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家生平] 国际十大当代艺术家 介绍及作品

1 已有 272 次阅读   2021-12-07 14:19
国际十大当代艺术家 介绍及作品 

1. 戴帆(DAI FAN)

戴帆被誉为“当代最光彩夺目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戴帆的作品、行为与思想指引人们向一切窒息自由精神和压抑“立异之权”的惯例制度进行抗争。戴帆的生活同他的作品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 ,艺术思考与“极限体验”交织,生活与思想的相互解读。戴帆认为,艺术是拒绝被捕获、被控制、被影响、被塑造的生命,不能引起震动的作品不是好作品,不能引发争议的作品不值得一看。 在当代思想背景与社会语境中理解戴帆是研究21世纪前卫艺术思潮的关键。

戴帆(DAI FAN)创立攻击先锋美术馆(英文 :ATTACK AVANT GARDE ART MUSEUM 简称 :AAAM) 和冰冻太阳艺术博物馆(英文全称 :FROZEN SUN ART MUSEUM 英文简称 :FSAM ),这2个具有全球声誉的艺术博物馆,专门收藏21世纪新涌现的先锋艺术,惊世骇俗×史无前例 ,引领二十世纪前卫艺术浪潮,展现了21世纪的艺术变革。

2、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重现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从1969年开始,他开始改变主题,画处于混乱世界中的人形。他经常画上下倒置的人体,在这样的画中,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似乎颠倒了。而且巴塞利玆的作品很大,高达两米的水彩画在他的作品中十分常见。这一风格也成为他的典型风格。巴塞利兹说:“我想绘画对象不再具有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没有意义的东西……绘画客体不表达任何东西,绘画不是达到一个目的的手段,相反,绘画是自发的”巴塞利兹不同于其他新表现主义画家在于他坚持强调作品的形式特征——即绘画作品的个性。

倒立的人,是格奥尔格·巴塞利兹绘画中的典型场景。这位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早已成名,他和已故的波依斯形成了德国当代艺术的两个重要方向,一个仍保持着对传统艺术手法的信念,另一个则走出画布。巴塞利玆认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乃是继续画下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巴赛利玆渐渐为世界熟知。2003年,巴塞利玆的作品来到中国,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获得最佳作品奖

3、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

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法国画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二战后巴黎派主要画家之一。其创作以摆脱观察习惯和文化条件,破除正统的表现规则和油画技艺为特征,并广泛使用各种材料创造多种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自己的风格,称为原生艺术(粗、生、涩艺术)、涂抹派或塔希主义。后来转向雕刻创作。1962年达到艺术顶峰—“乌尔卢普”风格。其作品使人联想到儿童涂鸦的自发乐趣,也有史前洞窟壁画的野性意味和西方城市街道涂抹画的随意性。《四棵树和《装饰品小园地》成为法国艺术品中不朽之作。

因创立“原生艺术”而闻名,原生艺术是指产生于学院艺术界限之外的艺术,杜布菲支持对艺术、文化和社会现状进行持续的拷问。终其一生,杜布菲都在挑战既定的规则和习俗,也因这个原因,他的作品强大而意义深远。在杜布菲的一生中,他的回顾展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62);伦敦泰特美术馆(1966);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1966);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1973,1981)等在内的12家博物馆举办。杜布菲的作品被世界上超过五十家的博物馆收藏。迪比费对生涩艺术的创造者界定过一个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隔离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毫无任何艺术训练,没有传统的羁绊;艺术灵感源自个人,其价值在作品本身是人独立的标志,其创作不期许经济收入或公众认可(除此之外,迪比费没有给出更严格的界定,因为即使是最自给自足的艺术家亦不可避免地受外界影响)。对生涩艺术的定义充满了争议,部分原因在于关于它的纯审美的体系尚未建立。迪比费认为创造者本身的状态—如未受教育,起步较晚的绘画冲动、情感痛苦的压力等主要取决于完成的作品本身。当然,生涩艺术在艺术史上的边缘地位不能否认其作品真实的力量与怪异的美。

