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圈内公告] 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处理好八个关系

4 已有 3100 次阅读   2016-08-06 21:00   标签border  normal  style  上海 
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处理好八个关系

    上海中华艺术宫夜景

    王小明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联系社会与百姓的文化桥梁。面对人民群众对美丽上海建设的新梦想和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期盼,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统筹好软件与硬件、形式与内涵、需求与引导、文化与科技、国有与民营、市与区县、政府与社会、供给与自给的八大关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公平分配与全民共享,切实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软件与硬件的关系

    进入“十二五”特别是去年以来,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在软件跟进中呈现出深度覆盖、进度提速、规模集约、品质提升的局面,但用更高民生标准衡量,少数设施场馆软件的提升仍有拓展文章可做,比如项目内容单一、活动品种不足、人文关怀不够、需求回应匮乏等。实现软件硬件内在有机统一,应把握三个同步:

    一是软件与硬件同步设计。文化硬件是软件的载体,软件是硬件的脊梁。上海与世界级城市比,不仅硬件建设尚有空间,部分软件不配套的问题也亟待解决。我们应树立软件与硬件两轮驱动、两手同抓意识,立足软硬件与市民生活的贴近度,更加注重软件与硬件统筹规划、一体谋划、整体策划,对上海究竟应建多少文化设施、建哪些设施、现缺什么设施,如何均衡布局、优化结构、匹配功能等开展综合研判与评估,着力打造文化硬件与软件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效应的上海样板。特别是应引导各级文化设施主体在用足用好设施上多下功夫,自觉拒绝设施空闲、出租和挪用。

    二是软件与硬件同步给力。应注重文化硬件建设与软件配套同步考量,对现有设施着力完善功能配套,丰富设施内涵;对新建设施,重在软件特别是人性考量,使设施更多赋予人性意义。应适应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海量需求,进一步放开公共文化融资门槛,统筹研究制定软硬件投入支持政策。

    三是软件与硬件同步推进。优化分类管理,把一些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委托给有专业资质的社会机构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化、专业化、连锁式运行管理机构,探索推行文化设施整体委托给非营利组织的委托式管理。开展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日常巡查、对公共文化设施暗访测评、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建立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基础数据库等,使上海的公共文化软件与硬件建设在与全球接轨、与群众需求相呼应中实现整体跨越。

    形式与内涵的关系

    这两年来,我们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与内涵的整体构思,一批鲜活文化样式与丰富文化内涵内在统一的双引擎使上海城市的凝聚力、感召力空前提升,但形式大于内涵、有形式无内涵的现象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某些过程与环节。注重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在服务城市发展中导入文化元素。应以文化的定向、凝心、悦人、维稳为聚焦,开展对形式与内涵统一方法创意设计,推动文化与旅游、教育、金融、工商、税务等相关领域结合发展,在结合中穿越,在渗透中共荣。坚持以“四个中心”和“四个率先”为导向,权衡与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到上海发展大局是什么,公共文化建设就抓什么;上海在向全球城市迈进中缺什么,公共文化服务就做什么;上海在推进科学发展中需要什么,公共文化发展就干什么。对文化发展的形式应科学评析,对唯形式现象应注重引导,对形式的结果应跟踪问效。

    二是在主导文化活动中演绎文化真谛。应适应国际办节方向,推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办节模式、呈现方式创新,着力拓展活动的文化内涵。各级文化活动主承办部门应更加致力于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在与国际一流文化活动的比较中,客观审视自己的不足,创新办节理念,转变办节方式,在政府的主导下,立足依靠社会办节、坚持国际眼光办节、注重节俭办节、利用市场资源办节,从更文、更专、更特层面实施重大活动文化内涵发展战略,坚持以内涵品质取胜。

    三是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中诠释文化音符。在城市空间营造天气地气对接、浦东浦西呼应、城市市民互动的文化氛围,是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重大责任。我们应自觉站到文化兴市、强市与立市的高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养成,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文化氛围营造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广场绿地文化,实施文化进地铁工程,推动人民广场剧场群建设,加强对七大商圈文化融入,着力发育艺术集市,努力培育街头文化,创新发展新媒体文化,推动建设影院文化,实施文化进机场工程,创新举办上海市民文化节。

