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齐诺(Bronzino)《青年男子》绘画局部,1533年
人为什么要一直追求完美?
文:苏也,高宏伟(Matti Gao)
图:高宏伟(Matti Gao)
本次对话完成在2020年一月初,苏也(后文简称S)对话高宏伟(后文简称M)
S:Matti你好,好久不见,糟心的2020年终于过完了,但是全球的疫情并没有结束,在伦敦的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去过美术馆呢?
M:苏也你好。最近,英国第二次进入全国封闭的状态,但是街上的人们更习惯了,至少没有第一次那么陌生。国家画廊又关上了大门,我只能信手翻看原来拍的一些画看看。一是因为无聊,更多是因为不能去博物馆看画,灵魂里总好像缺少了某种去感受美好的动力。
S:能分享一些你最近看来有感觉的作品吗?
M:不知为什么,我脑海里一直回想几幅之前看过的布龙齐诺(Bronzino,见注解1)的画。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封闭,自己要求自己在家一定要自律——多看书、多做运动,坚持每天思考如何自修。不自觉地,我又坠入到人类追求完美这个无底深渊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近期看的一本书。刚读完英国艺术评论家Martin Gayford写的一本书《一生追寻艺术》(The Pursuit of Art),心中充满感动。
Martin Gayford,《一生追寻艺术》
这本书中主要记录了作者因为对艺术的热爱而奔走世界各地的故事,真切记录一路上他的见闻。经过各种艰辛、阻碍,最终看到了一幅画、或一个雕塑的原作,而心中倍感欣喜过程。其中,有一章记录里他不远万里,费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意大利的一个几乎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小镇里,看到了几幅重要的作品,最终有感而发。
这一段让我感触颇深,会让我忍不住想起在国家美术馆看到的布龙齐诺的画作,真的觉得:人类对艺术的热爱与求索,就像宗教信徒,是朝圣一般的修行。而且,这种又痛苦又令人欣慰的精神修行,一来便是一生。
英国国家美术馆中的布龙齐诺(Bronzino)藏品《圣母子》,摄影:高宏伟
注解1: 布龙齐诺(Bronzino,1503年-1572年)全名为阿纽洛·迪·科西莫(Agnolo di Cosimo)亦称尼奥洛·布龙齐诺,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画家。布龙齐诺这个昵称的来历已不可考,但是应该和他黝黑的肤色或者他常用的肖像画主题有关。布龙齐诺是蓬托莫的学徒,并且他的画风受了他老师的很多影响。布龙齐诺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在大部分职业生涯里,充任美第奇家族的宫廷画家。1563年参与创建绘画学院。
S:的确如此,人类的艺术活动很多时候就是和宗教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许多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也其实就是在发挥着和信仰一样的功能。人的一生,不只是肉体的生命,还有对于精神活动的需要。
M: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正是渴望和追求完美的一生。我常觉得,人的生命力,正是那不断渴求至善、致美、不满足、不屈服的动力。我们渴望身体的完美,渴望灵魂的完美,渴望道德与人性上的超脱。这种对完美的渴望直接体现在历史上的很多绘画作品上,布龙齐诺其实只是千千万万这样的艺术大师其一。
布龙齐诺(Bronzino)的作品细节
S:我并不是很熟悉布龙齐诺的艺术创作,你能具体谈一谈为什么你这么着迷于他的画作吗?
M:布龙齐诺画中的人物,肌肤多像白瓷般清脆、润滑。有很多人不喜欢他的这种塑造风格,或评论其更偏于脱离现实的假象。但我觉得,这些评价太过于刻薄。画圣像画的画家有很多,而布龙齐诺画的人物,则更像是先用这世上最上等和洁白的大理石雕刻出来的圣像,然后再精心描绘出来的。他描绘的不仅仅是一种真实,而是真实之上的东西。
布龙齐诺(Bronzino)《圣母子》中的圣母细节
而今年我看这类作品更加有感觉。当我们所处的世界,还有我们人类自己,都略显破烂不堪的时候,布龙齐诺画的人物,给我们的更像是一种憧憬和希望。的确,他的画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主义。不过布龙齐诺描绘的,正是一个永远无法成为现实的完美新世界,体现出一个不断追求完美、却永远不能完美的的人类形象。他就给我一种“顽强,不认输”的气质。画不好,重来。就像是一首歌,唱不好,重唱。
S: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我觉得在此时此刻的疫情环境中,真的很珍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样的焦虑和隔离中依旧相信美好世界的存在。
M:是的,这个过程很难。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追求完美的确是一场修行,是一个充满痛苦和牺牲的过程。但我也觉得,这个过程因为太有魅力了,却让所有陷入其中的人都无法自拔。可我也常自问:我们为何非这样做不可呢,为什么要自拔呢?或许,正是人类不断对美的追求,对美好世界的坚信不疑,才帮助消化苦难,从而促使着人类的进步,供给我们人类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布龙齐诺(Bronzino)的作品细节
S:在你近期的“美术馆回忆”中,还有哪些值得分享的作品吗?
