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着》名贯东西以来,余华可谓登顶文坛,他说过自己的思想是受鲁迅影响,甚至被文学界公认为鲁迅精神的“继承人”。但这些在王朔眼里,曾被“痞子”撇着嘴嗤之以鼻;
余华不过是超级模仿秀,他写苦难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别人进走不进他心里,就自己也出不来,数他跪得最狠。
于荣誉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权享受,何故?这是能力为之,是社会公知良俗下约定而成的价值体系,是跻身高品德,高修为的知识分子行为。
另外,名誉也是留给外人评价的,而评价的标准却是社会价值观所决定。而文学不仅遵循,还屡屡走在前,成为教化众生,启迪民智的文化“武器”。所以,这里聚集了一流的学者精英,同样,也吸纳了无数批评家组成的阵营。
故而见诸于报端者,一部好作品由一人完成,却由多人参评,这里面的戏时常风生水起,不亦乐乎,你方唱罢我登场,打起来“嘴炮”也难分难舍,难断标准对错。
1993年是当代文坛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继三毛走后两年,路遥也刚过世一年、贾平凹“颓废”之书发表、余华的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出版。
届时,中国文学峰回路转,迎来小高峰,借着励志文学奥斯托洛夫斯基和史铁生以及《平凡的世界》,那时的读者开始了新的阅读方向,那就是以余华的《活着》为代表的人道关怀作品,成为秀色可餐的经典文学。
余华也彻底红得发紫,成为名声继贾平凹、莫言、王小波以后,新“先锋”的响亮代表,声誉一度不下于出版过《红高粱》的莫言,成为九十年代最先走向海外的中国代表作家之一。
除了《活着》,许三观和细雨中呼喊也配合着他打场围援,鲁迅文学奖和庄重文文学奖到全球文化舞台;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意大利诺妮诺文学奖,法国文学骑士勋章等国际文学荣誉拿得手“疼”。
最重要的是余华的文学精神和社会关爱抒发得十分贴切,人文关怀到位,擅长以小见大和鲁迅很接近,他作品的主人公“福贵”与孔乙己的前半人生轨迹“相吻合。文学界普遍认为余华就是鲁迅精神的继承人,而在公众场所余华说过;
是鲁迅在“鼓励”着自己,今后要在先生的思想影响下,继续发扬批判的精神。
文化是大命题,有始有终,还要能承前继后,地位才显得牢靠。在文化的延续里面,最讲究这个。范增之于李苦禅、汪曾祺之于沈从文、王安忆之于张爱玲、李敖之于胡适之。
没有传承就没有来龙,也就无法彰显去脉。特别是文学方面,新文学的根基打下之后,以鲁郭茅巴老曹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到了百花争鸣阶段。文坛上一旦提及就会拜在这些文豪座前,不然说出来都没有多少人理会。余华就认准了鲁迅。
曾经的余华一直读不懂鲁迅,直到成年参加工作才被鲁迅的文字震慑到。在《狂人日记》里,余华惊诧于鲁迅用词的精简一句“赵家的够何以看我两眼”就把一个人写得精神异常了。余华认为,现在许多不太出名的作家,即便写上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依然正常。
这就是余华眼中的鲁迅,爱屋及乌,在余华眼中,鲁迅没有毛病。但这不代表在他人眼中,鲁迅是个全人。
即便面对文豪鲁迅,王朔也要戳一戳。王朔说;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作为文学家不心虚才怪,是“戳”不过去。“戳”是新京派王朔的话把字、口头禅。王朔的个性,众所周知,但凡大家普遍赞誉的,他总有话说,凡是大众不甚涉及的,他趋之若鹜。
米兰昆德拉是深刻的文学思想家,以余华的解读,卡尔维诺是极点,而米兰是二三流,晦涩难懂不下英国乔伊斯。
但米兰昆德拉是王朔的铁杆粉丝。
钟阿城短篇小说写得有意思,跑到美国后,修车,装房子,讲故事。俨然是陈丹青眼中的木心,被王朔高高举过头顶。
还有就是余华,国内粉丝极众,七、八零后追逐,九零、零零后继续。国外余华即是司汤达、海明威、查尔斯·狄更斯,甚至被认为是中国的巴尔扎克,而《活着》,连最挑剔的德国汉学家顾彬都认同其中的世界性悲悯关怀。
但在王朔眼中,模仿秀,而且高级。张嘴说话就是卡尔维诺,动辄就是莫言获得矛盾文学奖至少可以十次,莫言最差的作品也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要好。这不是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嘛。的确,余华一直没有获得那个奖。
余华真有王朔说得这么不堪吗?不容置疑,余华和很多文化工作者一样,在生活上也落人口舌过。余秋雨可谓“前事之师”,因为老夫少娶被人诟病,余华与之相比虽不可同日而语,但有过则无不及。
可是褒贬来,奚落去,单论文学的贡献,余华远超王朔,不在话下。但是余华秉性刚正,写《兄弟》时出现过心脏早搏,以至于从文学长跑的赛道上慢下来,成为产量不高的作家,与贾平凹莫言同时走向文坛,如今后两人早已突破数百万字的产量。就王朔那些连说带唱的语录、批评什么的加起来都不比余华少。
那么余华究竟是因为什么“招惹”了王朔?
1,作为鲁迅精神“传人”,余华被王朔不喜,可以理解。但王朔并非对鲁迅全面否定,择其一,而示例。代表“我”谁都可以怼,怼了您又怕甚?
2,余华贬过写下《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作者,这作者是王朔的偶像,难倒为此结下“梁子”?
3,余华曾盛极一时,在莫言率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余华一直无缘大奖,甚至连国内茅盾文学奖都没有。“墙倒众人推”?
4,余华生活上,老去新来,嫁娶频繁,《活着》后,《兄弟》、《第七天》一部不如一部。产量低,晚年玩股票?
5,余华的中篇小说《活着》是现存活着作家里销量最为惊人的,屡创当代纯文学销量奇迹。是遭人妒忌?
不得而知,但明明白白有一点,余华有余华的人生历程,王朔有王朔的价值取向。说到底因为善评判,言语犀利,王朔也被誉为“当代鲁迅”,他本人也并不挣脱这个桂冠。余华呢,生存之道,作家也不例外。
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钱、娇妻、功名忘不了。《红楼梦》“神仙歌”!你是如何看待王朔口中的余华,欢迎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