    需求与引导的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为人的服务,而为人的服务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目前上海市民的文化需求保障现状与过去比有了根本性改变,需求内容贫乏、品种稀少、结构单一、样式雷同、成本偏高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保障基本需求的任务丝毫不能放松。契合群众需求热点转换与变化,以弘扬文化的正能量为聚焦,当前尤其应重视满足群众以下几方面需求:

    一是求知需求。从政策制度上确定上海基本公共文化知识型需求服务的设施、范围、布局、结构、种类、供给、人员以及财力标准。开展公共文化需求表达与采集、需求公共决策、需求专家咨询与智力支持、需求项目规划与运行机制构建。在中华艺术宫等文化场馆开设面向青少年为主要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充分挖掘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画院的典藏资源,在更大范围为市民提供展示服务。加强市、区、街镇图书馆,阅览室,农家书屋,居民点,楼宇文化需求资源建设,创新具有普适性、多点性的读书服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读书活动。适合老年等特殊群体和外来人员需求,在公共图书馆设置特需读书服务平台。

    二是求趣需求。开展全市公共文化趣味性资源普查、梳理、分类与整合,分门别类地建成趣味性公众需求基础资源库、节庆文化资源库、群文资源库、演艺资源库、美术资源库。适应不同类别群体的多元趣味取向,推动创作国家级、世界级舞台艺术精品、新品和名品,打造在全球叫好又叫座的大片大作。根据不同对象、年龄、身份、学历、性格主体的兴趣特征及爱好追求,重点推动高端、中端、低端互补,荧屏、舞台、广场、移动多媒体互动的多品种文化样式。

    三是求乐需求。在城市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因环境、条件、设施、区域制宜地加强休闲文化娱乐型需求功能配置。继续适度降低高档文化娱乐场所消费门槛,逐步扩大公益场、优惠票、免费开放的场所范围。开展灵活多样适应各类人群口味的娱乐休闲方式再造,打造休闲娱乐MALL,创新娱乐混业模式,使上海成为全球文化休闲娱乐品牌的集散地与首选地。适时、适需地组织面向多种群体的文化联谊与娱乐活动,在节庆、假日分层分类地开展适合人人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

    国有与民营的关系

    在上海城市规模扩大、外来人口增多、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城市人的需求日益多元的情况下,特别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民营文化发展。

    一是坚持国有民营有机互补。上海的民营影视业、演艺业、娱乐业、网吧业、动漫业及新媒体业,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内涵品质都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民营文化已成为上海公共文化的有益补充。我们应更加注重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民营文化的发展,加强全市民营文化发展的战略统筹与整体推动,确保民营文化与国有文化的共同发展繁荣。

    二是坚持国有民营待遇同等。立足上海城市发展的全局与文化发展内在需要,推动民营文化发展政策创新与设计,推动和协调有关部门坚持在政府出国项目上民营院团与国有院团享受一样待遇,甚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民营院团;坚持在人才政策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自主引进人才同等条件,不另设针对民营企业的障碍;坚持在重大公益文化活动项目的参与上民营与国有一样机遇,广泛吸收品质民营文化团队与品牌参加;坚持在特殊资源配置上民营与国有同等条件竞争,平等获得生产要素,甚至将资源向民营倾斜。

    三是坚持国有民营均等扶持。建立国有民营统筹扶持平台,在公共文化扶持资金的资助上坚持民营与国有同等对待。对积极参与向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坚持民营与政府院团一样给予支持补贴。对参加上海市级、国家级展演、展览、展示获奖项目,坚持民营与国有一样标准奖励。在对公共文化服务绩效主体监管与评估中,坚持民营与国有同步监管、一体服务、整体评估,着力为民营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市与区县的关系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政府管理的创新,市与区县文化主管部门间领导被领导、指导被指导、管理被管理的关系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为此,需要明确与细化市与区县政府的事权边界,并落实与之相匹配的财力,把不该由市级主导的事项坚决下移区县,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

