表达真挚美好的情感,隐含了生活的信念、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潘鲁生说,“这些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平时熟视无睹,有时突然注意到后又倍感亲切的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它其实无形中早已深入到我们文化的血脉之中,在艺术表达之中呈现,传统在每个从这个环境中成长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亲切可感的内容。”
“很可惜的是,自20世纪初以来,由于‘救亡图存’大的社会环境影响,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上走的是西化的路子,用西方的造型理念格式化了我们的美术教育,成了今天的标准,传统造型艺术的内容基本上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由此,使得我们的艺术教育缺乏中国造型理念,也使大众化的美育淡化了民族的性格。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这一代年轻人接触传统的机会更少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情感也变淡了。这样下去如何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以及国家认同感呢?”潘鲁生充满忧虑地说。
“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与时代、生活脱节,传统文化元素未充分融入渗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青年人往往对西方文化更觉好奇、亲近,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到陌生甚至漠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对此也感受颇深。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看来,类似的问题其实还涉及国家的文化安全。“改革开放后,甚至有全盘西化的声势,一段时间内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作品、丑化民族英雄的作品挑战着国人价值观。另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不要简单地用西方的标准来剪裁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所谓‘中国文化不系统、不科学、不准确’等言论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西方文化是‘线’性发展的,非常清晰,但很单向;而中国文化是‘点’状发展,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向四面散发。中国人的哲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中国的文化其实比西方文化有更大的优越性。所以要树立文化自信,延续中华文脉,客观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精华、去其糟粕。”杨晓阳说。
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杨晓阳认为国家文化发展要有顶层设计,他也已经连续3年提交了中国国家文化发展要有顶层设计、要有“国家美术战略”的提案。“这个顶层设计首先要分析当代经济发展的现状,使文化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甚至能引导经济发展,发展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必须。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文化市场还没有根本性扭转,因此必须注重文化建设,理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着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首先要着手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才有中国特色,才能对世界有贡献。在世界大格局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别人无法代替和模仿的,如果不抓住这个要害,我们学习别的国家、地域的文化,就是本末倒置了。”杨晓阳强调。
文艺要从时代和人民中汲取力量
艺术家要向生活学习,体验生活,感受时代精神,特别要与老百姓、群众的情感贴近,使我们的艺术创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凝成一个精神的桥梁,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具有亲和力和文化性。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艺术与民族、与人民、与国家、与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的理想融为一体,才会散发出爱的光辉,才会有温度,才会真正影响世界。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在当下,艺术界、艺术家如何在“有高原、无高峰”的现实和树立文化自信之间找到自己的力量源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吴为山表示,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将对生命的崇敬与热爱凝聚起来,以艺术的形式自觉表现,这也就使得我们的艺术创作有了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深刻烙印。文艺工作者应当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鼓与呼。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文艺工作者首先要创作有温度的作品。“艺术家首先要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心灵深处要有传统文化的因子。还要把生活的体验、人民的情怀融于胸间,这样创作才有真情实感。艺术家要向生活学习,体验生活,感受时代精神,特别要与老百姓、群众的情感贴近,使我们的艺术创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凝成一个精神的桥梁,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具有亲和力和文化性。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艺术与民族、与人民、与国家、与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理想融为一体,才会散发出爱的光辉,才会有温度,才会真正影响世界。” 吴为山说。
对于如何攀登时代的文艺高峰,许江认为一定要站在文化自信上,深刻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理解今天的社会现实,进行今天的创作,才能达到一个高度,否则只能人云亦云,跟在别人的后边。“我们要把中华文化转化成为我们饱满的自信,用这种自信不断地养育我们自身,来实现高峰的建构。”他说。
卢禹舜也认为,高峰就是要把充实而有光辉的作品呈现给观众,认认真真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摆正艺术家与人民的关系,使得作品有温度、有道德、有筋骨。“作品的温度从何而来,我想就是对人民的感情,我们不发自内心地跟人民产生精神联系是不行的。艺术作品不是物质再现,而是精神给予。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生命,那么这种光彩和光辉则是人民的给予。”卢禹舜表示,要坚持艺术理想和创新创造,创新创造应该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对未来。
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
把传统的东西一成不变地拿过来,不实现这个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有问题的。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实现当代性的转换,牢牢把握精神底色,与当代生活一道起舞、随机而变,也很难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中国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实现时代性的创作,回馈世界,不仅要从自身博取养料,还要让它飞扬燃烧起来。
在当前的美术创作中,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也是众多艺术家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许钦松认为应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他们与当代的艺术发展对接起来。不能还停留在一说传统就是回到过去,一提起当代就要丢失传统的两个极端上,而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一条融合发展之路,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态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已经有了很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门类的传统底蕴都是沉甸甸的。“美术方面自引入西方教育体系后,中国画进行了很大的改造,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却把中国画固有的最为优秀的精神内涵逐步丢失了。尤其是‘意象精神’‘意象表达’等最能代表传统中国画的精髓,因此现在我们应该重新提倡‘意象精神’。也不是完全否定之前引进的西方优秀的教育模式,只是再往前走,我们应该‘更中国’。走向‘更中国’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引入到当代的表达之中。”许钦松说。
关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全国政协委员、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也深有感触。这个春节前,韩书力刚刚从美国纽约回国,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联系西藏新唐卡艺术在纽约的展出。4年多前,为推动唐卡艺术的传承和创新,西藏自治区启动 “百幅唐卡工程”,其中包括“西藏和平解放60年”“大美西藏”和“西藏文明发展史”各100幅唐卡作品,目前此项工程已完成200余幅新唐卡作品创作。对于这些新题材的创作,韩书力介绍:“以往的唐卡基本都以宗教、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等为题材,体现的是神本主义和宗教精神。这批作品完成后,我们看到曾经散居在民间的青年画师们,以一种自觉的意识,很自然地实现了转换,用唐卡表现当今时代的西藏,创造了以人本主义、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唐卡艺术新形态。比如表现西藏传统雪顿节的传统唐卡并不少见,这次一位年轻画家表现雪顿节,除了传统的晒佛等内容,画家在人群中加入了一些海内外的游客,同时将晒在山上的佛像进行了虚化,升腾在半空中……类似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多,让人在传统的基础上看到了当代唐卡艺术新的可能。”
就美术创作而言,潘鲁生建议应推动中华传统造型艺术研究和中华传统造物艺术研究,并应用到我国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中去。从绘画、工艺、营造等领域体现中华创造,以中国精神、中国气度、中国神韵为内涵,用造型艺术手段创造性地构建富有时代气息又深具传统文化意涵的精神家园,这有助于国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正在进行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立意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出‘重建中华传统造型体系’的设想,积极收集整理传统造型艺术资源,探索传统民间美术保护与发展以及美术资源要素的应用转化,希望能为我们的文化实践寻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潘鲁生说。
许江也认为,把传统的东西一成不变地拿过来,不实现这个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有问题的。“如果不能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实现当代性的转换,牢牢把握精神底色,与当代生活一道起舞、随机而变,也很难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中国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实现时代性的创作,回馈世界,不仅要从自身博取养料,还要让它飞扬燃烧起来。”许江举例说,“美术学院教素描色彩,我们的任务是让素描和色彩中具有饱满的中国内涵,用中国内涵来建构素描色彩教学。用中国人的观看方式、线条、色彩来充实中国人的素描和色彩教学,这就可以说是形成了创造性的中国转换。”(摘自人民网)
(美术文化周刊记者集体采访)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