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4日,是一个令当今画坛惊动的日子,可喜可贺!这一天,当代著名画家昆仑子作品全国大展在山东博物馆新馆隆重开幕!展出新作近300幅,好评如潮,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许多政界、艺术界和收藏界的知名人士参加了开幕式,并一致高度评价了昆仑子先生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及创作成就。在开幕式上,著名画家张志民先生这样致词:“绘画有用手画者、有用笔画者、有用心画者,用心画者乃真画也。心画者,需要的是天才,胆略和修养,是平庸画家终生所不及的。观昆仑子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用心画画的画家”。画展持续数天,获得圆满成功!
昆仑子先生是在技与道之间进行艺术思考与创作的。他曾撰文(《中国画是什么》,字幕)写道:“中国画是出神入化,迁想妙得的结果;是全方位的综合文化修养;是上下五千年大传承文化通过点线面、纸笔、水墨的运动构成的妙境纵矢、斗转星移、意味深远、无法中万法备至的图画形式。”他一直坚持这一独到而深刻的理念,以技入道,创作中融入其渊博的文化修养与超凡的人生感悟,在融汇古今中西的坚实基础上,形成了他鲜明个性的画风:崇尚神韵,写意挥洒,壮美清新,刚正博大,在我国当今画界独立高格,自成一家,具有典型的中国画创新上的示范意义。
当今时代,人们所处的物质境遇和审美需要,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如何从当下中国画因袭、重复 、游戏笔墨等困境中找到冲决陈旧网罗的突破点,创作出既有新的形式美感又富含思想启迪的新作品,成为当代绘画所面对的整体性课题。昆仑子先生积极面对这一课题并予以成功克服。
西部山川,高擎华夏一片天;
苍茫博大,神山圣水甲天下。
从古到今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山水在艺术上却表现得苍白、薄弱,往往忽视山水意象之瞬息万变而显得形式单调、语言乏味。作为一位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有创作性的杰出画家,昆仑子先生针对这种弊端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全方位的艺术革新,尤其是在以新技法表现西部山石的刚性、质感、厚度上取得显著成就。他大胆创作,高屋建瓴,一直站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大传承大拓展的角度,以大开大合的高度思想和纵横超迈的审美胸襟来全方位地关照大千世界与艺术。对他而言,心性关笔墨,文化韵内涵,良知成品格,哲理升气韵。他深刻认识到中西艺术的内在融通性,大胆扬弃传统国画中的陈腐因素,巧妙借鉴西方绘画的写实、构图、肌理、色彩、光影表现等技法,创作时从不起稿,墨为我用,色为我驱,乾坤为我作画谱!于相破相,于空破空,于意象间放怀,于水墨中神游,无法而法,因我而生,力争知识和内在心性的融通。造诣之深,在全国极为罕见。
通过从哲学、美术史、文化学、美学以及文学等多角度作综合式解读,我们可知那西部的金色余晖,广袤的草原,如血的残阳,圣洁的雪山,以及那千姿百态的云霞,神话般横空出世的峰峦,在昆仑子先生的作品中被表现得连绵无垠,玄妙深邃,如梦如幻,皆是作者“澄怀味象”、“自圆心性”、“含道映物”的结晶。庄子有“以天地为大炉”、“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之说;孟子有“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实之为美”之论;禅宗(《坛经》)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昆仑子先生参禅悟道,以道之生命精神为旨意,画出其澄怀观道所得之天地人同和的大化境界,往往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纵观古今、大象无形、大道无垠的大美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难能可贵,昆仑子先生有着长期的学术积累,才气高迈,画风豪健不羁,总是杜绝一成不变的艺术形态与格调,能够从不同视角、不同笔法、不同的墨色运用、不同的构图布局熔铸生发,去创造充满极强的个性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新题材新体格。近两年,他创作的一幅海景大画得到海内外众多艺术界知名人士的好评和群众的喜爱。这,就是《海韵图》。此图氤氲浩淼,波澜壮阔,采造化雄深之气,写海之天成大美,于西部山水之外,别构一种憾人心魄的奇观,审美的激励如歌如阙,如交响乐,更体现了中华泱泱大国的雄强气魄和新时代开拓奋进的民族精神!《颂歌》、《英雄交响触龙门》、《海之交响》等画海精品,与《净土》、《山带残雪明》、《日坠火龙出》、《风雪奈何》等西部山水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具有大美气象,丰碑精神,纵浪大化,寓意遥深,以多姿多彩的色墨与水融化而成的形而下之意象,气韵生动地表达了耐人寻味而丰富的形而上之道,寓人生、社会、宇宙哲理于其中,使人真正领略到技近乎道、象臻乎理的大家风范。他近期创作的一批“意象画”, 集中国画传统的山水、泼墨、青绿、重彩的效果于一身,幻化西画之形制,印表国画之气质,是在中国美术史的浩瀚里寻不见前者的“造物于新”。
昆仑子先生现已成为海内外收藏家格外关注的重要人物。2007年8月参加法国巴黎国际独立艺术沙龙邀请展,作品博得国际友人称赞。
昆仑子先生有担当、有胆魄、有创造思维,他建构在艺术良知、社会责任、文化沉淀、学术背景上的创作,是真正领悟中国艺术“破袭开来”的精神和艺通大道的典范在中国画创作尤其是表现西部山水的题材、技法及思想意蕴上有不容忽视的开拓之功,填补了我国绘画史上的空白,为“中国画将如何发展创新、在世界舞台上将向何处去”的时代大命题解答出丰富性与广阔性的前景,更适于现代人新的审美需求与收藏需要!
2010年12月26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