    一是要更加注重发挥区县的资源集约效应。上海17个区县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不同,要站在全市层面、立足区域实际,科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上海标准,统筹与整合区县公共文化资源,在一个平台上统一制定和实施公共文化发展远景规划,统一文化民生工程项目、布局、结构标准与功能配置,统一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的长效免费开放的范围、内容与机制,统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配送目录、路径与方式,统一对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统一全市示范性、引领性、惠民性重大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与推进。

    二是要更加注重发挥区县的联动发展效应。研究制定鼓励各区县公共文化联手发展支持政策,进一步破除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机制壁垒,鼓励区县间优势互补,联合、联动、联供、联推,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由区域封闭为区际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变面向区内为面向全市、公共文化产品变面向区内小市场为面向全市大市场、公共文化活动变面向本区群众为面向更广大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变本区吸纳为在更大空间招引、重大公共文化活动变各区县独唱为区际联动合唱。

    三是要更加注重发挥区县的错位竞合效应。重点支持和鼓励区县立足自己的区情、区势实施错位发展、品牌发展、差异发展和竞争发展。推动制定全市统一的投入政策,加大市级财政对经济靠后区县特别是远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各区县公共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差距。适当将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重大事权集中,以利于统筹平衡各区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使各区县文化投入、设施建设、网络布局等文化民生指标大体相当,产品生产、内容供给、资源占有等大体平衡,阵地、队伍、场所等保障基本具备,进而实现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目前政府在公共文化事务中管得过宽、管得过细、管得过死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民主体地位的提升、文化意识的觉醒与行为方式的改变,要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站在更高层面,结合政府管理优化,更加自觉地大力推进文化类社会组织建设。当前应从三方面着力:

    一是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我们要用改革的思维大胆地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简政放权,做到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该催化的催化,真正从行政型、管制型、包办型、保姆型政府的框框中解脱出来,将政府的重心真正放到公共文化建设的规划调控、行业监管、环境营造、民生保障和政策设计制定等方面。

    二是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完全可由市场调节的,政府应坚决不干预,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对市场中的矛盾,应坚持依靠发展市场的办法解决,政府重在制定和完善市场法则。对市场的失灵、失范、失序行为,政府则不能放任不管,应坚决加强引导,依法查处和规治。在行政许可法框架下,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环节。

    三是着力发育社会组织。应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旨要求,有计划地培育和完善公共文化类社会组织、社会机构、行业组织,提高社会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事务不应包揽过多,做到凡可通过购买方式实现的政府坚决退出来,凡可由社会组织做的政府坚决不代劳,凡可由行业协会承担的政府坚决不插手,凡可让文化社团操办的政府坚决不包揽。对现有文化行业协会、民办非企单位和基金会活动情况开展调研,从重视入口管理转向过程监管,并实行退出机制。

    文化与科技的关系          

    将高科技元素融入公共文化领域已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必然趋势。去年以来,我们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制定了《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助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方式、手段、效能实现了质的飞跃与提升。我们应契合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从科技兴文、强文的思维出发,进一步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是在文化传播中融入科技元素。依托“三网融合”技术,推动建设公共文化数字传播系统。利用有线电视传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为群众提供点对点、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瞄准世界一流媒体发展目标,加强对上海高科技型数字广电制作业的推动,力争至2013年底全市广电制作机构达到300家。推动三维、高清、超高清内容生产制作与传播技术研发,努力为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广电服务。

   二是在文化设施中融入科技手段。推动中华艺术宫2万件藏品影像数据采集、上海舞台艺术精品数字化集成与典藏、上海艺档馆和上海文广行政事务受理中心及各类艺术机构数字化建设工程。推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民间博物馆、非遗展示馆设施集群数字化功能建设配套。推动全市203家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信息传播、资源集成管理、实时数据统计采集等数字技术的融入应用研究与数字化改造。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地下和水下考古工作。开展对现有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精选、整合,有条件地实施博物馆资源进入浦东、虹桥机场工程。推动上海印刷集团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合作开展壁画洞窟还原保护工程,对5个濒危石窟壁画与结构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档和结构性复制。

