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江南美境入梦来——杨明义抒写水乡有如一首渔歌

9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6-04-05 14:11
小编推荐
                  江南美境入梦来
     ——杨明义抒写水乡有如一首歌                                             
                                              作者:何怀硕

     旅居纽约的苏州画家杨明义第一次在台北展出他的水墨风景,所画皆江南水乡景色。以家乡为题材,反覆创作,展示了一个透明的梦境,是他最大的特色。杨明义的画,将西方的透视法、素描与水彩跟中国水墨相结合,而不显出不和谐,完全因为他对中国水墨传统技法有相当的把握,尤其是运用水墨中的“没骨”画法与“水法”,极为独到。没骨法传统多用于花鸟画;山水画因为多画峰峦叠嶂,以线条与皴擦为主,“没骨”的画法只在渲染或远山才用得到。但杨明义画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水乡,所以他创造性将没骨法与水法大量用到风景画中,恰当地表现了江南迷濛的烟雾与氤氲的水气。
  谁的故乡,能够提供画家画不完的美境?谁对故乡有如此深刻的记忆与爱?千万斛乡愁,倾倒在纸上,像无言歌一样,幽幽怨怨,缠绵缱绻。如今杨明义人在纽约,对姑苏故里,更有无尽的乡愁别绪,化为腕底的水晕墨章。杨明义最拿手的画境,是古老的江南老屋,湖山渔舟,石桥小径,白墙黑瓦,在晨烟、薄雾、月下或昏夜中寂寂无声;而天光波影,湟漾迷离,令人魂牵梦系,忘不了江南的清丽与酣醉。历史的繁华,经过岁月的风蚀雨刻,展现在现代的是无限的凄美和迷茫。
  假如没有江南生活长期的体验,不可能画出这样的江南故乡梦境。杨明义的画轻快、透明,简净而抒情,宛如醉人的渔歌。
  杨明义将西画绘画的透视法,素描与水彩的精妙跟中国水墨画相结合。却能从“山水”的老套中走出来,尝试水墨的“风景画”。中西融合,不论是思想、文学、音乐与一切艺术的创作,差不多是近代以降中国人由传统走向现代所认同的方向。但是中西融合而能和谐,就极不容易。这必须要于中西两方面由相当的了解和把握,方能达到。杨明义巧妙地运用水墨中的“没骨法”和“水法”来结合西方素描水彩的技巧。创造性地将“没骨法”和“水法”大量运用到风景画中,恰当地表现了江南水乡迷蒙的烟雾与氤氲的水气。他的画逐渐脱离了写实的范畴,进入主观的意象的营造与意境的开辟。而且他的画有他个人真实的感情在其中,这就是他不走传统“山水画”的老路,而画“水墨风景”的独到之处。
  (1988年10月20日 台北《联合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