4、艾格尼丝·马丁 Agnes Martin

加拿大出生的美国抽象画家。她的作品被定义为“关于斟酌内向和沉默的文章”。虽然她经常被认为或被称为极简主义者,但马丁认为自己是一位抽象表现主义者。马丁的作品看上去十分相似,但是当你走近她的作品,近距离观看时才会意识到每一张画布上的内容构成都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是非常个人化的,那些细节需要细细的观察与体会。并不表示马丁的作品不能远距离欣赏,当我们站远时,所有这些精细的细节都变得混沌,含糊在了一起,画面呈现出的是极端简洁的、抽象的意象。马丁的作品尺幅并不算小,但每一幅画作都精致得像邮票一样,如果你有机会去看她的速写本,会看到她是如何利用精确地“尺寸”、“图形”、比例和密度,甚至更复杂的数学方式来营造这种视觉上非常安静、极度平和的情绪的。马丁会运用那些最简约的元素进行创作,以鼓励对完美的感知,并强调超然的现实。马丁的解释是这样的:“当人们听音乐时,愿意单纯去享受那种纯粹的情绪或者旋律本身,然而为什么在观看绘画时,人们却期待有解说呢?” 马丁的绘画就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他们体现着一种静止的存在、纯真、愉悦、有序感。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极大程度上对抽象有感知,但我们从未正视过这种能力。

5、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生于1923年,是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美国艺术文学院成员。作为波普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利希腾斯坦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漫画和广告风格结合的绘画,借用当时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意象,利希腾斯坦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圆点的手法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李奇登斯坦曾经说:我试着利用一个俗滥的主题,再重新组织它的形式,使它变得不朽。这两者的差别也许不大,但却极其重要。

利希滕斯坦在年轻时学习风景画,后来热衷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研究。60年代初罗伊·利希滕斯坦以取材自美国漫画及广告的内容用于波普艺术的创作,这令他几乎是一夜成名。70年代以印刷网点的“点式”画风更多运用在其他题材创作中。随后,罗伊·利希滕斯坦的艺术生涯平步青云,成为美国二十世纪艺坛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创造了与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的写实的波普艺术绘画风格,其作品被广泛收藏并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他用标志性色调和大圆点(Benday dots)完美的传递了“美国人的生活哲学”。对于罗伊·利希滕斯坦而言,波普艺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抗,一如后者对抽象主义的反抗;漫画中那种对视觉经验进行有效控制的组织(Organization)和合成(Composition)方式,与古典艺术中对人类和自然的超人化、完美化的重复塑造有着近似的抽象手法。

6、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

波洛克之妻,俄罗斯犹太移民的后裔,1908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她先后在库伯联盟学院、国家设计学院。1935年受雇于艺术品进步管理局的联邦艺术计划,这期间她把自己的名字由原来的Lenore改为男女通用的Lee。1940年在第四次抽象艺术家小组年度展览上第一次展出自己的作品。克拉斯纳的艺术生涯横跨了60余年。她的很多画作如今仍在展览,主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然而,她的名字远不如她丈夫杰克逊·波洛克那样如雷贯耳,要知道,波洛克是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她被丈夫的光辉所遮蔽,其原因之一是她和丈夫的画风极其相似。两人都是画家,画风几乎别无二致——都是抽象表现主义。尽管克拉斯纳自身小有成就,但波洛克却是整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创作了可以说是史上最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画作《第五号》2006年以1亿4千万美元创当时全球绘画作品最高价。

“改变就是生活。”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在1972年接受采访时说道。作为一名艺术家,她从未停止改变;与许多其他抽象表现主义者不同,她没有止步于标志性的风格,而是不停地重新创作。不同的规模、颜色和材料,她都尝试过:或被小巧的宝石表面所吸引,或被巨大的单色画布所震撼,或被艳丽的质感拼贴画所诱惑,或让你的肚子因不舒服的肉质形状而转动。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她永远不会像她的丈夫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那样成为某种绘画的代名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她开始探索更难、更清晰的边界,但仍然使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颜色。其中之一便是1971年的《重生》,由绿色和洋红色的形状构成。它的标题Palingenesis是希腊语“重生”的意思,这也是克拉斯纳一直想要诠释的概念,在她的创作生涯结束时亦是如此。

