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4 已有 27 次阅读   2024-09-18 20:57
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文|洱

编辑|昭明

1936年,毛主席在延安接受采访时,谈起了自己的过去,他说:“我14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我和她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在谈起这个女子时,毛主席分外感慨,由于这名女子在21岁便离开了人世,所以有关于她的资料非常少。

解放之后,毛主席却特意向家乡的人叮嘱说,一定要将这名女子写进族谱当中,由此可见,她对毛主席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那这名女子究竟是谁?为什么毛主席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却仍旧将她写进了族谱呢?这与毛主席少年时期的一段往事有关。

毛主席的父亲名为毛贻昌,生于乱世的他人生经历非常坎坷,他17岁当家,靠着家中的六、七亩薄田生活,他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劳作,可依旧无法改变家境的窘迫,他当过兵、做过生意,通过经商赚了一些钱财,养活了家里的几个孩子。

毛贻昌对土地有着超乎常人的痴迷,他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只要一有钱便会拿去买田,他认为土地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年少的毛主席。

毛贻昌毕竟是生活在旧时代的人,他的思想较为传统,与毛主席的想法多有出入。

随着毛主席一天一天长大,二人的矛盾也显现了出来,毛贻昌认为毛主席作为家中的长子,应当接过他手中的生意,将它越做越大,可毛主席却志不在此,不仅不管土地和生意上的事,而且还一直想着走出湖南,父子二人为此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毛贻昌最看不惯的事情就是毛主席读书,毛主席就像着了迷一样整天抱着一本书,不论是休息还是吃饭都会拿着一本书读,就算是干农活的时候,他也是书不离手。

毛贻昌总觉得儿子读书的行为耽误了干农活,二人经常因为此事发生争吵,他为此还说了许多伤人的话,说毛主席读书读魔怔了,鬼迷心窍了。

虽然说毛主席与父亲展开过多次谈话,并如约完成了答应的农活,但他依旧没有改变父亲的想法。

毛宜昌认为儿子之所以这么不着调,是因为还没有结婚,他认为应该找一个女人来管住他,让他好好收收心。

在亲戚的介绍下,毛贻昌给毛主席安排了一桩婚事,女方是毛贻昌的表侄女罗一秀。

毛贻昌与儿子谈论过几次娶亲之事,毛主席对此并不满意,可是他无法反抗固执的父亲,也无法驳了亲戚的面子,只得默默接受。

不久后,毛主席将罗一秀明媒正娶的娶进了毛家,村里人认为“女大三抱金砖”,大家都对这段亲上加亲的婚事非常满意。

罗一秀进入毛家后,也表现出了贤惠的一面,她不仅会帮着长辈料理家务,而且还会为丈夫端茶送水,洗衣做饭,一家人相处的非常愉快。

毛主席与罗一秀名为夫妻,可实际上却像姐弟一般相处,虽说毛主席对这段包办婚姻多有抗拒,但是面对罗一秀的照顾,他也很是感动,他将这份感情记在了心里。

毛主席当年也曾与罗一秀谈起过包办婚姻的危害,他说如果罗一秀将来遇见一个真心喜欢的人,他愿意放手成全她,可惜那一天还没有到来,一场疾病便夺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1910年,罗一秀突发疾病,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毛家人,家里人为她找大夫拿药治病,想办法帮她缓解痛苦,可是身患急性痢疾的罗一秀却在大年初二那天,因病离开了人世,她去世时才仅仅只有21岁。

面对身边人的离世,毛主席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包办婚姻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折磨着这两个年轻人。

经历了这一切,毛主席更加坚定了走出湖南、改变国家、改变大众思想的志向。

离开湖南之后,毛主席便一直在学习奋斗,他较少和人谈起自己的这段过去,但这段回忆却一直深藏在他的心底。

两人结婚的那些年,他没有冷落或欺辱过罗一秀,他给予了身边人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对于罗一秀的死,他同样极为遗憾。

后来在谈起这段过去时,他对记者说,当时中国的时局非常艰难,他根本没有娶妻生子的闲情逸致,两人虽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却并没有夫妻之实,他反对这种包办婚姻,但是他却很感谢罗一秀对毛家的付出。

毛主席回乡之时,也会经常去看罗一秀的家人,尽可能的照顾他们。

解放后,老家的人专门给毛主席寄去了一封书信,询问要不要将罗一秀加入族谱之中,毛主席对此的态度非常坚决,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里。

翻开《韶山毛氏四修族谱》,能够清楚的看到罗一秀的名字和她的生平,毛主席将她写进族谱这件事便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在旧社会,年轻男女的婚姻大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他们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人,无法决定和自己相守一生的人,这件事是一件莫大的悲哀。

当年,孙中山和蒋介石在老家都有过一位发妻,他们也是在家人的安排下娶妻的,这种不健康的婚姻关系荼毒了不少旧社会的男男女女。

毛主席生前曾对人说过,我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之说,我很清楚生自己的是父母,教育养育自己的是党。

当年的毛主席没有办法改变社会的大环境,没有办法忤逆父母,但他仍旧在他能力范围内给了身边人最大的尊重。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婚姻法给予了男女自由选择爱人的权利,也给予了大众选择离婚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该有选择爱、选择婚姻、选择幸福的权利。

如今,当代男男女女正在一步步走向觉醒,他们有了更加清醒的婚姻观和爱情观,这些都是前人努力得来的结果,我们应当珍惜。

参考资料: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