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蒙哥马利来到苏联,和各个领导人见面,在和他们谈话的过程中,“中国”这个字眼吸引了他,并让他萌生出了要来中国的想法,就这样,他向政府提出要到中国访问的请求,政府请示了毛主席,主席对此表示很欢迎。
1961年9月,蒙哥马利在李达上将的陪同下,从北京抵达武汉汉口的胜利饭店,晚上时,他又来到了主席所在的东湖宾馆,一见到毛主席,蒙哥马利就两眼放光,激动的不行,赶忙上前和主席热情地握手。
当晚,毛主席和蒙哥马利就聊得非常愉快,他们主要聊了关于军事方面的问题,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这时蒙哥马利也准备走了,毛主席见状,便让他留下来吃晚饭。
面对毛泽东的邀请,蒙哥马利求之不得,便开心地答应了,二人又坐了下来,聊回了刚刚还没有结束的话题,而负责招待的人,特地叮嘱厨房:“主席今天晚上要宴请外宾,规格一定要搞得高一点!”
因为考虑到外宾是外国人,饭桌上除了中国菜以外,还需要准备几道西餐菜式,经过考虑,今晚的菜定为六道凉菜和四道热菜,当饭菜上桌后,蒙哥马利的眼睛都亮了,主席看后,笑着说道:“饭菜好了,现在可以吃饭了!”
这天晚上,蒙哥马利吃得十分开心,饭菜竟一点没剩下,吃完饭后,还一脸满足地对毛主席说:“这顿晚饭我吃饱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饭菜,在此之前,我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毛主席听后,也跟着开心笑起来,蒙哥马利走后,工作人员走过来说:“主席,吃好了吗?”
谁知主席这个时候,突然笑了一下,这让工作人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了,他一脸疑惑地问道:“主席,怎么了?您笑什么呢?”毛泽东说:“今天晚上的饭菜,是不是咱们的厨师做的?”听完,工作人员赶紧跑到厨房问道:“主席问,今天晚上的饭菜是不是咱们自己做的?”这时,负责做饭的程师傅,走了过来回答道:“当然了,都是自己临场发挥,将以前学的东西搬上去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后,工作人员便原封不动地讲给主席听,毛主席听后,笑容更大了,他竖起大拇指,夸赞道:“程师傅就是程师傅,手艺真的是精湛啊!”这里提到的“程师傅”,就是为毛主席做了22年饭的专职厨师程汝明,并且还号称是“国宝级烹饪大师”。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程汝明的故事,顺便来讲讲他的那些让主席都夸赞的拿手好菜!
精通中餐、西餐的“程师傅”——程汝明
1926年10月1日,程汝明出生在山东的一户农家,家境贫寒,不仅如此,家里的兄弟姐妹众多,父母每天需要起早贪黑去干活,以此来维持家中的生活,但是,家里这么多张等着吃饭的嘴,光靠两个人干活还是有些勉强。
出生在这样的环境,只会叫苦是没有用的,当程汝明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家中的劳动力,每天都会跟随父母一起去田地里干活,每当他干活的时候,总能看到上学、放学的孩子们,他们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地走在一起,看着这一幕,他的眼中流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其实,程汝明是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他恨不得泡在书中的知识里,可是,家里的条件根本就支撑不了他的学费,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安慰自己:“不用羡慕他们,谁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己一定也可以活出自己的样子。”
虽然家里有他帮助父母干活,但依旧维持不了正常的生活,他们经常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在家里最困难的生活,又传来了一个噩耗:小妹妹没了,当程汝明知道小妹妹是被饿死的后,他就在心里发誓:“自己将来做的工作,一定是能够让全天下人都能吃饱饭的。”
就这样,在家里干了几年农活后,13岁的他,有了想要出去打拼的想法,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生活。对于儿子的想法,父母起初是反对的,他们认为程汝明年纪还太小了,又是一个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最后,有一个老乡愿意和他一起出去,这才答应了下来。
自此之后,程汝明开启了丰富多彩的打工生涯,或许那时的他也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遇到什么,跟随老乡来到天津后,他想起了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便打算从事厨师的行业,先从一名学徒做起。
但是因为程汝明的年纪太小了,很多饭店的老板都不愿意要他,面对挫折他没有放弃,他还是态度真诚地一家一家问,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如愿以偿在一家名叫惠中饭店里当学徒,然而,开心之后,迎接他的就是每天做不完的事情。
