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
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1年4月12日—4月25日
展览地点
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画册出版
展览出版同名画册,收入作者简介、作品图片等文献资料
联合策展
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
当代油画
协办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01
主题阐释
“观: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前言
整个艺术史是基于不同观看方式的历史。时代的更迭导致观看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创作者审美意识的变化,赋予了艺术作品不同的精神风貌。
中国的近现代绘画(尤其是油画),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同时在自身的文化习惯下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及至当下,中国的绘画艺术在视觉语言与西方艺术融合接轨的同时,其精神内蕴逐渐凸显出中华文化的特质——比如追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空灵”等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价值。当然,除了文化传统的影响之外,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由此各自持有的观看方式亦不尽相同,导致在作品的指向上也有所差异。总的来说,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所形成的轨迹,以及和西方艺术的差异性,对世界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和借鉴的路径。
俄罗斯国立装饰艺术博物馆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俄罗斯重要的国立美术馆。该馆以收藏与展示艺术史上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为主旨。因此,“观: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系统梳理当下中国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在该馆呈现给俄罗斯公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这不仅是让俄罗斯民众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魅力,同时让俄罗斯乃至西方艺术界以专业的学术视角深入观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样态。
本次展览将通过绘画艺术架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契机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定将在中俄两国美术史以及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迹。
02
参展艺术家钟耕略作品欣赏
仲夏七重奏
布面油彩
135cm×200cm
2019
描绘常绿的岭南景色,在色彩领域里是一极大的挑战,丰富的绿色层次之难以掌控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尤其是地处亚热带的岭南地域,炙热的阳光混和着一片迷蒙的水气,让自然环境中的绿色增添了一种不稳定性;也正是这种不稳定性而让绿色的环境产生了捉摸不定的色彩变幻和空间。那葱葱郁郁,浓烈而透明的色彩,有别于岭南之外的各地绿色环境,所以我称其为“岭南绿”。多年来对“岭南绿”持续的演绎,不但留驻了我迷恋故园风物的心迹,而且是一种挑战。好的艺术作品必产生于感情的冲动和高难度的挑战。只有情至真,情至切,所产生的作品才有穿透力,可直击观众的心房。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等待攻克的至高难点,此难点即为作品的核心精神所在。
——钟耕略
香蕉之二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9
蕉蕾之五
布面油彩
80cm×60cm
2017
钟耕略艺术性格的特征可以说是一种清朗的观照。千字文有四字句云:“渊澄取映”。如果一个艺术家的心像一个澄静的湖,就可以映照出清澈的光彩来,耕略君的形象庶几近之。艺术家之观察对象绝不是一种仅仅被动的摄取,而是高度能动的过程,它的精神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以致决定着他所能反映的性质与状态。耕略君的慎独、沉静、稳健、不求奢,在他的创作中就体现为一种富有理性色彩的清气。在当今画风纷繁更迭的时期,它具有自己恒定的素质,使他的艺术逐步地走向自己的深化。
——钟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
蕉蕾之四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7
日落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7
蕉蕾之七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9
钟耕略在敏感于西方流行的美术思潮之时,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立场和独立的主张,而决不随波逐流。他充分理解和评价“观念”在绘画中的作用,但不赞同用“观念”取代艺术形象和取代绘画的做法。他坚信,绘画艺术只要真诚地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便有永恒存在的价值。他不论运用何种理念和方法进行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都力图注入自己的思考和个性。他力求寄寓对生命的关注与沉思于縝密的绘画技巧之中,力求藏奇幻的因素在真实的描绘里。他的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且耐人回味和思索。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主编)
凤眼果之二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9
丰收序曲
布面油彩
135cm×200cm
2017
木瓜之四
布面油彩
80cm×60cm
2018
矮脚木瓜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4
垂地的芒果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6
田园交响曲
布面油彩
135cm×200cm
2015
沙梨涧
布面油彩
45cm×60cm
2014
绿色空间之一
布面油彩
45cm×60cm
2014
落了叶的栗子树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4
飞流之二
布面油彩
40cm×30cm
2018
飞流之三
布面油彩
30cm×40cm
2018
芭蕉碉楼
布面油彩
70cm×100cm
2015
芭蕉古巷
布面油彩
70cm×100cm
2016
03
艺术家简介
钟耕略,旅美艺术家,艺评家。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72年移居香港;1977年定居美国纽约。他赴美前曾专攻中国书画15年,居美后从事油画及素描艺术创作40年,具有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宏观视野。他曾举办个展40余次,并获巴特勒美国艺术学院“第48届国家年中展评审特别提名奖”、俐卡美术馆美国东方文化基金会“艺术评论荣誉奖”。作品为中、美各大美术馆、商业机构和私人收藏。曾受聘为广东画院海外画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特聘艺术家。1991—1999年任教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1990—2000年受聘为《画廊》杂志海外特约撰稿人;1996—2012年为《美术研究》杂志撰写“艺海随思录”系列艺评文章; 2012—2014年为广州《品尚艺术》杂志“寰宇拾艺”专栏撰稿人。2008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国内创作和参与艺术活动。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