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杨绛《我们仨》:最好的关系,都有边界感

3 已有 554 次阅读   2022-08-05 10:13
杨绛《我们仨》:最好的关系,都有边界感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西泽保彦曾说:

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

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尊重对方的个性,这是理所应当的规矩。

的确如此,人际交往中,把握好分寸,保持清晰的边界感,是一个成年人必要的修养。

那些缺乏边界感的人,很难获得长久稳定的关系。相反,边界感越清晰,人际关系越舒服,人越容易幸福。

《我们仨》中的杨绛就是一个有边界感的人,世事纷繁,她独守心灵的一份宁静,不吵不闹,不争不抢。

正因为拥有边界感,她将爱情、亲情与友情经营得恰到好处。

爱情中的边界感,决定你的幸福指数。听过这样一句话:“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真的爱一个人,不会总想着改变对方,而是懂得留有余地,把握好相处的边界。

总想让对方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到头来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在《我们仨》中,杨绛回忆了她与丈夫钱钟书相处的点点滴滴,在她笔下,钱钟书褪去了文学大师的光环,展示出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

相较学术上的聪明,钱钟书在生活中显得有些笨拙。因为缺乏自理能力,他曾闹出不少笑话。

于是,钱钟书放心地回去了。

没过几天,他又闯了祸,把台灯砸坏了。杨绛问清楚是怎样的灯,对他说:“不要紧,我会修。”钱钟书就又放心地回去。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很多,每一次钱钟书做了“坏事”,杨绛总是从从容容地安慰他说:“不要紧”。

刚刚经历了分娩之痛,丈夫还要来“添乱”,换做是一般女人,一定会牢骚满腹,杨绛却从未抱怨过半句。

在她眼里,钱钟书的笨拙反倒不失为一种可爱。

一句简短的“不要紧”,是杨绛对爱人温柔的体谅,更是她对爱情界限恰到好处的拿捏。

她曾说:

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让钱钟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伤。

从国外留学归来后,钱钟书到清华执教。未满一年,父亲写信想让他辞掉清华的工作,去蓝田当英文系主任,同时可以侍奉父亲。

杨绛觉得清华的工作很不易得,怎么也不该换工作,她本想争执一番,但转念一想:

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他自己抉择。

于是,她保留了自己的意见,没有强行干预丈夫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好的爱情就应该不分你我,如胶似漆。其实,爱情中的边界感也很重要,它往往决定着一段感情的幸福指数。

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曾说:“爱情不是同化剂,把你变成我的样子,把我融入你的血肉,看着你时就像看着我。而是,你能成为你,我能成为我”。

要知道,真正的爱,不是改变对方,而是互相成全,一起成长。

一段感情最好的状态,是保持适当的边界感,在七分热烈中,留下三分余地,彼此尊重又各自精彩。

没有边界感的父母,伤害孩子最深。中国式父母很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为你好”。

不可否认,他们的确为子女付出了很多。但为什么总是得不到理解,甚至把孩子养成了仇人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边界感模糊,“管得太宽”。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而聪明的家长往往都懂得和孩子划清界限。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教育子女方面就很有分寸感,当杨绛有疑惑时,他不会擅自为她做决定,而是鼓励她独立思考,培养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中学时,杨绛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文理分科,老师给她的建议是学理科。

但对于到底该学文还是学理,杨绛自己也感到很迷茫,于是她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她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选择什么”。

杨绛觉得父亲太纵容自己了,父亲却说:

“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才是自己最相宜的。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评价,你应该选择你喜欢的和有兴趣的。”

最终,杨绛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了文科。

学文学理本无对错之分,只要自己喜欢,就是最佳选择,是父亲的尊重给予杨绛自主选择的勇气。

父亲这种适度引导孩子、丝毫不越界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杨绛。

当她和钱钟书有了他们的女儿钱瑗后,她也以父亲为榜样,理智的守住家长应有的界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女儿钱瑗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对于女儿的志向,杨绛和钱钟书选择尊重。

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他们从不干涉。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没有义务满足父母所有的期待,他们来到这世上的唯一任务,就是做好自己。

演员朱雨辰的母亲曾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自豪地对大家说:“我完全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儿子的。”

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朱雨辰身上,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的生活起居。就连儿子的感情生活,她也要插手。

朱雨辰年近四十依然单身,虽然有过几段恋情,但因为妈**强势干预,最终都不欢而散。

他也曾在节目中沮丧地说:“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

《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过分干预子女的生活,只会让他们变成思想干涸,灵魂无趣的木偶人,这样的孩子,终其一生,都难以收获幸福。

为人父母不仅意味着付出,更要懂得及时体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

要知道,有些事情,必须由他们自己经历,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再好的友情,也要懂分寸。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也许,亲密而不越界,才是成年人之间最好的友谊状态。

杨绛和费孝通是多年好友,费孝通一直爱慕杨绛,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可费孝通并不死心,被拒后他又采取了“迂回”战术,托人问杨绛:我们是否还能做朋友。

杨绛回答说:“做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

她客客气气地接待了老友,送别时对他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杨绛的做法看似有些“无情”,实则是对感情的负责。既然已经心有所属,索性就大方“劝退”其他异性,以免对方误解自己的意思。

相比故意摆出含糊不清的暧昧态度,彼此浪费感情,这样干脆利落的分寸感实在是一种大智慧。

三毛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在不远不近的距离之间,维护着那一份纯洁美好。

胡乔木是英译毛选委员会的领导,也是钱钟书的清华同学,但读书期间,俩人并不相识。

后来,胡乔木经常去找钱钟书谈谈说说,显得无拘无束。

胡乔木可以随便来,我们则不会随便去。

钱钟书曾在文章《谈交友》中提到:

没有比中国古语“素交”,更能体现出友谊的精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挚的交情本色,形容尽致。真正的友谊,看来素淡,自有超越死生的后谊。

人际交往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再亲密的关系都不能毫无距离。

朋友之间,不该问的话别问,不该管的事别管,把握好边界,热情而不越界,友谊之花方能常开不败。

毕淑敏曾说:“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中,藏着他们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喜怒哀乐。对于那个神圣的世界,我们不必打扰,尊重就好。

最好的关系,都有边界感。不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只有守住自己的界限,尊重他人的界限,才能亲疏有度,久处不厌。

点个在看,愿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找到合适的边界,提升自己获得幸福的能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