M:好的,英国国家画廊里有一幅珍品,是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注解2 )的名作。每次来到这里,我一定会驻足在画前一段时间。
皮耶罗·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基督受洗》约1439年
注解2: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约1415年-1492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兼理论家。弗朗切斯卡是皮鞋制造商的儿子,早年得到优良教育,1439年与人合作,为佛罗伦萨新圣母医院创作湿壁画。1445年受托创作《慈悲之圣母》组画,1452年又为阿雷佐圣方济各教堂创作了湿壁画《十字架传奇》。弗朗切斯卡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佛罗伦萨,有时也在里米尼、阿雷佐、费拉拉和罗马工作。弗朗切斯卡生前享有盛誉,许多富商都到他那里订画,然而死后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才被人重新发现。他写了大量关于数学和透视法的文章,精准的线性透视法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他的许多作品都是花大量时间完成,背景刻画十分细致,光线清晰,空间距离感得到适当强调,构图匀称,其绘画理论与艺术作品对当时的绘画有革命性的影响。
《基督受洗》细节图
画中描绘的故事是艺术史上无数画家都画过的题材:“神子受洗”,标志着耶稣救世使命的正式开端。没有人算过,具体有多少画作描绘了这一题材,但是,我觉得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文艺复兴时期中,把这个场面描绘得最安静的就是这幅了。每次当我感到内心不安的时候,我就会来到这幅画的面前,就好像立即呼吸到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内心的平静和安祥就能油然而生。
这幅画中的一切元素都是如此祥和、美好。云朵漂浮在温暖的蓝天上,人物的肌肤都发着温柔的光。驾着七彩翼的天使,心怀期待的观望,前景的一花一草皆吟说着新生命。象征着圣灵的鸽子,轻浮在神子的头上。画家用金色勾勒出从天而降的圣光,随着约翰手持的碗中流出的水一起,好像一同顺着神子的身体流进身后的溪水中,静静地通向远方。
《基督受洗》细节图
S:听上去确实是很美好,给人平静安详。
M:是的,并且这幅画不只是画面给人以美感,如此完美祥和的景象,背后映射的却是神子充满苦难的一生。虽然,我们不常把苦难和美好联系起来,但大部分人知道,神子短短的一生的最后一刻——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十字架酷刑。有一次不经意间,我在欣赏这张画的时候,听到了 亨德尔的歌剧 《让我痛哭吧》(Lascia chi'o pianga),突然间,在音乐的烘托作用下,我对这张在过去十年里看了不下一百遍的画作,又一次肃然起敬。当然,我知道,这么多年,画没变,是我的内心变了。
S:内心变了?
