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苏东坡,馋哭了!

1 已有 115 次阅读   2024-05-11 23:11
苏东坡,馋哭了! 

有人说,喜欢吃的人,能得到比旁人多一半的乐趣。

苏轼一生坎坷,可他贬到哪,吃到哪,让世人忽略了他的苦难,而爱上了他的达观。

纵观他的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他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流放的路上。但苏东坡的精神状态,可以说是当下年轻人最羡慕的“情绪稳定”。

被贬黄州时,苏东坡正经历了乌台诗案,九死一生后,被发配到穷乡僻壤,饭都吃不饱。他也不急,开荒种地,自名“东坡”,和贩夫走卒们谈天说地。吃不起高级大餐,却摸索出一道名菜——东坡肉。

后来在人烟稀少的惠州,吃不起羊肉的苏轼便暗中嘱咐屠户“留点大梁骨”,他把没人要的羊脊骨捡回来,用水煮透,淋上一点烧酒,再放点盐烤熟,光闻着都香透了。于是,又一项新的美食诞生了,那就是“东坡羊蝎子”

没有怀才不遇的郁郁寡欢,也没有年逾半百后的人生自叹,苏东坡身上有一种超脱时代的精神力量,大俗与大雅,在他身上完美统一。既能在庙堂上鞠躬尽瘁,又能在江湖中纵情诗意,从诗词歌赋,到酒肉美食,难怪王安石感慨: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他活出了一种宋代的风骨:即使人生艰难,也要热气腾腾地活着。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苏东坡,馋哭了!

来源 | 诗意生活馆微信公号

01

苏东坡:宋代的“美食家”

在苏东坡的生活中,美食堪称主角。

据说,现在流传的菜系中,有66道菜都是东坡发明。

东坡豆腐

在苏东坡的存世作品中,涉及饮食的诗词就有1212篇,而与吃有关的诗则有50多首。要是能把苏轼的“美食地图”拍下来,大概能拍摄几季北宋版“孤独的美食家”了。

苏东坡的美食名篇《老饕赋》中,深入阐述自己在烹饪方面的见解:一是好原料是美味的基础、二是合适的烹饪方式能为食材增色。

不仅仅夸了自己的美食见地,夸了十多道宋代名菜,更从此给了所有爱吃、会吃的食客们一个风雅的称号——“老饕”。

坡脯

豆瓣8.7评分的《宋宴》一书中,你总能看见苏东坡活跃的身影,除了他自己开发的8道名菜(对,他一个人就占了十分之一)之外,还写到了苏东坡带着鲈鱼去和好友大快朵颐的场景:

(苏轼)携带白酒、鲈鱼等物赴友人詹使君(詹范,惠州太守)之宴会的情形,当中这句“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描述了餐食场景:青色的槐叶冷淘面装在卵白色的碗中,冰盘里则码着用鲈鱼现切的鱼脍,鱼片细薄如藿叶,洁白中带着些许绯红。这天他吃得很高兴,“与好友醉饱高眠”。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难怪余光中说,要去旅行的话希望可以和苏东坡一起,唯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好伴侣。虽然孤身走过了大半个中国,但苏东坡这种用美食相识遍天下的豁达,就算是在贬谪途中,也不会孤独。

毕竟,人间烟火,最能温暖人心。

而这本记录了“苏东坡美食地图”的《宋宴》,将整个大宋的人间烟火,汇聚其中。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或许你从未见过如此“丰盛”的一本书。

它是食谱,作者根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记载还原了76道宋朝美食,按时令编排,囊括宫廷菜、文人菜与平民菜三级,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

在家做《知否知否》明兰最爱的樱桃煎”?

《梦华录》里赵盼儿的招牌单品”?

