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圈内公告] 转载:为什么“灵修培训班”在中国有市场?

7 已有 2623 次阅读   2016-08-04 07:59   标签培训班  中国 
小编推荐

为什么“灵修培训班”在中国有市场?

为什么“灵修培训班”在中国有市场?
为什么“灵修培训班”在中国有市场?1/1

    导语:近日,《新京报》报道了记者卧底心灵培训机构“创造丰盛”的经历。这家机构打着“形象设计、身心灵成长”的旗号,通过高价“连接宇宙能量”课程培训大肆敛财。近年来,源于基督教的“灵修”概念引入中国,灵修培训班在中国不断涌现,不只小城市的居民参与,大城市的白领也被卷入其中,“灵魂导师”把灵修、瑜伽等元素杂糅在一起熬成万能“鸡汤”,实为用心理技巧控制学员,达到吸金的目的。灵修班的此起彼伏,暴露了国人的负面情绪、精神压力没有得到正规心理咨询的疏导,在遭遇挫折时更容易投入怪力乱神的怀抱。

        中国心理咨询市场良莠不齐  灵修熬起了成功学的鸡汤

    对大部分国人而言,“灵修”是个陌生的词汇。“灵修班”本是舶来品,最早是单独在基督教中使用的词,不过随着身心灵运动,已经逐渐泛化到可以指一切与修炼自身和提升精神、灵性有关的修行和练习。2000年后“灵修班”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成都的“生命源泉”主要面向精英阶层,而后经过克隆、改头换面的“培训课程”席卷了全国,学生、白领都成为了培训对象。

    “灵修”作为新鲜事物引入中国,被包装成了“精神奢侈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在不断恶化,精神疾病在总负担的排名中居于首位。调查显示,我国23%的人有常规的心理困扰,42.5%以上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发生率高达10%至20%,重症精神患病率和抑郁障碍病发率逐年升高。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感到疲劳不堪,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特色压力”,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的压力尤为突出。

    有了心理问题,为什么不向专业的心理医生求助呢?一方面,国人不太愿意面对“心理疾病”,即使某些公司提供免费的员工心理咨询,很多人也不习惯对陌生人倾诉。另一方面,中国还没有形成“心理治疗”的成熟市场,没有统一标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划分不清晰,很大程度影响了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性。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学硕士叶壮认为,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市场不完善、不专业,通过考职业资格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较多,科班毕业的心理咨询师太少。叶壮表示,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往往需要高学历,并有500个小时以上见习经验才能胜任,而在中国心理咨询从业门槛太低,心理咨询从业规范没有统一标准,心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人找不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转而投奔“灵修”等培训课程,甚至一些有职业资格证的人也投身“灵修班”。“灵修”并不是为了让人找回内心的平静,也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问题的分析,课程通过乐观、感恩、善良、施舍等煽情训练,熬一碗成功学的“鸡汤”,看似万能,实则无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