M:我似乎开始能够在艺术品中领略到悲剧的魅力。同时,我又不禁自问,如果这世间再没有了悲痛,是不是一切就都要开始显得空洞抑或苍白无力。
皮耶罗·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绘画作品
其实,这世上已经有了太多、太美的画作,弗朗切斯卡的这张也是其中一幅。但是,在我心里,这张却也是唯独一幅美的画作,让我感受到人生苦难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可规避性。某种程度上,它也教会了我去接受和直面生命中不能逃避的痛苦,并用心去体会痛苦,因为苦难的情感中也有一部分,正好承载和记录着人类最真实而厚重的情感。也许,当痛苦多了一层牺牲的意义,那就是“美”吧。
S:我看到最近你有机会去到一个小岛,并在小岛上创作了一批小画。能否给《布林客BLINK》的读者们分享一下?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M: 是,最近有幸去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叫Soneva Fushi,以前从来没听说过,阴差阳错也是因为疫情,我们的蜜月最终被调到这了,最后感觉非常blessed……
就简短说一下吧。这个地方所有的东西都是可持续的:水是从海里过滤的,每天房间里有很多瓶,绝不要塑料瓶装水。其实,整个岛上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塑料制品;纸都是回收的,我画的很多画,就是拿他们的再生纸完成的,我甚至还拿了好多回伦敦,哈哈。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人们吃剩的食物油,会在晚上拿来用做点灯照明;所有的电都是太阳能发电;更神奇的是,岛上的居民自己种地,用传统的方式打渔,所有的玻璃会熔了请艺术家做成艺术品。他们还从其他地区找寻塑料垃圾,然后做成有经济价值的东西……总之,我从来没感觉和想象过,人类居然可以这样生活。当然,这些充满智慧的循环回收流程目前来看都是“价格不菲”的。但是,做一个事情的“价格”和“价值”是两回事,有时候只能舍其一。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S:听上去真的很神奇,这段经历会对你回到伦敦之后的都市生活也造成一些启发吧?
M:说实话,我以前从来没有真正仔细研究和实践过“可持续生活方式”这块,因为媒体说得太多了,有时候却总感觉不靠谱,乱糟糟的。但是,在这个岛上的短短七天,我突然感觉整个人的感官回到比较“初级”的阶段。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岛上的人们,除了坚持在物质上做到“可持续发展”,他们还非常推崇“不看新闻、不穿鞋”的慢生活。我自己就感觉,这种生活模式,其实正是很多艺术家所需要的——这其实是一类“生活排毒”。现代社会的压力太大了,人们需要勇气改变,慢下来,和有用没用的信息保持点距离。好在,人一旦真的做到了,创作的动机也就自然而然的来了。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我在岛上的几天其实不怎么睡觉。早上很早就会起来,因为有时差,就游个泳,写点东西,然后看到什么有感受了就画一画,也不抱任何目的。不知不觉,一礼拜就过去了,也画了一大堆。有意思的是,给我们收拾房间的小管家也会画画,他每天都来看我画,让我还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过了几天我们就熟了,还一起聊聊画。我也会把我其他的画给他看看,脸上一下挂满天真烂漫的笑容。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说到岛上所有的服务人员,只可惜这次时间太少,没来得及画,他们是活生生的“健康机制”的代表。我说的不只是指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他们的工资都很好(据说,比马尔代夫其他地区高三倍以上),而且工作没什么压力,大家都很开心,而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开心。他们做什么事都很认真,不紧不慢。回想起来,这真的不是我们生活的大城市里的“打工人”所能普及的,但是,这种经历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同步实现了快乐和工作的节奏。最后,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价值和价格是两个事情。我觉得,这一点对于艺术家可能也是一个提示。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S:真的是一次很棒的旅行,我看你的这画作,既留下了生命的珍贵点滴,也流露出你作为一个都市人所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真实感。这种对自身价值的考量,对生命节奏的思考,相信在过去的一年中,也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反复思考着。过去一年的停滞生活,也可以被看成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去思考人类的行为,思考我们自身与日常生活的相处模式,还有我们人类的未来。
M:是的,过去的2020年可以说,让人类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但是,我们也绝不能彻底失望,因为每个人都在努力。艺术作品还在那里,创作者们还在工作,我们绝不能忘掉人类的内心动力——因为对美的渴望而孜孜不倦地去追求完美的那股生命力。
高宏伟,纸本水彩画《小岛掠影》系列,2020年,更多作品见 ins:matti_gao_artist
从几万年前,在山洞里墙壁上勾勒的野兽,到21世纪几万人协作,制造出的震撼人类心灵的电影,人类,一定会为了追求完美而继续执迷不悟下去。
当我们的身体终要面对消亡这个不可规避的现实之时,要记得,还有一个人类精神上的生命,将因为执着对完美的求索,而永不停歇。不信,你可以再看看布龙齐诺画的美丽脸庞,或去听听帕瓦罗蒂的歌声。
高宏伟,现居伦敦
青年艺术家,诗人,收藏家
Ins:matti_gao_artist
个人号:热澡盆/ hiwarmbath
*
主编:苏也 微信:suyesophia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