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冯骥才:他是一个真正的“俗世奇人”!

2 已有 2590 次阅读   2019-05-13 12:20
冯骥才:他是一个真正的“俗世奇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津举行

冯骥才(左)接受白岩松(右)学生们送的特别礼物

“我觉得我自己的人生就一就像一条江河,碰上特别寒冷的季节要冻成冰,就是冰河;天气变暖的时候就出现凌汛了;然后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特殊时代,就卷入了激流中;可是在物欲越来越强的今天,我们往往忽视了文化正在瓦解,这个时候就卷到了生活深层的漩涡里。”当被问到创作《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系列丛书的契机,冯骥才这样说道,虽然这是一次非虚构、自传体、心灵式的写作,“但我认为这个东西不是为我自己写的,而是让别人通过我的个案来思考我们这个时代,只有把我们这个时代经历弄清楚,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开幕式现场

5月9日-10日,“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会议由中国作协、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天津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步推出。海内外120余位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学者齐聚津门,共同研讨冯骥才的这套作品和他五十年的文化人生。

“历史把一个大活儿交给我了,我就必须要做”

在5月9日上午的“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冯骥才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朋友都欢聚一堂。这其中,有王蒙、张抗抗、陈建功、刘恒等文学道路上的挚友,有韩美林、刘诗昆、王立平等艺术天地里的知音,有余未人、郑一民、曹保明、向云驹等民间文化的同行者,有贺绍俊、李辉、周立民、谢有顺等评论界的知心人,还有来自英、俄、法、德、意、韩、埃及、越南等多国的十多位翻译家和汉学家。现场氛围温馨、热烈,兼具学术的庄重与艺术的感染。

“大家看这个‘骥’字:首先一个‘马’,马不停蹄地奔波;上面是一个‘北’,天津大学原为北洋大学;最底下是一个‘共’,公共事务的‘共’,最核心在于中间的‘田’,他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开幕式上,主持人白岩松用拆字的方法全新解读冯骥才。

吉狄马加在开幕式上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高度评价了冯骥才在文学创作、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卓越贡献。他说,冯骥才是新时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他用文字真实记录的这50年,也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的50年。与其说这是一部知识分子的个人思想史,不如说这是我们国家、民族在急剧变化中留下来的一种思想痕迹,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同19世纪法国作家雨果一样,冯骥才走出书斋,将自己的文化理想、精神追求变成了一种行动,他在文化遗传保护上的贡献不亚于文本的贡献,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吉狄马加进一步表示,要研究一个“完整”的冯骥才,需要将其放在更长远的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小说承载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符号的书写,无论是在语言、文本修辞等各方面均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殊文化品质。而从民族源头找寻未来,对在当下坚定文化自信有启示意义。

王蒙在开幕式上

作家王蒙作为冯骥才的挚友,他用“相濡以沫”来形容两人之间的感情。“在某些困惑和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享受了‘相濡以沫’的温暖!而在比较好的时候,我们绝对是相不忘于江湖。” 王蒙说,冯骥才不仅个子高,在精神上也是一个“高大上”的人。“面对冯骥才,我嫉妒非常少,我不能说绝对没有,同行都有忌妒是吧?但是我的嫉妒差不多是零,我的快乐是99.9%……”

英国巴斯大学教授余德烁把冯骥才写韩美林的口述史《炼狱·天堂》翻译成英文,这次他带来译稿,现场赠送给这对老友;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不仅请冯骥才共同揭幕“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还向后者送上《俗世奇人》(足本)发行100万册的纪念品;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罗季奥诺夫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幽默智慧的致辞;著名音乐家滕矢初和钢琴泰斗刘诗昆都用精彩的演奏助兴,中国传媒大学博导王志,现场朗诵起冯骥才的一首诗《路》:“这是一条时而欢乐、时而痛苦的路,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但我决意走这样的路,因为它是一条真实的路。”这首冯骥才写于而立之年生活艰辛时刻的诗歌,也正是他后来几十年人生的真实写照,令全场观众都为之动容。

冯骥才在开幕式上

童年时曾亲耳听过解放天津的炮声的冯骥才,他的文学与改革开放同步,最早的作品都出版于1979年前后。然而这位新时期文学的“弄潮儿”,在社会急速转型、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刻,放下小说的创作,义无反顾投身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中,选择了一条最边缘的、孤独的、无功利的路,即便他人都不理解,也非要把“文化的十字架”主动扛在自己肩上。正如他所说,“有些东西我们必须保留,它是我们民族根性的东西。我们保留多少,后代就会享有多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承担的使命”。他以一人之力同时拉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这“四驾马车”,任凭困难重重,无视利益诱惑,坚守自己认定的方向、理想、追求和准则,以极大的定力,勇往直前,展现出一名行动的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人文社向冯骥才赠送“泥人张”纪念品