7、埃尔斯沃斯·凯利(Ellsworth Kelly)

生于美国纽约州纽堡,1948 年,他移居法国,在巴黎美术学院学习,艺术生涯也发端于此。凯利在他位于纽约州斯潘塞敦的家中平静离世,其代理画廊的画廊主马修·麦克思发布了讣告。凯利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以彩色几何抽象绘画闻名。他的作品技法谦逊,构图朴素,和约翰·麦克劳夫伦和肯尼思·诺兰的风格相似。凯利经常使用明亮的颜色,具有锋刃派绘画,色域绘画和极简抽象派风格。法国世界报将凯利誉为“驾驭颜色和感觉的高手”。

埃尔斯沃斯·凯利经常向世人阐明:“我不是一个创造者”。这样的自述来自一个早期从表现和创作手法追求独创和新颖的抽象主义艺术家,也许听上去是谦虚朴实的,当然还有点令人费解。然而,上世纪40年代,作为一个在巴黎的美国人,他的目标是脱离艺术家的个性创造一种“没有个性的艺术”,在他的抽象派创作中,鲜明的颜色和新鲜的形式如今被形象地称作“凯利”。在近乎70年的艺术历程中,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初心,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不断创造出至今仍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8、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威廉·德·库宁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之一,他的绘画艺术对整个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绘画技巧和手法也是在不断创新和探究,紧跟时代的步伐,使绘画作品具有超强的时代气息。

德库宁的创作,集中于抽象、女人和男人这三个系列,而其中,尤以女人系列最出名,它实际上几乎与他的绘画生涯相始终。他把绘画看作体验、表达、实现自由的过程,他以舞蹈表演一般的在旁人看来近乎夸张的激情姿态从事绘画创作,在这一点上,他与波洛克的蹦蹦跳跳是相同的。在他的画面上,不论形象的或抽象的内容,都没有任何的约束,构图、空间、透视、平衡,等等传统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一扫而空。他讨厌一切横加给绘画的束缚,运笔异常大胆,落笔果断坚决,迅猛有力。入选195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挖掘》,评论指出,“色彩又明显地回到了绘画中,那种令人难忘的荷兰女性的粉红、白色和黄色。同时色彩也表示了某种甚至更为性感的东西,被劈开的人体开口处到处是红色,……色彩最终给那嵌入的钻石形状赋予一种少有的强度,在这幅画里,观众的眼睛与画中的眼睛融合到了一起。”

德·库宁是荷裔美籍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德·库宁以多样的艺术语言色彩,素描、雕塑等形式留给我们观者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感悟,艺术总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但是正如德·库宁所言,艺术是一种“理解生活”的工具。

8、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威廉·德·库宁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之一,他的绘画艺术对整个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绘画技巧和手法也是在不断创新和探究,紧跟时代的步伐,使绘画作品具有超强的时代气息。

德库宁的创作,集中于抽象、女人和男人这三个系列,而其中,尤以女人系列最出名,它实际上几乎与他的绘画生涯相始终。他把绘画看作体验、表达、实现自由的过程,他以舞蹈表演一般的在旁人看来近乎夸张的激情姿态从事绘画创作,在这一点上,他与波洛克的蹦蹦跳跳是相同的。在他的画面上,不论形象的或抽象的内容,都没有任何的约束,构图、空间、透视、平衡,等等传统绘画技法和审美观念一扫而空。他讨厌一切横加给绘画的束缚,运笔异常大胆,落笔果断坚决,迅猛有力。入选1955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挖掘》,评论指出,“色彩又明显地回到了绘画中,那种令人难忘的荷兰女性的粉红、白色和黄色。同时色彩也表示了某种甚至更为性感的东西,被劈开的人体开口处到处是红色,……色彩最终给那嵌入的钻石形状赋予一种少有的强度,在这幅画里,观众的眼睛与画中的眼睛融合到了一起。”

