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回归传统、古韵新风”苏利学书画展在崔子范美术馆开展

1 已有 1328 次阅读   2019-10-22 12:20
“回归传统、古韵新风”苏利学书画展在崔子范美术馆开展 

中国山东网10月21日讯 近日,“回归传统、古韵新风”苏利学(彬诚)书画展在山东莱西崔子范美术馆开幕。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展出了苏利学自2013年到北京清华美院美术学院进修以来,五、六年期间的作品,以山水画为主,兼有部分花鸟、书法作品。展期为10月19日至10月23日。

莱西市文联主席任春风女士,崔子范美术馆馆长孙承浩先生,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新教授,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灵均先生,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波先生,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崂山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苏万利先生,参加了开幕式及剪彩仪式。同时,上海苏姓宗亲会会长、上海奇特园林景观营造公司董事长苏寿梁先生,在结束了河北栾城“三苏文化节”山东淄博苏秦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海峡两岸文化节”筹备会议之后,不远千里,不顾旅途的劳累,来到莱西崔子范美术馆参观苏利学书画展,对苏姓书画家的推介予以大力支持。

开幕仪式上,文联主席任春风致辞,青岛美协副主席陈灵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书画家苏利学先生做了答谢词。开幕式后,参展嘉宾剪彩、合影留念,并步入展厅观赏书画作品。据悉,苏利学的作品整体风格诗情画意,雅俗共赏,深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本次在莱西“崔子范美术馆”苏利学的书画展,是继2017年青岛西海岸工商联书画四人展,2018年上海图书馆海上苏姓书画展暨苏利学书画展之后,回故乡的综合性书画展。

 延伸阅读:至高境界的“雅俗共赏” ——苏利学绘画赏析

“雅”与“俗”是一对具有历史性的概念,两者产生之初,是相互对立的。雅与俗在中国的画论中被灌注了丰富的内涵,雅有高雅、清雅、幽雅、雅逸、雅境等含义;俗一般包含庸俗、通俗、媚俗、恶俗之意。很显然,在传统中国绘画的评价标准中,“雅”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审美准则,在绘画创作及品评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相反地,俗则被人视作画中大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雅与俗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雅与俗由对立走向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雅俗共赏”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雅俗共赏”是一种境界,既挖掘了艺术的深度,又拓宽了艺术生存的广度,与传统思想上的“尚雅贬俗”相比,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苏利学先生的字画,就是这样一种“雅俗共赏”的大美境界。他的字画将“雅俗共赏”诠释得淋漓尽致。他的多幅作品参加过国内外举办的各种展览,并屡屡获奖。作品被收藏机构或是一些名人政要永久收藏。

苏利学先生早期的艺术人生经历饱含着坚持不懈与努力,他早期一边工作一边临画、创作,虽然辛苦,但也使得其艺术造诣不断精进,为其日后的艺术事业打下了根基。

苏利学先生的画,题材大多来自于生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主,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积极地吸取古今之精华。先生的画总给人一种婉约厚重、苍润而又空灵的感觉,观察画面线条的姿态与走势,可以看出他作画下笔大胆肯定,笔法既拿得住工整严谨,又玩得了洒脱简约、随意自然,用墨大气有度、简约飘逸,线条刚劲而又挺拔,自然而又富有变化,对物象的刻画生动有趣。

之所以用“雅俗共赏”形容苏利学先生的画,主要基于绘画题材、构图布局以及诗画结合这三方面的考虑。

 (一)绘画题材的选择

提到中国画,最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应该是一些山川美景的写意水墨画,这类题材的绘画常常是融入了禅学、佛学思想,散发着一股浓厚的哲学气息,一种心灵上的玄妙。潘天寿先生曾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学。”[1]“谈中国艺术而拒绝玄的心灵状态,那等于研究一座建筑物而只肯在建筑物的大门口徘徊。”[2]由此可见,这些特性是中国画不可或缺的。像这样的水墨画常常对艺术欣赏者的鉴赏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并让人对绘画艺术望而生畏,这就使艺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了。但在这方面苏立学先生显然能够做到与时代接轨,绘画题材以山水花鸟为主,更注重关注日常事物,例如动物、生蔬瓜果等,别看只是一些日常物象,苏先生在对其进行刻画表现时也融入了自身的独特情感与思想,如苏利学的《志存高远》这件作品,作者将所绘物象拟人化,着重对猴子五官进行了表现,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视着远方,眼神中透露着坚定与希望,皱起的眉头、紧抿的嘴角以及挺直的脊背又仿佛是在说即使前路漫长而曲折,但仍不会阻挡我前行的脚步。表现出其在面临生活的机遇与挑战时所具备的信心和决心,作者以这样的方式,借画作间接的向观者展现自身的抱负与追求。再如其另一画作《清白图》,虽绘制的是一些常见果蔬,画面质朴无华,但却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透过画面仿佛可以看到苏立学作画时的平心静气、淡然洒脱,表现出作者对恬淡雅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作者淡泊名利、清雅高洁的的思想情感。所谓“画品即人品”,苏立学先生的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其谦虚温厚、沉声静气的个性特征。欣赏这样质朴而真挚的画作,仿佛我们曾经与国画的隔阂忽然抽离,才知道原来国粹也可以离我们如此之近。这些贴近生活的物象拉近了国画与人们的距离,使国画不只是活在我们的记忆当中,从这个角度看,这不失为一种推广国画认知度,使艺术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极好方式。