为何要选择一条艰辛的路?这份非凡的定力从何而来?答案可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精装套书中找到。2014年起,冯骥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四部作品,而这套精装书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全新出版的合集。在这套作品中,冯骥才以非虚构的写作形式,记录了自己从年轻时代直至今日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人生。从青年时代写起的《冰河》与《凌汛》,是具有自传性质的生命史,讲述新时期文学心路的《激流中》,则具有精神史的性质,而记录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漩涡里》,更蜕变为一部思想史。

《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书影

冯骥才在研讨会开幕式的答谢感言中说:“我这部书看似自传,实际是我是从一个知识分子的亲历以及苦苦思考、追求与行动,表达我们这一代与时代共命运的精神特性,将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视为自己终生不弃的使命。” 故而他说“知识分子的天职就是永远坚守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这部书中,他是把自己当做时代中的一员,从他切身经历的全部真实,有选择地来写。而选择的标准,正是他与时代的关系。从激情的投入到理性的自觉,一步步走到时代文学与文化的前沿。为此,从这部书中里我们不仅能读到中国文学和文化半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和变化,更能读到在这时代洪流中,一个知识分子选择怎样的路,才不辜负这个时代。

“这是给文化英雄的授勋方式”

5月9日下午和10日的研讨环节,分为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两个会场同时进行,海内外众多学者、评论家就“‘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研究”“冯骥才的非虚构写作研究”“冯骥才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史与时代转型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研讨会现场

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作为冯骥才的挚友,曾经他听到冯骥才“死了”的误传,当时还哭了一泡。他回忆起二人共同走过的觉醒时代,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与文坛好友们通宵达旦讨论文学的激情让他至今难忘。在他看来,新时期的文学给作家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思想恐惧和内心恐惧的解除,也不仅仅是文学尊严的寻找,而是一种精神枷锁的解除,是文学向真正的人学的回归。

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则回忆起自己在《人民文学》创建“非虚构”栏目时与冯骥才交往的点点滴滴,他表示,“当时的作家缺乏走出书斋的能力,新闻记者又缺乏较高文学素养”,而冯骥才的作品则把文学、传记、新闻类几个点结合到了一起。在冯骥才身上,他看到了“既磅礴,同时又是微薄的力量,是传承的力量、勇气、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今天召开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是给文化英雄的授勋方式,”评论家贺绍俊的这句话得到了在座嘉宾的一致赞同。他认为冯骥才塑造了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典范,从他身上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希望。而评论家谢有顺则坦言,“我一直觉得中国有思想的人不少,但是能够把思想转化成行动、转化成实践的人太少,”而这正是冯骥才令人钦佩之处。在谢有顺的老家福建,曾是中国最大的雕版印刷所在地,“在大冯老师写文章呼吁之前,当地是把雕版都是当柴火烧的,他写的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发了之后,当地才引起重视”,谢有顺感慨道,如何把写作情怀返回到实践、返回到现实,是今天知识分子要思考的问题。

“他是一个真正的‘俗世奇人’”,作家张抗抗作为冯骥才的朋友,用生动的语言为他画了一幅“文化素描”。她感慨道:他好像是有很多的手、很多的腿,不然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情?在张抗抗看来,被比喻为“千手观音”的冯骥才,就算面对棘手的事情,也会用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他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

关于非虚构写作,学者丁晓原认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写作、写好历史非虚构。冯骥才与非虚构是双向优选,可谓“天作之合”。“真实”二字是冯骥才创作的前提,他说,“如果一个作家,哪怕写一句话欺骗你的读者,历史将来会瞧不起你。”的确如此,冯骥才是一个有历史的人,并且具有书写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精神以及与之相适配的能力。丁晓原表示,“冯骥才的历史非虚构,会走进历史,成为研究当代中国五十年相关历史的重要文献。”

专家学者们认为,“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是中国当代非虚构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文化史、文化遗产保护史的书写和实践等多重意义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冯骥才的文学写作、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思想都值得进一步探讨,对他本人更需要作为社会转型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特征人物,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现在还不算特别老,我也不知道未来还有多长。反正在生命的句号画上之前,我要让我的每一步、每一个字都端正。”在开幕式的最后,冯骥才这番话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位把书桌放在大地上的知识分子,壮心未已,行动永无止境。

(摄影图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