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至美化诗境,如梦入春晓

6 已有 4870 次阅读   2016-05-26 18:25
                                            至美化诗境,如梦入春晓――范春晓工笔人物画解读
                                                                                作者:童永生

  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改革与创新,经过了数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在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上,业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其中,工笔人物画在表现当代性,反映现实性以及画面的现代构成、立体空间组合等方面都获得了相当大的突破。范春晓是当代一位极具创造力、想象力和时代感的青年工笔人物画家,他以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冷静分析,着重从中西方艺术理论以及不同门类的艺术规律的相通点来认识中国工笔人物绘画,经过认真揣摩,长期考察,反复实践,潜心创作,找到了中西绘画的契合点,从而使他的作品表现出诗一般的品味和梦一样的意境。


  当代执着于工笔绘画的人物画家不多,长期枯燥地线描与繁复地渲染,会让很多画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这项工作,但范春晓无疑是一位苦行僧似的画家,他甘守寂寞,拒绝诱惑,往往在极度专心和痴迷状态中沉醉于写生与创作,在现实人物中寄托他的审美理想,在他的画纸中构建自己的虚拟空间和纯真世界。范春晓的执着,缘于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的坚守,缘于他心底对真诚情感的挚爱。他欲借助于当代青年女性的题材,表达他至纯至真至善的审美追求,他想用简单直接的艺术手法,表现多彩多梦多幻时节的少女,以此使自己以及观者更加珍爱现实美好的生活和纯真善良的情感。


  范春晓的艺术敏觉和他的艺术才华,表现在他的静气与他的文气。静气是指他总能在喧嚣的环境下平心静气的思考与创作,文气是指他总能不计功利沉下心来读书与考察;他的艺术素养和他的艺术创新,表现在作画时不因袭前人,而是继承了东西方前辈大师的创作精神,他总是能在中国古代绘画佳构中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支点,他也总是能在西方经典绘画中探寻出自己需要突破的空间。他的作品在当代工笔画坛显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表现在他能立足时代,倾心于对时代女性的深入观察、敏锐发现、细心品味,并能从当代美学与现代文化的层面上去把握、表现现代女性的形象美、气质美、心灵美,进而赋予他的作品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意韵和多样的社会意义。


  范春晓善于用唯美如诗的艺术语言去描绘、去表达少女的圣洁和美韵。但也许由于他过于珍爱这种美好,或许他又渴望永存,而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岁月匆匆,青春易逝,恨不能驻。因此,这种理想与现实永存的矛盾,每每浸入他的创作过程中,使他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染上一丝淡淡的的忧伤。春蚕吐丝般的线条、精确雅正的造型、细腻斑斓的色彩,彼此之间相结合、相统一、相和谐,优雅之中现神秘,婉约之中见神伤。矛盾与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使范春晓的工笔人物画艺术避免了表面的漂亮或浮躁的甜美,强化了作品内心的动人和情感的魅力,也显现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美学特征。


  东晋的顾恺之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范春晓无疑正是“传神写照”美学命题的实践者。《水晶球系列》是范春晓的代表作之一。画家以曲尽其妙之笔,出神入化地描绘了一位青春少女羞涩的情态。她正当豆蔻年华,多姿多彩,她正值情窦初开,情思萦绕。少女的双眸因迷离而朦胧,她的红唇因思念而娇艳;少女的清纯因遐想愈显圣洁,她的情思因懵懂而神秘。作者运用了写实的艺术手法,通过准确的人物造型,深入的细节刻画,细腻的心境描绘,表现出一位少女犹如她手中的水晶球一般,清澈晶莹,玲珑剔透。这画面因宁静而致远,因意象而朦胧,因至美而化诗境。在这幅作品中,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新颖的构思、精巧的布局、独创的艺术表现,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譬喻力。


  如果说范春晓在《水晶球系列》、《徽韵·多汁的心情》、《秋韵》等一系列作品中表现了多梦时节青春少女复杂微妙的心境的话,那么,《空间系列》则又表现了网络时代女性的现代特征。这些女性表现得如此自信、美丽、纯真、时尚,就像钻石的多个棱面闪耀着熠熠光芒一样,在神秘中显现珍贵,在娇娆中展示精致。


  《e度空间之二》描绘了一群时尚少女正在网络冲浪时的情形。画家以十分外露的方式,使用了丰富的色彩结构和紧密的构图方式,含蓄地表现了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少女追逐时尚、青春勃发的共性特征。三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围在电脑旁,电脑中的QQ头像正在快速闪动,讨论气氛热烈。而另一女孩则独自一人面对电脑进行游戏,她在思索着什么,希冀着什么,她是自己在游戏着,还是在游戏着人生?宁静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希望中夹杂着莫名的怅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范春晓在《e度空间之二》这件作品的创作中作了多方面的尝试和突破。首先,该作品的构图采用了满幅布局的方式,画家试图以密不透风的紧密性来反映当下网络时代的高速、喧嚣与紧张,以及因此带来的新型人际交流方式和复杂的社会性。整个画面构成,动中有静,聚中有散,安静中蕴含着不确定性,聚合中隐喻着离散性。其次,作品引入了西画中的透视方法,延展了画面的纵深空间。再者,他又恰当地融合了后印象主义大师塞尚的表现技法,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同时,他用直线的、曲线的、规则的、不规则的等多种线条来巧妙地分隔构成画面,使得作品具有了多重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此外,这件作品在细节的描绘上可谓独具匠心,女孩子的服饰、发型、身上的装饰物、空中扑翼飞翔的小鸟,以及周围的环境物等等,无一不与作品的主题相关联,这样也使得作品本身具有很大的隐喻性,也拓展了观众的想象空间。范春晓在这幅作品当中的多种技法的体验,恰恰构成审美内涵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他的这一艺术特点,几乎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贯穿于他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


  范春晓的工笔画人物创作中,大多数作品是以捕捉现代女性人物的个性心理特征为着力点。他追求静谧中的单纯,统一中的微妙,共性中的个性,把至美化作诗境,将如梦带入春晓。他运用了典型的写实主义造型手法以求作品的力度、厚度和深度,他怀揣理想主义、浪漫抒情的审美情操以求艺术形象的崇高与圣洁。


  有人观范春晓的作品,评介其似乎有唐代工笔的规整与宏大,又有宋画的严谨与生活气息;也有人说范春晓的作品当中既有波提切利的飘逸与忧伤,也有博纳尔的浪漫与风情;笔者观范春晓的作品,既似李清照的《如梦令》,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又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飘逸轻柔,惆怅感伤。总之,范春晓既继承传统又注重创新,他对中国古典线描和中华美学意境有过深入研究,又对西方的人物造型和色彩有过广泛考察,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沉着与深厚,又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华美与斑斓。


  在中国工笔人物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实践道路上,范春晓正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探索前行。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