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海钩沉] 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为何百姓却欢呼雀跃?鲁迅犀利道破原因

2 已有 262 次阅读   2022-07-14 17:06
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为何百姓却欢呼雀跃?鲁迅犀利道破原因 

人类的进化,包含着身体技能的改良与思想意识的觉醒,而前者的进化原通常是随生存环境的差异再进行细分界定,但意识的觉醒,却难以用生物学的知识进行解释和推断。

关于人类意识的概念,我们大概分为两种,个体与群体,多个个体之间,在其意识概念进行碰撞后,大概率会整合出一个集合。

而当这个集合体的规模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会转变成一个带有极强排外排异性的强大集合。

这时,这个集合便改变了其,通过吸纳来完善自身的性质,而是成为了一个筛网,开始以自己为标准,过滤异类吸纳同类,直到出现比当前集合更加进步的存在,于是旧集合死亡,新集合上场。

在人类社会,意识的进化,其实就是集合体不断替换的过程。

而我们今天,便要以清朝时期戊戌变法作为切入点,与大家探讨关于我国近代人类意志的觉醒路程。

提到戊戌变法,我们大概都会想到几个关键点,为民族未来、变法维新而死的六位志士,为权柄野心、富贵荣华而蚕食国之基业的腐败皇权、当然还有那些为革新失败而大声欢呼的愚昧百姓。

戊戌变法,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先进个体带动落后群体,进行思维跨步的变革活动,但却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地震”。

在19世纪中后期,我国因闭锁国门导致与外部世界沟通断绝,而海外国度则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汹涌势头,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则是彻底将我国与世界环境相连的那根飘渺丝线,彻底扯断。

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旋律,而当我国正式认识到此情形之时,中华大地早已经成为了别国的盘中的蛋糕。

民族危机突然降临,不屈不甘的中华民族开始反抗,即便是这国土民心早已厚厚地积满了灰尘,但仍不乏有杰出之辈挺身而起,扛起了救国的大旗。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名言出自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之口。

而且通过时间与历史的佐证,这句话所表达的内容也是无比正确的。

在清末时期,外敌如豺狼饿虎,内患有朝权腐败。

支持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仅是空有名号但权力虚无的一具空壳,而与之相对的,则是被旧党派拥护的“慈禧皇帝”。

光绪忧国,召能人志士推行维新新法,废除赋闲无能、空领银饷的官吏官职,废除八股、之乎者也的固有格律,创新军、创新学,学习仿照海外之国的新式军队、西方文化...

但这些无一不是对旧党派利益的破坏,而且思想桎梏已有百余年的普通民众,也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惊天变化。

而且一边是基础空空的空中楼阁,一边是利益涌动的黑暗集合,戊戌变法的失败从一开始就已经成为定局,固然难以想象,那八位思想先进的志士是抱有着怎样的觉悟与使命感才毅然决然开启变革之路的。

假若光绪皇帝手中握有兵权,身后有文武群臣拥护辅佐,哪怕腐败的旧党派势力依旧狂妄非常,便是退一万步讲,戊戌变法也不会落得个变法八人,二人逃遁海外,六人头颅滚落的狼狈下场。

1898年6月,在维新变法施行的第一百零三天,慈禧发动政变,戊戌变法也因此戛然而止,就如同一只新生的鸡崽子,被人用手指轻松的拧下了脑袋。

慈禧彻底掌握了皇权,光绪被无限期软禁,参与变法的八人,只有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保全了性命,其余六人则被押上街口刑场,砍掉了脑袋。

而在在六人被押往刑场之时,全街百姓几乎全部涌上街头,他们大声喝彩,欢呼雀跃着这六只“妖怪”终于要被杀头正法了。

对于这群百姓来说,维新之后的新生活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也是他们根本不无法适应的“妖魔世界”。

对于他们来说,汽车是有两个闪光眼睛的铁皮箱、照相机是会闪光吐火,瞎人眼睛的妖怪怪物,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只要看一眼就会被其摄走心魄。

但他们怕的真的是这些全新的事物吗?

"先觉的人,历来都被阴险的小人,昏庸的群众排挤、压迫、放逐、杀戮,中国人格外凶。"

对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他们怕的不是新,而是相对言之,他们所代表的“旧”,在超脱于他们所处思想集合的,新思维新生活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已经被蒙上了旧的尘纱。

但他们不敢承认,怕被集合抛弃孤立便不敢承认“新”的存在,怕旧生活的消陨会影响到自身的舒适感,便开始对群体薄弱的新发动了恶意的袭击。

腐败的皇权与愚昧的民众站在一边,望向与他们全然不同的那几位,他们是怪物,他们与我们不同,你看他们不用四肢着地,你看他们身上穿着布片,你看他们,为什么像看动物一样看着我们。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却是一把已经刺入旧思维的尖刀,新旧思维的交替更新是不可忤逆的浪潮,新思维往往会都难以一蹴而成,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冲刷,旧的思维就一定会被新思维而取代。

其实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要大家明白,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冲突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活性也被大大激发,从前只能想到天圆地方,如今都开始试图探索宇宙深空的秘密。

但我们能有如今的思想高度,可不是单单用一句“时代在发展”就能搪塞解释的,引用牛顿的一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虽然其语句的背后意思,并不能完全贴切地表达本文观点,但核心却是相同的,我们能有如今的思想高度和思维模式,是因为有无数先人用他们的思想和血肉,为我们铸造起了这座意志的高塔。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