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学者、翻译家、散文家等诸多“高雅”身份,文学地位可与张爱玲相提并论,还是“台湾太史公”连横的外孙女,大众普遍以为林文月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她很懂享受生活,尤其擅长厨艺。
她的先生郭豫伦是画家,每当他进入无法落笔的创作困境时,她总会端上几道精心烹饪的小菜,而先生吃过菜后往往如有神助,笔下灵感泉涌。郭豫伦笑道:“人家的举案齐眉是你弹琴我低唱、你吟诗我作画,咱家则是一碗羹汤万事成矣。”
遥想婚后第一天,她想让郭豫伦吃到自己亲手做的晚餐,于是生火做饭。当时台湾很少有瓦斯炉,她就学别人用报纸、竹片生火,结果手边的燃料都用光了,火还是没点着。郭豫伦回到家时,她正在呛人的浓烟中流泪,可笑又可爱。
他们很少花前月下,更多时候,林文月会把郭豫伦带到菜市场,让他在热闹的市井氛围中排解苦闷。郭豫伦曾说:“是妻子在菜市场里教我如何把握艺术的本质,毕竟人民的才是人文的、生活的才是艺术的。”而就在他努力把艺术与生活合二为一时,林文月喜笑颜开地拎了很多菜过来,催他回家品尝新的美食。
有时郭豫伦干脆把画架支在菜市场,他负责作画,她负责讨价还价,然后各自“满载而归”。在林文月一手构筑的“桃花源”里,他们的事业都在不断进步,感情也愈发融洽。林文月出版的书几乎都由郭豫伦亲自设计绘制,偶尔兴起,她也会在画稿上闲描几笔。
由林文月翻译的《源氏物语》出版后,她名动一时,以台静农为首,三毛、林海音等名人也常来拜访,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干。报纸记者将她的庭院与林徽因的文化沙龙相比,她摇头道:“我只是喜欢这种轻松的谈话氛围,而且美酒和佳肴更能让人拉近距离、消除隔阂。”
有次记者通过电话采访她,她爽朗地笑道:“接电话前我正在琢磨一道菜,还没想好名字。”然后大谈特谈做菜之道,结果第二天的报道便从原定的学术主题变成“做菜该放多少佐料”的轻松内容。后来采访她的记者竟都养成了一个习惯,第一个问题必是“您最近又做了什么好菜”。
有人说林文月的《女教授的十九道私房菜》(又名《饮膳札记》)很有袁枚《随园食单》的味道,却另有绝妙。对于烹饪,袁枚只动笔而不动手,林文月则事必躬亲。学生们说,她逛菜市场的风雅就像夹着讲义进课堂,做菜和做学问一样认真。
她常在日记中整理私家菜谱,水晶卤蛋、椒盐里脊、台湾肉粽烤等,都被她写得活色生香。为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她每次设宴都要记录日期、菜单及宾客的姓名。后来她把这些笔记整理成册,再度翻阅时,很多师友都已故去或离散,她不由感慨万千。
她出身名门,却自谦道:“我生在富贵之家,对人世艰辛的体会不够深刻,很难成为视野宏阔、思想深刻的小说家;但若撰写谈论‘美食’的散文,则得天独厚。”以菜写人记事,让她灵秀的文字有了烟火气息。对她来说,人间情味也需要精心翻炒,一页页菜单其实也是入世的暖意。所以,她一直不认为《饮膳札记》应归类于菜谱,而是拥有庞杂的知识体系,掺着友情、亲情、爱情,以及生活中的点滴温暖。
1993年,林文月正式退休,余下的日子就在书斋与厨房间自得其乐。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刘 创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