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粉丝过亿,李子柒爆火背后推手:坚守长期主义,才能从容地长成巨人

3 已有 1482 次阅读   2020-06-06 11:07
粉丝过亿,李子柒爆火背后推手:坚守长期主义,才能从容地长成巨人 

李子柒这期视频的主要食材是土豆,土豆的售价并不贵,花费几块钱便能在菜市场买到一斤,但为了视频更具有观赏性,李子柒和往常一样选择自己种植土豆。视频中,她先是制作“土豆苗”,然后又把“土豆苗”埋在土里,浇水。接下来,后期通过几个延时摄影的片段来进行转场,然后,便是收获土豆的片段了。

网友表示,这几个土豆的颜色偏深,是陈皮土豆(放了一段时间的土豆),并不是从地里新挖出来的,从而质疑李子柒在视频中种植土豆的片段存在造假的成分。以此类推,是否可以怀疑李子柒以往的视频也有相似的操作,所谓的田园仙女真的是靠摆拍塑造出来的?

一时间李子柒又被推上了头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顿乱坎。

李子柒火起来的原因,和她引发争议的原因本质是一个:在镜头前,这个生活在四川绵阳的“90后”女孩,把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拍摄得如诗如画。做菜、酿酒、砌炉灶,这些农村的日常活动,在她的镜头前不仅不枯燥,反而充满美感和生活的惬意。

这些视频,喜欢的人说她拍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诗意的田园生活,不喜欢的人说这不真实,背后一定有一个团队在策划、摆拍。两方激烈争辩,结果是“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这两个话题,分别获得了10亿和7.9亿的阅读量。

每次有这种争议,其实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争议本身,而是在争议过程中,网友情绪化的表达。比如说,有反对的人会说“李子柒怎么这么假”,支持的人会说“李子柒欠你了吗?”你看,类似这样的表达都是非常情绪化的。

一直以来都有人讨论,为什么到了网上,人的情绪和戾气就变得这么重?是因为谁都不认识谁,所以发泄情绪没有顾虑?还是说,现实生活中情绪压抑久了,到了网上来发泄呢?

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一样。比如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的政治辩论,远比真实生活中的要更加“愤青”。

为什么社交网络会变成这样呢?

追溯它发展的历史,你会发现,恰恰是社交网络的功能创新让我们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2009年,社交网络的鼻祖脸书增加了“点赞”的功能,这是社交平台第一次引入能衡量内容受欢迎程度的量化指标。紧接着,脸书使用了一套算法,根据用户点赞的情况排列“朋友圈”的内容,把那些容易引发用户互动的内容放在前面。

同样是2009年,推特增加了“一键转发”的功能,3年后,脸书又引入了“分享”功能,这两个功能让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传播变得毫无阻力。

所有这些功能都在把社交网络往同一个方向推动:让社交网络从一个社交场所,变为一个争取别人点赞、分享、转发的表演舞台。可别小看了这个转变,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网上行为的激励机制。这样的机制让情绪化、极端化的表达开始泛滥,还给了虚假内容以传播的空间——因为人们在乎的往往不是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而是它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今年,互联网界的大佬,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变化了。

比如推特的“一键转发”功能的发明者,今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表达自己后悔发明了“一键转发”。他说了一个比喻,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我们这是把一个上了膛的武器,放到了一个4岁孩子的手里”。

那么,社交网络还有没有可能恢复正常呢?《大西洋月刊》的文章给了三条建议:

第一,去指标化,比如说隐藏“点赞”、“分享”的数量。这样可以鼓励人们根据内容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基于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来进行评价和转发。

第二,对注册社交媒体账号的人进行更严格的身份验证,提高注册和发帖的门槛。

第三,用技术增加传播的“摩擦力”,比如说,当一个用户准备发评论的时候,可以先用人工智能程序判断一下,评论的内容是否“有毒有害”。如果系统判定内容不理想,可以弹出一个提醒,问问用户你是否确定要发布这样的内容?换言之,鼓励用户“三思而后行”。这样的功能已经在Instagram上线测试了,效果还不错。

本质上是因为,社交网络的奖励机制扭曲了人们的行为,让社交网络成了一个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的竞技场。

想要让社交网络上减少戾气,除了社交媒体的运营者,通过制度设计来改变以外。我们有没有别的办法,从个人的角度采取措施,获得更高质量的社交呢?

刚好,我在《今日心理学》杂志的12月刊上,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叫做《完美的曝光》。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思路,想要提高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质量,可以尝试从弱化自我开始。

具体怎么做呢?

想象一个正常的社交场景:你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你说我今天在办公室碰到一件特别奇葩的事,他肯定说,赶紧说说。你绘声绘色地说上5分钟,然后对方可能会说,唉!这种事我也遇到过,我给你说说。

这段互动有什么特点?它是一个对话,而不是演讲,对话意味着有来有往。一般来说正常的对话当中,你只会有30%-40%的时间在谈论你自己。但是你看看社交媒体上呢?人们谈论自己的比例是80%,远高于正常值。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是在推销自己,而不是在和别人对话。

《今日心理学》杂志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在社交网络上有更加健康的社交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与其推销自己,不如“推销别人”;与其吸引别人的关注,不如主动把关注给别人。

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住在曼哈顿的室内设计师,她花了不少心思,把其他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作品照片,创造性地组合起来,发布在她的Instagram上。当然,在发布的时候她会主动介绍这些创作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欣赏。

这些创作者她本来并不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咱们常说的“点赞之友”。但自从她开始花心思帮助这些艺术家推广他们的作品,很多人反过来回馈她的善意,比如说对方的“粉丝”开始关注她的频道,甚至还促成了商务合作。

你看,从“获取关注”切换到“给予关注”,不仅盘活了这位设计师的社交网络,还让她受到的关注增加了。

不过,关注度的多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的“社交互动”变深了——《今日心理学》杂志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用来衡量社交网络健康度的指标。不要看你有多少“粉丝”,而要看你和其中的多少人有深度的互动。

其实这两个材料都在提醒我们反思同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社交的目的?社交的目的不是推销自己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而是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反过来认识自己,让自己成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