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梦回长安

9 已有 1740 次阅读   2017-08-21 22:10
梦回长安
原创 2017-08-18 杨庆莲 诗意人生
梦回长安

作者:杨庆莲
 
还未相见,心里已练习千遍。长着翅膀的空中客车,将我迅速带到了向往已久的地方。长安,多么古典而又优美的词语啊!每当想起,便觉羽衣霓裳曲如仙乐般缭绕。帝王御辇的轮声,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迎风飘展数不清的旌旗,全部从历史风尘的背后活生生地穿越到现实中来。当双脚踩在这块铺满了秦砖汉瓦的热土之上,整个身心便一下融入十三朝古都的庄严与厚重之中,冲入耳鼓的陕西方言,听起来是那么亲切而又熟悉。想必唐朝的杨贵妃也是操着这样一口方言陪王伴驾的吧。
  
来到西安,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是绝不能错过的。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秦朝军队,保卫着秦始皇地下王国的安全。一方兵阵,一个朝代,一个民族威武的精神。好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容,他们披坚执锐,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历史的颜色一下子褪去我目光里的铅华,一种神秘的魔力恍惚间带我走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在青铜色剑、矛、戟、弩闪烁的寒光里,我突然领悟,什么是在伫立中坚挺的意志,什么是华夏民族不弯的脊梁。他们在历史转身的一瞬间,冲破千年风雨的剥蚀,抒日月之情怀,写史册之辉煌。此刻,我像王者一样检阅着于无声处而阔步前进的队伍,8000个不屈的灵魂在肃立的时光里重生,让这里的每一粒灰尘,每一寸栏杆,都写满世界的惊叹。



古城墙,绵延在波涛汹涌的黄河气息里。周长近14公里的12米高墙,守住荒寂,守住一支支箭镞苍凉的记忆;守住咸阳、秦岭、潼关、渭水,守住吼破天的秦腔;守住大清真寺屋顶上月牙的光辉;守住帝王皇族的威风,也守住了老百姓的羊肉泡馍和biang biang面。在这上面行走,不仅能畅快地沐浴西安四月爽朗的春风,更可以从哪些垛口、角楼上,看到冷兵器在台阶下生锈的古老时光,那些在青砖缝里顽强生长的芨芨草,也许就是隋唐将士们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我依稀感到,就在一个个箭楼上,吊桥边,似有矛戈铿锵、铠甲铮铮。大西北的空气里,徐徐传来雄壮的悲歌,那些不死的灵魂还在为中华民族击缶起舞,树旌节,唱大风。
 
登上骊山的九龙顶,就好似驾驭着一批剽悍的骏马,徜徉在郁郁葱葱的世界里。那棵唐明皇与杨玉环亲手栽下的相思树,历经千年风风雨雨,已拔地参天。树下的野山花争奇斗艳,想当年杨玉环是怎样采撷小小的一朵,簪上忧伤的丝鬓,凄绝地离开了骊山。茂密无比的树木,那里生长着李白、杜甫、白居易、柳宗元等大诗人的杰作。萋萋草径,曲曲栈道,哪一条是秦家军队踩出的军威,哪一片是汉家将士堆砌的豪情。张骞出使回归,带回胡笳十八拍的种子,已经繁衍成满坡的葱翠。凋落一地的泡桐花,又会拾起哪位帝王的梦呢?烽火台已无诸侯可戏,却可登台俯瞰,将华清池全景尽收眼底。骊山归来,如品读老子的《道德经》醍醐灌顶;如饮杜康的琼浆玉酿,陶醉万分。
  

在西安,大慈恩寺中的大雁塔,远比钟楼、鼓楼更具诗意,也更具传奇色彩。重建的大唐芙蓉园虽极尽世间繁华,却不能与这里沉淀的厚重沧桑相提并论。这里真实,因了唐太宗亲笔书写的碑文;这里厚重,因了西龛供奉的《大唐三藏圣教之序》;这里神奇,因了玄奘法师从印度取经带回的佛舍利与贝叶梵文真经;这里诗意盎然,因了新科进士们的题名壁。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如今,已不见了“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却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避开武则天的视线,默默盛开在大雄宝殿一侧的花园里,与银杏树下的蓝田玉栏杆一起沐浴佛光。大慈恩寺的钟声,依旧被春风敲响,那声音传达着中华文化的凝重,传达着悲天悯人的禅理,传达着上苍对古都长安的颂词。

一条从甲骨文里流淌出来的滔滔黄河,滋润了八百里秦川,滋润了“八水绕长安”的信天游。使黄土高原茂盛了树木,肥美了牛羊,筑起了帝王的宫殿。使石榴红,梨花白,麦浪流金。今夜的我,与长安一片月共同沉思。一千年前的今夜,大诗人们的心情一定与我今夜不同,但韵脚一定全押在对华夏文明发源地赞美的对仗里,主题一定全在对丝绸之路起点的抒情中。在夜色中西安的街道上行走,不经意间,你就会拐进秦朝的胡同,倚到隋朝的栏杆,踏上汉朝的台阶,闯入唐朝的深巷......今夜的梦,与长安同在。今夜的思绪,全是缠绵悱恻的柔情,在狂跳的胸口注满情思。我张开双臂,拥抱长安和煦的春风,仰天长啸,陶醉在“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古韵之中。

作者简介:
杨庆莲。笔名扬帆、不染;网名眸上心痕,回族。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海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海伦市政协委员。主要著作有《眸上心痕》《完美的爱人》《裁虹织锦》等。


诗意人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