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大师乔治·斯坦纳称他是“乔伊斯之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家”;汉娜·阿伦特将他的作品与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小说相提并论,认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开启了现代小说的新方向;米兰·昆德拉也盛赞他在文学上有独特而重要的贡献,通过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和探索,“为小说的形式开辟了一条新路”。
他就是奥地利文学巨匠赫尔曼·布洛赫。布洛赫在西方文学界声名赫赫,但受众却更偏于“相对小众的精英读者群”,中文读者对他更是知之不多。10月28日,记者从译林出版社获悉,布洛赫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维吉尔之死》,在问世近80年后迎来首个简体中文版。“这部足以媲美《尤利西斯》的现代经典创作于布洛赫在二战流亡期间,饱含着他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维吉尔之死》责编韩继坤告诉记者。
名列“中欧文学四杰”,曾获诺奖提名
每一个时代都生活着真诚而伟大的观察与思考者。在波诡云谲的二战中,无数人流离失所,布洛赫便身处其中。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即使在流亡生活里,他也未曾放弃过对于人类命运和文化价值的思考,
“布洛赫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并肩,被称为‘中欧文学四杰’。他也是乔伊斯最好的知音,在创作中受乔伊斯影响颇深,特别是《芬尼根的守灵夜》。”韩继坤介绍,布洛赫一生充满曲折,早年曾被家里作为商业接班人培养,出于个人兴趣,他在39岁“高龄”进入维也纳大学,系统学习哲学、数学和物理学,渐渐地,他发现哲学的实证主义化已无法面对和解释趋于复杂化的现实和走向崩溃的价值体系,此时文学进入他的视界,成为他思考和处理价值和世界观有序化、统一化的方式。
在做出文学转向后,布洛赫陆续完成了《梦游人》《未知量》《维吉尔之死》《无罪者》《着魔》等,尤以《梦游人》《维吉尔之死》著名。1938年,受战争影响,他流亡美国,依然笔耕不辍,《维吉尔之死》正是他流亡生活的最高成就。1950年,布洛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很遗憾的是,次年他因心脏病在美国去世。
命途多舛、地位崇高的欧洲现代文学经典
“《维吉尔之死》出版于1945年,在过去近80年里,这部巨著深受中文读者期待,首个简体中文译本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梁锡江与青年译者钟皓楠共同翻译,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出版意义。”韩继坤介绍,它缘于这样一个传说:古罗马最伟大诗人维吉尔耗时11年完成了史诗《埃涅阿斯纪》初稿,临终之时他却决定将之焚毁。
“该传说之所以引起布洛赫兴趣,或许在于它透露出,2000年前的维吉尔可能已经在‘那个时代的整个历史的和形而上的内容’影响下思考文学前景了,这与布洛赫自己的处境颇有相通之处。当时随着希特勒的上台,纳粹主义让身处德语文化圈的布洛赫感到生存与思想的空间愈发压抑。”韩继坤说。
1937年春,布洛赫开始创作《维吉尔之死》,次年3月,奥地利被德国吞并,他本人被捕入狱,狱中无限逼近死亡的体验也成为小说中着重反映的一面。不久,他侥幸获释,在乔伊斯等人帮助下流亡美国,并坚持《维吉尔之死》的创作。1945年,在德国投降次月,历经八年五易其稿,这部命途多舛的小说终于在纽约问世。
《维吉尔之死》出版后,好评如潮。托马斯·曼认为,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代表着文学史的发展”;斯蒂芬·茨威格评价,“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用德语以及所有其他语言写就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桑塔格惊叹于作品“贯穿在一种巨大的思考力之中”。哈罗德·布鲁姆将其列为代表西方文学成就的经典,而在法国《读书》杂志根据读者和专家意见评选出的“理想藏书”书单里,《维吉尔之死》名列德语文学书目第一。
探索人类共同命运,思考文学价值所在
就作品本身来看,《维吉尔之死》围绕维吉尔生命最后一天的所思所为展开,故事并不复杂,但内容极为深刻。全书以古希腊哲学里的水、火、土、以太四种元素为标题分为四章。面对人性的丑恶与人世的苦难,维吉尔茫然无措,静待死亡降临的他在3个酒醉之人的咒骂和狂笑中对自我的审美追求产生怀疑:文学无力于现实苦难的救助和改变,绝望之中,他决定焚毁《埃涅阿斯纪》。然而,在与奥古斯都交谈之后,他感到世间依然有爱,要用行动为世界带来少许改变的可能,他决定留下这部史诗,走向自我救赎之路。
“可以说,维吉尔在精神世界中经历神性创造之旅之后实现了真正的超越,达到了重生。”韩继坤表示,作为一位具有深厚哲学修养的作家,布洛赫作品蕴含浓重哲思,他认为文艺复兴之后,人类价值体系逐渐失去统一和平衡,各种细分价值系统独立运行,隔阂与对抗难免,导致更大规模的冲突,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明证。在这样一个过去已不再而未来尚未到来的过渡时代,人类如何寻得出路,重建一种物质与精神双重层面上的和谐生存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可以发挥何种作用?这些思考,正是布洛赫借《维吉尔之死》留给世界的财富。返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