 (二)画面的构图与布局

苏利学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要素,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画在构图、布局上疏密有度、和谐有序,对人物及动物的刻画惟妙惟肖,注重神态与动作的表现,体现出中国画对“以形写神”、“悟对通神”、“传神写照”的追求,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以及留白来制造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采用中国特有的散点透视法,使物象的排放打破了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画面“景随人迁,人随景移”,仿佛流动的空间一般,表现了作家的主观意趣,同时又体现出中国画独特的意境美。苏利学先生在继承传统画法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变革,品赏其画作,似乎我们印象中平面的、二维的画面出现了立体感,远近虚实的视觉感更加明显,透视上的把握与表现都体现出其画作的当代性。这一特点在画作《王安石诗意图》与《藏马山、白马河》两幅作品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王安石诗意图》在构图上不再是传统的散点透视,空间表现上也做到了近实远虚,近大远小,所绘物象体积感十足。除此之外作者又将中国传统绘画“三远法”中的深远法融入其中,类似于俯视,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与纵深感,这种传统与当代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苏利学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而另一画作《藏马山、白马河》则运用平远的手法刻画景物,山间的小溪一直蔓延到山林深处,再将视线后移直至与远处的群山交汇,作者采用中国传统画法中的留白技巧,再加之淡墨晕染出远山轮廓,恍若一层薄雾笼罩群山,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的意境美。显然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易于被当代群众所接受,并且丝毫没有给画面意境的营造带来任何阻碍与影响,观其画作使人心思平静,再细品,忽现一股“禅”的玄机,散发着一种虚静之美,平淡中又透射着深邃,无不给人一种格调之清高,意境之悠远之感。

 (三)诗画结合的表现

诗画结合最初产生于宋朝,人们称之为文人画,画家在画面之上,再附诗一首,以此来表明其志趣或思想情感。在今天,我们再去品读当时的诗句佳作,也许能够部分地品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字面意思,但我们无法切身的体会到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他们经历的人与事距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所以这种表现形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也是情有可原的。但苏利学却要在这个现代人鲜少问津的时候,将曾经的经典重拾,在诗画结合上下足功夫,这可以看出他的远见与智慧。苏利学先生是当代国画艺术家中少有的文采与创作才能兼备的画家,著名国画大师贾平西先生就曾对其有过这样的评价:“能书能诗能画,在当代青年画家中实属少见,苏利学将诗书画有机地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开创了自己的特色,实在是难得一见的。”苏利学的作品,带给当代艺术创作这样的启示,在书画作品中不应只是注重笔墨的技巧表现,更重要的要放在对艺术底蕴的综合展现上,诗、书、画自古以来是互通的,书画中如果缺少了诗、文的激扬,是很难将画中意境清楚地表述出来的,这其实也是其自身对国画创作的理念。苏利学的诗易懂而又富含意趣,耐人寻味,是他日常的所见所感,如他在写生中因沉醉于眼前美景而创作的佳句“绿水秀谷春风暖,杜鹃花开映山红。”再如其为画作释义所题的诗句“石路远新流,山深古木稠。道人闲着屐,踏破满林秋。”我们结合其画作去品析诗句,就可以感知出其所作诗句不仅用词贴切恰当,还给人留有一种意境深远、雅而不涩之感。再加上他书习百家,在隶书、行草以及小楷上都有所建树,用笔挥墨上劲健而秀美。中国向来讲究“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苏利学绘画笔触、笔法表现的如此自如与老道了。因此将这些才能融合并且生动而深刻的表现出来,也使其获得了不少名家、行家的赏识与肯定。

苏利学的绘画作品充分体现出“雅俗共赏”的时代特征,我们不仅领略了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平淡,质朴纯真,又体会到其艺术表现上的诗情画意、内涵底蕴,先生怀揣着强烈而真挚的情感,质朴深刻的笔触以及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表现内涵,很好地诠释了一种“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质,同时这种传统风格加现代思维,雅俗共赏的这种方式,也为中国在艺术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贡献。(作者 王丽、李新)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