因为程汝明是一名学徒,每天要做很多事情,不仅如此,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这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而言,简直太艰难了,要明白,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长时间的工作,让程汝明的身体变得非常疲倦,有好几次他差点撑不住晕倒,但每次他都会强迫自己忍住。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当他一有放弃的念头,他就会想起家里的生活,他已经厌倦了那种吃不饱的日子,因此不管怎么样,他都要和主厨学到点东西。
一天夜里,忙碌了一天的程汝明终于等到了休息的时候,他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双手,叹了口气,这时脚上又传来了一阵刺痛,一看,原来是脚上的水泡破了,随之而来是钻心般的疼痛,他还在苦撑着,那时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学徒,都因为受不了走了。
程汝明也动过想要离开的念头,但想到种种事情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离开,他认为既然选择了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如果半途而废的话,他说什么也觉得不甘心。
其实,当学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有句老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要想从手艺人手上学到东西,毫不夸张地说,比登天还难,必须要通过他们的考验才可以,只有被认可了你才有机会学习。
在工作中,程汝明会细心地观察主厨做菜的手法,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他就会躺在床上,回忆着主厨的手法,不仅如此,有的时候他为了研究一道菜,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样的程汝明,很快就引起了主厨的注意。
之前注意到他的时候,就感觉是个廋廋小小的孩子,一年半载过去了,别的学徒都因为吃不了苦走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苦苦坚持,便觉得他或许是个好苗子,在接触之后,主厨又发现,这小子在厨艺方面的天赋挺高,所以打算收程汝明为关门弟子。
这个好消息,就这样毫无预兆地砸在了他的头上,程汝明高兴极了,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肯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的,从这以后,程汝明就每天跟在主厨身边学习,主厨教给他的知识,他每天晚上都会在自己的脑中过一遍,将它们熟记于脑中。
后来,程汝明慢慢地在主厨的支持下,开始上手,看着自己精心烹饪的食物,被端到客人的餐桌上,那一刻他的心情非常紧张,当听到客人的夸赞时,程汝明才露出了微笑,就这样,程汝明的厨艺越来越好,主厨看在眼里可欣慰了。
程汝明对于眼前的成功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用心地钻研厨艺了,一天,他找到主厨,告诉他自己想学习西餐的做法,主厨听后立即介绍了一家开在英租界的西餐厅,随后,程汝明凭借着主厨的推荐,进入了这里工作。
在工作期间,他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进步也很大,这家餐厅的英国主厨很早就注意到他了,他也十分看好程汝明的能力,常常会提点程汝明,后来,更是直接让他跟着自己学习西餐的做法,并且还是手把手地教他。
这让程汝明觉得受宠若惊,为了不辜负主厨的期望,他每天都在苦心钻研厨艺,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厨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厨一个高兴,就给他涨了好几倍的工资,程汝明知道后,笑得眼睛都没了。
如今,自己有了一门手艺,也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些年付出的汗水总算没有白费,想到家中父母的生活,他留下下个月的开支,其他的全部都寄回家里,用来改善家中的生活,当父母收到程汝明寄来的钱时,他们热泪盈眶,心里清楚地知道,苦日子算是熬过去了。
在天津待了十多年的时间,他先后在多家中外名店工作过,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表现,天津烹饪界对程汝明的厨艺表示很高的认可,大家都对程汝明做的中西餐赞不绝口,因为北京距离天津不远,他的名字很快就传到了北京这边,而北京方面知道程汝明这个人后,对他重视了起来。
后来,世界和平理事会打算在北京召开亚太地区的和平会议,北京地区方面考虑到程汝明对西餐很有研究,便让程汝明负责此次会议中的餐饮,在会议期间,程汝明表现十分优异,做出的西餐连外国人都给出一致好评,甚至还询问道:“你们这里还有外国厨师吗?”