德·库宁是荷裔美籍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即使是极端的绘画作品也具有艺术美感,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德·库宁以多样的艺术语言色彩,素描、雕塑等形式留给我们观者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与感悟,艺术总在经历巨大的变化,但是正如德·库宁所言,艺术是一种“理解生活”的工具。

9、安塞尔姆 · 基弗 (Anselm Kiefer )

1945年出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基弗,画界诗人、沉重的艺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思想、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德国当代最具代表的艺术家等等评价便不由出现。基弗出生于二战结束前的两个月,成长在战后反思和集体失忆的年代,但他早已丢失了那段记忆。安德鲁·基弗被公认为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当代德国艺术界伟大而寡言的特立独行者。他沉浸在粗粝的色调中,像一个思考者、读者和认真的探索者,尤其是对德国历史的探索,用冷色堆砌出巨大而充满伤感意味的物象。被浇满了铅的画布,斑驳的裂缝,厚重的色彩肆意的颜料飞洒,基弗快75岁了,仍是一块坚硬的滚动着的石头!

70年代安塞尔姆·基弗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

斯(Joseph Beuys)和Peter Dreher。他的作品常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并大量使用稻草、灰土、虫胶、石头、模型、照片、版画、沙子以及铅铁等金属元素。著名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诗歌对安塞尔姆·基弗作品主题的表现影响甚巨,他通常会以策兰的诗歌为作品命名或是作为展览主题。

无论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采取何种形式,如绘画、行为、摄影、综合材料、装置还是雕塑,它们都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他的作品充满张力,震撼人心。充满强烈而忧郁的美感以及深涉德国历史意义却常常被观者误解。要说在当代画家中谁对二十世纪末的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意义,而安塞尔姆·基弗就是那个无愧于这个称号的人。

10、杰夫·昆斯 (Jeff Koons)

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之一。他的不锈钢雕塑作品《悬挂的心》曾在纽约拍出2600多万美元的高价,创下了在世艺术家的成交价新纪录,他也成为拍卖场上作品最值钱的在世艺术家。昆斯从1980年代就开始出名,曾经,在新表现主义艺术盛行的1970年代,昆斯是个完全不被接受的异类,作品的市场反应非常冷淡,为了继续艺术创作生涯,昆斯去华尔街当起了证券经纪人,正是这一段商海生涯令他终生难忘,从此,他保持了一个商业人士精明的头脑和从血液里散发出对金钱的敏感。在世人传统的意识里,艺术家理应是一班“视金钱如粪土”的家伙,但这个观念从达明·赫斯特和杰夫·昆斯开始被完全颠覆。西方在世的当代艺术家中,身价最昂贵的当属达明·赫斯特,与之齐名的杰夫·昆斯以既俗且贵闻名于世。杰夫·昆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包括玻璃罩中的吸尘器、水族箱中的悬浮篮球、镀金的名人像、不锈钢或陶瓷小玩意儿等等。55岁的杰夫·昆斯,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灵感”源泉和重要的模仿对象。现在,昆斯似乎厌弃了自己纯度太高的艺术家身份,过去的几个月,他甚至从中分化出了收藏家、策展人的多重角色含义。但他既然决定从事收藏与策展就是想证明自己的深度,他宣称自己的策略是让艺术变得美丽、客观、亲切,能够与观者形成互动进而赋予观者力量。他再次制造了公众话题,进入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杰夫·昆斯是80年代中期升起的艺术之星,他以准确精致的日用品的复制品、可爱的卡通形象以及充满想象力的大众图象组合不断地给世人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视觉冲击,他是当代波普艺术的探索者。杰夫·昆斯毫不犹豫地汲取了艺术史上的一切养分,达达主义、杜尚手法、极少主义以及早期波普艺术都成为他参考与借鉴的源泉。他高举与大众交流的大旗,勇于向"高雅"文化叫板,向传统美学的等级理念挑战。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