    三是在文化活动中融入科技内容。对相关重大文化类活动进行新的构思、策划与包装,不断拓展与形成重大文化活动的科技平台、载体与亮点。引入适宜推广的科技文化活动产品、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的科技文化活动阵地与项目,增强活动的品质性与趣味性。加强数字技术对群文活动的融入,在群文创作、项目策划、展示展演、效果评估等环节有机融入高科技元素,增强群文活动的美誉度和可看性。

    四是在知识服务系统中融入科技含量。适应百姓的求知需求,推进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手机移动阅读器等现代化阅读方式创新,形成实体服务、网络服务、自助服务、移动服务互补的文化知识服务系统。构建知识服务数字化上海网络体系,推动建立百姓需求的知识语言数字表达机制、数字方式采集机制、数字手段评估机制。

    五是在信息导览系统中融入科技要素。整合各类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实现公共文化“在场”(东方信息苑)、“在线”(专网平台)、“在手”(移动终端)的互动共享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开发公共文化信息导览系统,开展公共文化在线咨询服务,设立市民公共文化信箱,定期制发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手册,推动数字公共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外来人员聚集区、进各大交通枢纽站点,让市民实时、多维度获取公共文化信息。

    六是在剧场体系中融入科技形态。我们应推动高科技对全市各类剧场基础设施配套、剧场环境创设、剧场效果营造、剧场运营管理、剧场数据统计的有条件融入。在环人民广场剧场群改造建设中,充分嫁接顶级科技,多元介入科技功能,加大科技项目投入。

    七是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中融入科技方式。建立与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标考核、效能目标分析、投入标准测算、数据统计使用系统,提高评估的精准性与可靠性。研究制定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政府鼓励与支持平台,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全国示范效应。

    供给与自给的关系               

    发挥受供主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自主性、内生性、创造性,变等、靠、要为积极作为,可以为政府供给提供有益补充。政府供给与内生性自给不可或缺,孰重孰轻将会导致供给短腿。

    一是供给主体要更加多元。突出按需供给理念,创新自上而下供给模式,探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与市级专业院团、院校等专业性文化资源共建方式,实现节目、展览、讲座、培训、教育资源共享。应更加注重供给的针对性、多样性与均等性,聚焦创新具有上海特色的资源整合、百姓点菜、政府买单、区县联动、按需配送的路径,鼓励和支持各类供给主体想法设法从制度入手为基层、社区、农村、外来人员提供节目、讲座、教育培训、数字电影、文艺指导员等服务。

    二是供给的内容要更加丰富。充分盘活和利用政府的内容供给资源优势,不断形成全市统筹、上下贯通、供给高效、百姓满意的“上海牌”内容供给平台。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更加注重因人而异地设计内容品种和内容供给方式。坚持动态内容供给与静态内容供给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广播、电视、电影质量,多出思想精深、技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美术创作精品。

    三是供给的总量要更加均衡。对有能力进行部分自给的要鼓励支持,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对完全靠政府供给的,应统筹考虑,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实施机会均等、总量均衡。加强对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调节,用好存量,挖掘增量,加大供给。

    四是供给方式要更加宜人。着眼于人性、人本和人的心理,更加注重互动性、选择性、服务性内容供给,变被动请服务为主动送服务,变一锅煮为因人而异供给,变普适性为大众个性结合,变任务式送文化为感情式种文化。

    五是供给机制要更加灵活。应探索建立全市公共文化内容供给统一平台、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协调系统机制。在时间上,既要保障8小时内的供给,又要加强8小时外的供给;在空间上,既要保障对本市市民进行供给,又要对外来人员、流动人员包括国外来沪人员开展供给;在渠道上,既要利用政府掌握的媒体类、演艺类、图书类、美术类、文博类、群文类、重大活动类、设施类等资源投入全方位供给,又要充分利用社会、民间、学校、旅游、金融甚至外资的力量实施供给。

    六是供给的效果要注重考核。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评估体系与内容供给跟踪考核平台,设置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保障指标、组织管理指标、公众参与指标,以群众欢迎不欢迎、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开展对内容供给效果的分析与评估,将评估结果通过上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与供给主体的切身利益挂钩。

    对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自给中主动作为、用心服务、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助推上海形成文化内容供给激情迸发、文化内容供给品种充分涌流的良性循环局面。

    (作者为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