会议结束后,程汝明因为出色的表现,很快就让上级部门注意到了,他们认为这么厉害的厨师,一定不能浪费了,要用起来,不能埋没了他的能力,于是,中国铁路局的领导人,便安排程汝明到外国人专门乘坐的列车上,担任西餐主厨,专门负责制作西餐。
初遇毛主席,担任伟人专职厨师
1954年,毛主席正在一辆列车上出巡,因为主席有一个习惯,喜欢和工作人员商量工作,最关键的是,每次讲的时间都会比较久,常常都会进行到饭点,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毛泽东总会热情地将工作人员留下,大家一起吃饭。
可是,这就让主厨李锡吾有些忙不过来,毕竟在列车上只有他一个人,因此他向铁路局的领导反映了情况,希望能够调一个人过来忙他,领导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派程汝明去帮忙。
在询问程汝明的意见时,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给毛主席做饭,这种好事哪有拒绝的道理啊,就这样,他来到了毛主席所在的列车上帮忙,作为厨师一定要摸清楚服务人员的饮食习惯、口味以及喜好等,起初,他还不了解毛泽东的饮食习惯,后来才知道,毛主席不喜欢菜里面放酱油。
经过四方打听,才了解到毛主席不吃酱油的原因,原来在毛主席小的时候,家里面曾经开过酱油作坊,当年制作酱油的方法和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是通过自然发酵的,因此有些东西是不能控制的,那时,毛泽东去里面逛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酱油缸里面有白的东西在漂浮着,出于好奇他准备一探究竟,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那些白的东西是蛆(qū)虫。
自此以后,主席说什么都不愿意吃酱油,知道缘由的程汝明在做饭的时候,更加小心翼翼了,期间还特地向李锡吾学习了中餐的做法,一段时间后,他不管是做中餐还是西餐,都让人赞不绝口。
后来,程汝明准备做一道红烧肉给主席吃,因为他听说主席很喜欢吃,但酱油又是红烧肉的灵魂,难就难在主席不吃酱油,费尽一番心思后,他终于做出了不用酱油的红烧肉,味香色俱全。
他琢磨出来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糖和盐调色,这样就算没有酱油也不影响,自从毛主席尝过之后,每次有这道菜就一定不会剩,因为毛主席从不吃酱油起,就没有吃过红烧肉,现在又能吃到,哪能不开心啊。
就这样,程汝明被调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担任专职厨师,做了主席的厨师之后,他才知道主席的菜单是需要保密的,一般做好了,就要立即将菜单销毁,起初,程汝明对此还有些不解,跟在主席身边久了才知道,菜单如果泄密,很有可能就会被敌人钻空子。
当程汝明明白后,每次做完饭后,就会立即将手里的菜单撕掉,这已经成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对于自己的身份也必须保密,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自己是主席的厨师,就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家人只知道他在北京中南海上班。
程汝明平时不忙的时候,就会去研究毛主席的菜谱,爱吃什么、不吃什么都了解得很透彻,前面我们提到了主席喜欢吃红烧肉,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吃苦瓜和辣椒,用毛主席的话说:“不能吃辣椒和苦瓜的人,怎么能干革命呢?”
