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神的境界——书画家任子千印象

10 已有 5645 次阅读   2015-12-31 09:43   标签书画家  color  style  印象 
小编推荐
神的境界——书画家任子千印象 

第一次见到画家任子千,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两个字:“淡定”。

事实上,在长达三四个小时的谈话中,涉及到他的创作方面的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则是关于佛学和哲学的话题。

          

这和某些画家喋喋不休的谈论自己的作品获得过什么奖项,在哪里被收藏,有什么样的市场行情,被什么样的领导人青睐等等的自我标榜,(尽管里边的很多内容严重注水)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任子千就是坐在哪里,手里摆弄着念珠,一边品尝着普洱茶,一天讨论着天地宇宙,四大皆空。眼波澄净,气定神闲,甚至连说话的语气都很少变化。

我觉得艺术家多少要有些激情的,因为只有激情之下的作品才能火花四溢。但是在任子千身上,我看到的是别样的风情。

我开始思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直以来,我的观点是:品画,先要品人。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品行拙劣,阴暗焦灼或者是利欲熏心蛛网沉积的人能创作出震撼心灵的作品。(个人观点,谢绝抬杠)。

所以,我决定先“品品”任子千,这个人。

履历很简单,1963年出生于云南建水,军人的后代,1989年进修深造于鲁迅美术学院,书法师承王友谊先生,绘画受教于卢禹舜先生

几年前将自己经营的影楼卖掉之后,来到宋庄专职创作,直到今天。

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跌宕起伏。不过我相信,绝不会就这么简单,但是在任子千的眼里,就是这么简单。

接下来的话题,就真的不那么简单了。相反,越来越“沉重”。就如同是他的画作一样。

任子千的作品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沉重,线条粗狂,有金属的质感,喜用重墨。和常见的飘逸淡雅层层渲染的水墨画有明显的区隔,更没有浮华艳丽的色彩,如刀似铁,云卷潮生,一种雄浑苍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重墨涂抹中又层次分明,远观仿佛油画,具有典型的西方印象派的风格。岩石的坚硬粗粝感直击双目,但和肥大浓绿的树叶混杂在一起,一股柔美之气跃然纸上。将“刚柔相济”这四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任子千的画远看和近看完全是不同的效果,远看墨彩沸腾,粗犷张扬,近看则笔笔细致如丝,精雕细琢。

总之,这是一种极其具有“个性”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创作这样的作品是颇费功夫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通常情况下,即便是画一幅小幅的作品,他也要用去一个上午的时间。每一笔每一画都要反复思忖之后才会落笔。那么创作一幅大作,耗时一两月的时间也是置若等闲。

 

任子千说:宋人说绘画说“当十日一山,五日一水”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可以看出古人绘画上的精益和严谨。这也是他认可并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个原因,很长时间以来,他很少社交活动,甚至连书画家经常的“笔会”也很少参加,而是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创作当中。尽管“笔会”是书画家一个展现自己和获取收益的重要的一个社交手段。但任子千这样的绘画风格,和“一挥而就”的笔会风格显然十分的不对路。

无疑,他过的是一种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有人评价他是画作是:“境界上直追汉唐北宋;画面神秘莫测,笔墨考究,有明显的古典大师所称道的恒定感。虽然感觉他在承接传统方面有极深的渊源,但作品的面貌又全然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也有人说他的绘画:“从 表面看来,似乎与清代龚贤、扬州八怪的创作风格一脉相承,比如笔墨的苍茫厚重、造型的古雅丑拙等等。但仔细的比较,却会发现,在相同的表象之后,却是有着 更多的不同。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本来,任子千就不是那种亦步亦趋的泥古不化者,他已经看到了传统文人画的拙陋之处,那么即使他有所继承、有所借鉴,也不会 全盘接受。”


关于任子千的绘画技法和风格的问题,我不想做太多的评论。这实在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而我想说的是,其实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作画,浓妆重彩也好,散淡飘逸也好,精雕细作也好,一挥而就也罢。继承传统也行,中西合璧亦可。都只是一种绘画的方式和手段。就如同可以用毛笔作画,也可以用钢笔铅笔水彩笔美术笔甚至刷墙用的排笔一样。