都没问题!因为它附有详细的食材配置与制法步骤图,上手容易。

蜜煎樱桃

它也是随笔,跟着作者信步闲逛于宋朝的市井乡间:每道菜背后有什么名堂,菜市货摊新上了什么,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热闹,知名的文人雅士为“吃”留下了哪些佳话、笑话……历史风物皆有迹可循。就像是一副宋代的生活风貌的画卷,让你听到酒肆中文人墨客的嬉笑怒骂,品味市井百姓中鸡犬相闻的人间风味。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02

宋代风雅生活在家就能复刻

众所周知,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

说到吃的风雅,爱吃、会吃的大宋文人,连吃面都很清雅。

这本《宋宴》也正展现了宋人的美学,还收录宋画、书法、唐宋器物图片还原其时情境,赏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开去,欣赏一个大雅与大俗兼备的迷人时代。

比如,梅花汤饼,将檀香末、白梅加水浸泡,用泡出的汁液代替清水和面。面团擀成馄饨面皮,梅花铁印模印取花形面片,再用热腾腾的清鸡汤做汤头。

梅花汤饼

用白梅与檀香给花面片带来香气,不明显却又给人风雅之感,鸡汤则打下精致的鲜味基调。整体口感细、软、滑,一碗面中尽显宋朝文士清雅的饮食理念。

如果说梅花汤饼是“借得梅花一缕魂”的风骨,那接下来这道让人食指大动的名菜,就能直接走进每一个普通的厨房。

2008年联合国总部的美食节上,一道“蟹酿橙”曾获得过各国美食家的交口称赞。纪录片《风味人间》也将这道菜视为最具代表性的杭帮菜之一。

蟹酿

选一颗黄熟大橙子,切去顶盖挖出果肉,制成中空的、充满橙香的橙瓮。再将一只大闸蟹蒸到恰到好处,剔出肉膏装入瓮里。至于怎么挑选螃蟹和橙子,以及详细的制作过程,书中也都细细为你列出。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中华绒螯蟹,蟹螯上有一圈黑色绒毛,生活在淡水中,今天以阳澄湖大闸蟹最为知名。虽说河蟹的肉既少,剥起来也有点麻烦,但其肉质比海蟹更为鲜甜,彼时已俘虏了很多宋朝人的胃。待到月圆中秋吃蟹的季节,对月品蟹饮酒,足不出户便可享受醇厚蟹黄搭配清新橙香的鲜美口感,岂不美哉?

再比如“年夜饭”。在《宋宴》中,作者们精心考据了从宋代皇室餐桌,到平民家宴的特色,宋代的饮食也有豪华宴饮的排场,但更多的是平民化的人间烟火。

宋代的市井饮食虽然基于普通乃至极廉价的食材,却形成了相当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甚至在审美上影响了宫廷。 就好比宋徽宗的生日宴上,下酒的十五盏菜品中有着精致的江南风情,皇室餐桌上的菜品,也有着与民同乐的喜庆色彩。

所以,《宋宴》,带给你的还可以是一场宋朝文化的盛宴,领你重寻传统文化的魅力。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03

从《宋宴》中寻找极致生活美学

不难发现,当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正在悄悄掀起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文艺复兴”。

从汉服、刀剑、甲胄、传统手工艺到餐食器具……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复原行动中,以求将古人日常接续到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一种基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气质。

这本书《宋宴》的作者就是一个代表。

卢冉是《梦华录》历史顾问。他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史论专业,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妻子徐鲤同为宋代器物爱好者。

早在13年前,二人就对这些代表了中国美学巅峰的宋代器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背后使用它们的宋人,究竟在吃上面能有多讲究?于是从美术史出发,两人跨界进入了饮食史,开始收集整理各种古籍善本。

除了文本考据,他们还邀请了沉迷于料理的好友郑亚胜,将这些谁也不知道啥味儿的菜品一一复原出来。

最终,三人历时近10年,写成了这本还原了76道宋朝美食的食谱——《宋宴》。

也正因为又这样三位有美术功底的作者,全书也设计得无比赏心悦目:从《清明上河图》到《货郎图》,从《文会图》再到《盥手观花图》,书中随处可见的名画,更为菜谱添了一份文人的雅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翻阅此书时,给我们的感觉并非是身处烟火缭绕的庖厨里,而更像是在幽深雅静的书房中。

做一道菜不再是使人焦头烂额的麻烦,而是变成了一种精巧而美轮美奂的艺术,一种由宋人的浪漫灌溉而成的,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厨房中的艺术。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THEEND

来源   群学书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