可是,苦瓜和红烧肉是一个道理,都是需要酱油才好吃,可主席是不吃酱油的,这下程汝明又有的忙了,后来他发现毛主席能够接受豆豉(chǐ),这可就好办了,豆豉可以用来代替酱油。
总而言之,自从程汝明到了中南海后,毛主席的胃口就变大了许多,每次都吃得很开心。有一次,程汝明见主席胃口不佳,便做了小时候母亲最爱做的葱油饼,毛主席接过,不到一会儿就吃完了。
吃完后,还对程汝明说:“味道挺好的,这个还有吗?”这让程汝明有些尴尬了,因为他没有想到主席会喜欢吃,原本就是想给主席尝尝味道,所以就没有准备多余的,只有这么一个,但考虑到主席喜欢,便说:“主席,您等等,我现在就去做。”
在厨房里,李锡吾和程汝明两人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和面,一个则负责炸猪油,在一顿操作后,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将葱油饼做出来了,看着主席来了胃口,程汝明的心里很高兴,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1960年,我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十分恶劣,很多农田都寸草不生,不少的百姓连饭都吃不起,毛主席为了节约政府的开支,便以身作则降低了自己的伙食标准,就这样,在厨房忙碌的程汝明,接到了这样的命令:以后不准做肉菜!
程汝明也知道这样做的原因,但毛主席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肉菜还是需要做的,明面上不能出现,那就只能想尽办法往暗处弄了,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就是往葱油饼里面偷偷加“猪肉”,毛主席特别喜欢吃葱油饼,要想里面的猪肉不被发现,那就只能将它神不知鬼不觉地放进去,他将肉,肥瘦分离,肥肉炸成油,瘦肉切成很小很小的肉丁,就这样,葱油饼做好了。
拿到主席面前的时候,他紧张得都出汗了,主席每吃一口,他都不由得紧张起来,吃完最后一口,毛主席看着他,笑着说道:“程师傅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做的大饼可真香啊!”听完,程汝明也笑了,心里想的却是,还好没有被发现,真是虚惊一场。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么干了几次,还是被主席发现了不对劲,他命人告诉程汝明:“以后你不许再做大饼了!”程汝明心里咯噔一下,果然主席就是主席,这么快就被发现了,此事过后,程汝明再也没有做过“大饼”。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一条路,主席不愿意吃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要省钱,因此,程汝明每天琢磨的事情就变成了,如何用最少的钱,做出一道可口又有营养的菜?
在那段时间里,毛主席的生活一切从简,很难在餐桌上看到硬菜,唯一一道硬菜就是“罗汉大虾”,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蔬菜,总之很少可以看到肉,程汝明看在眼里,十分难受,一直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于是,程汝明只好开始自创菜品,想到毛主席喜欢吃辣椒,他就开始从辣椒上下功夫,终于,他研发出了“烤辣椒”这道菜,做法倒也不难,洗干净的辣椒放在火上烤,差不多之后,就在上面放上盐、糖和豆豉,等到最后的时候,再随便撒上点糖,这道菜毛主席一见就非常喜欢,吃的时候更是一口一根。
1961年,毛主席和老乡正在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主席情绪明显高涨,神秘地说道:“一会有个贵宾要到这来吃饭,说起来他还是我们的老上司呢!”主席的话,瞬间就勾起了大家的兴趣,他们都非常好奇,一会儿来的人会是谁。
但不管众人如何询问主席,主席就是笑笑不说话,并打趣道:“别急啊!一会儿来了,你们自然就知道了!”果然,没一会儿,就进来了一个人,走近后才看清,他就是溥仪,毛主席起身和他握了握手,朝着众人说道:“这可不就是咱们的老上司吗?”
众人听后都笑了,吃饭的时候,餐桌上有一道程汝明的拿手菜——辣椒苦瓜,溥仪迟迟没有动筷,因为他吃不了辣椒,但最后还是没忍住尝了一口,那滋味又苦又辣,他急忙喝了一杯茶这才好点,可是后来他竟然有些回味这道菜,便想着让他的妻子做这道菜。
然而,不管妻子怎么做,味道和程汝明做的就是不一样,每次吃过后,他都会摇头,这不是他吃到过的味道。
就这样,程汝明一直在主席身边做了22年饭,这期间他从来没出过错,后来,他又开始负责其他领导人的饮食……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