在这方面纠缠其实意义不大。而看一个书画家的作品的优劣的关键有三,

第一,是要美。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漂亮。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第二,要有意境。有情调,情趣,韵味。也就是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用中唐时期释皎然、司空图的话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可以意冥,难以言状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味道。

而味道,是需要品的,品嚼之下,回味绵长。要做到这一点就比较难了,不但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独特的思维模式,卓越的技法方略和奇巧的想象空间。

第三,是有个性。不管画的是什么。都要有自己的个性烙印,与众不同的表述方式。而个性的形成是自身经历的磨砺,是胸中之气的凸显,也是对社会对自然对宇宙万物的一种个性解读。

比如同样是画山水花鸟,别人表现的是花团锦簇山清水秀凤鸟和鸣,八大山人表现的却是残山剩水地老天荒,孤独的鸟、怪异的鱼。用余秋雨先生的评价就是:这些鸟鱼完全挣脱了秀美的美学范畴,而是夸张地袒露其丑,以丑直换人心,以丑傲视甜媚。它们是秃陋的,畏缩的,不想惹人,也不想发出任何音响的,但它们却都有一副让整个天地都为之一寒的白眼。

而朱耷,就凭借这“让整个天地为之一寒的白眼”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其作品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

这就是个性的力量。

纵观历代画坛宗师,莫不个性鲜明,傲然独立。

有学者说,今天的我们身处于一个发展节奏快、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端详和琢磨一幅字画,字画更多地成为附庸风雅的商人的装饰品,商业性逼迫中国书画走向商品之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已经来不及看清具体的笔墨、画法、师承、背景、心境、神韵

品画者如此,而绘画者亦如此,很多的书画家已经没有耐心去琢磨笔墨、画法、师承、背景、心境、神韵……急功近利的心态使他们更多的去关注绘画以外的名誉地位身价包装。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功利至上的世界,太多的世俗的东西使绘画艺术本身的灵性光芒蛛网尘积。在所谓的“继承”的旗帜下因循守旧抄袭复制。意境无可寻觅,个性更是荡然无存。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在炒作和包装之下的媚俗所散发出的糖果气息。

在这种“糖果风潮”盛行的环境之下。任子千将自己放逐于红尘之外,寂寞的蹲守一隅,用手中的画笔诠释着心中的世界,喷薄着心灵的呼喊。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深沉的静默,与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这就是任子千的个性。

他曾说:冥想、神游、心物感应,是东方关于生命宇宙之谜求索求解的一种特殊体认方式。艺术家只有到了一种物我不二的境界,才能称其为是真正的艺术家。 

任子千的堂号是“真如堂”。真如,用现代的解释就是:“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合真实不虚与如常不变二义,谓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

无疑,任子千是个“真实”的人。

在快餐文化盛行,急就章形式的绘画作品喧嚣尘上的时代,他选择推敲再三,九巧一罢,精雕细琢。

“文以载道”的思潮依旧执迷的今天,他选择直面自然,与天地同化,唯美而美。以无可“载道”即为大道。

在媚俗成风,花红柳绿色彩缤纷的今天,他选择厚重苍茫阴郁沉寂,似乎诉说着一种被感知到的苦难和悲怆。

在争名逐利灯红酒绿的今天,他选择自我放逐,孤独的坚守着绘画艺术的本真。

任子千,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因为真实,所以他能看到浮华背后的枯朽。如同佛法所云:人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炽盛苦。

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著我们。社会的重压,生活的重压,内心无尽欲望的重压,其实,这原本就是一个异常沉重的世界。只不过,我们常常沉浸于感官的享受,而忘却了生活的真实。

所以,我们在任子千的笔下,看到的是沉郁深重的苍凉苦涩和俯仰天地的博大。变化莫测,莽莽苍苍,是其胸中之气的勃发。

这就是任子千的个性。

任子千说,对待艺术,要有宗教和神灵一样的顶礼。惟其如此,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神的境界。

夕阳西下,晚风忽起,结束谈话之后。从车窗外望去,看任子千双手合什,立于门前,目送我们离去。猛然间想起庄子的一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忘却自我,神人忘却功利,圣人忘却名利。

古人云:象由心生境由心造,此言不虚,对于中国书画家而言,有怎样的心灵、人格就有怎样的书画作品。

大矣哉,任子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