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长安一世,你愿做李白还是高适?

2 已有 36 次阅读   2024-08-11 10:31
长安一世,你愿做李白还是高适?
www.sohu.com 2024-08-10 09:00
在还没去看《长安三万里》之前,已陆续听身边朋友交流提及,都是赞美之词。我没有询问影片内容,只结合片名展开了一些联想,脑海中浮现的是几年前看过的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和一幅千年古都长安城的恢宏画卷,它们所呈现的美曾让我难以忘怀。直到走进电影院,我才恍然发现,这次《长安三万里》是以李白和高适的友情为主线,通过大唐诗人们互相交错的人生和创作轨迹,展现贯穿大唐盛极而衰三十多年的历史叙事。
于是,在长达168 分钟的时间里,我“借着”暮年高适的回忆倒叙,看见了那个鲜活的李白,看见了那个盛唐诸神时代。影片结束,回过神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导演的双线叙事下,观众不停地在李白和高适的故事之间徘徊。这也不由得让我对他们俩的人生进行对比,由此萌发了一个思考:两位好友,两种人生,我愿做李白还是高适?
如果是还未看过电影,或是对李白人生经历了解不多的朋友,大多数可能脱口而出:“当然是选李白!”好多年前,我也学着歌手李荣浩的那首歌《李白》不断唱道:“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 被那么多人崇拜......”是啊,在我们过往的印象中,李白好像从来都是诗句里所展现的飘逸形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特别是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位肆意江湖,对庙堂不屑一顾的诗仙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纵然李白天性浪漫,性格洒脱,不拘俗礼,事实上他的一生却始终在不断寻求“入世”中挣扎。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名商人,按照唐朝法度规定,“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的阶层,根本不配参加科考。“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李白就只能选择了走干谒之路,也就是拜访各地的名人权贵,希望能攀上关系让自己被朝堂看到。可大唐的诗人太多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也不止李白一个有才之人。辗转多年,历经波折,为了摆脱自己商人之子的身份,他选择了入赘的方式,但直到42岁高龄,他才被唐玄宗看到并宣召进宫,抵达了理想的长安城。
他以为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被看到,可以一展政治抱负,他用无尽的文采和饱满的热情表达着自己对长安的爱意,希望能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有所作为。而因天性放荡的性格,使得他在长安得罪了不少权贵,遭人妒恨。慢慢的,玄宗也对他没了兴趣,李白也看清处境,有了“出世”的想法,他到齐州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成为道士,好像这样就能彻底断绝自己对做官的渴望。
可执念却依然没有放下,55岁的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理想抱负,错投奔了造反谋逆的永王。永王最终兵败,李白也因连坐判处流放夜郎。还好上天眷顾李白,流放至白帝城的李白遇朝廷大赦。他随即顺长江疾驶而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这也是李白人生的最后一次大喜,此后经年辗转,依靠他人接济为生,生活窘迫。李白的一生,看似豪迈肆意,狂放不羁,实则满是无奈和挫折。
反观高适,早年家贫潦倒,祖上高侃官至安东都护、左监门卫大将军。少年高适天资不高,读书作诗均不擅长,但他踏实勤勉,性格沉稳坚毅,且武力出众,耍得好一手高家枪法。初到长安,高适也入仕无路,只能给王侯世家表演武枪,但他内心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高家枪不为舞蹈,只为杀敌!大器晚成的他,直到近50岁才由人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但为官一任偏安一隅不是他的志向所在,戍守边疆御国杀敌才是。辞官数年后,他终于见到名将哥舒翰,并随哥舒翰进击吐蕃,悉收九曲部落。“安史之乱”中,高适辅佐哥舒翰守潼关,讨伐叛军逆党,最终平息了动乱。直至去世,高适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彼时少年意气,未来如朝阳。一个是性格沉稳的坚毅将士,一个是放荡不羁的天才诗人,二人一静一动,投契相伴,年少时共赴长安,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高适和李白多次离别和重逢,构建了两个人的情感连接,他们的人生交织缠绕,时代的齿轮也在不经意间划过。多年后,经历过蹉跎人生的两人在黄河边上再次分离,他们彼此背过身,一句“同悲万古尘”道尽沧桑。
黑格尔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李白、高适自然也是。回到最开始的命题:长安一世,你愿做李白还是高适?其实,不仅对于唐朝和长安来说,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李白和高适都是两颗璀璨的明星。当下的我们,每个在职场中挣扎的人,都希望即自己能像李白一样洒脱,又像高适一样厚积薄发,可惜既没有李白的才华也没有高适的坚毅。
他们受制于时代,受制于身世,在落魄潦倒时只能另求他法自我疏解,但他们都有着最崇高的匡扶天下的梦想,任何杂质都不能否认这一点。更让他们被传颂千年的,是那颗哪怕怀才不遇,却依旧心系苍生,胸怀家国的赤子之心。“长安”象征着“理想之地”,而“三万里”则是追寻理想的旅途,“长安三万里”是我们与理想的距离,三万里旅途不一定能到达终点。但是,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作者:武平税务 张俊伟
(刊登于《海峡税务》2023年第10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