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曾翔:笔法已经被古人写尽,今人要抓住造型!

3 已有 2583 次阅读   2018-12-16 18:34
曾翔:笔法已经被古人写尽,今人要抓住造型!
 书法杂谈→ 神秘侠客 1周前


曾翔老师在河北美院讲座中提到:“笔法已经被古人写尽了,今人要抓住造型!”一时间,引起书友们的强烈讨论。


曾老师的意思无非是笔法已经穷尽,不要在这条死路上钻,应该往结构方向下工夫,才能有出路。


这句话说的没错,错在是备受争议的曾老师说,所以引起大家的不适应。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被提起,启功早在20多年前就说过了。只不过表述不一样而已。 



赵孟頫临《兰亭序》不知多少遍,仅现存的版本就八篇。当然,近一点如王澍,白蕉,包括现在的王义军、陈忠康先生,他们都是传统帖学的守望者,临帖之作在普通人看来足以以假乱真。但我为什么举赵孟頫?因为赵和启有一场跨越历史的隔空对话。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


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意思就是说,书法最重要的是用笔,在结字上也应当下功夫,如果排序,就是用笔第一,结字第二。这一理念一经推出,便被历代文人奉为至理名言(不过早在唐朝孙过庭就说过了)。



《定武兰亭跋》局部



然,在600多年后的一天,一位名叫启功的老人对这句话率先提出了质疑。启功认为结字的重要性应在用笔之上,即:结字第一,用笔第二。原文如下:


赵松雪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窃谓其不然,试从法帖中翦某字,如“八”“人”“二”“三”等,复分翦其点画,信手掷于案上,观之宁复成字。又取薄纸覆于帖上,以铅笔划出某字每笔中心一线,仍能不失字势,其理讵不昭昭然哉。




启功评赵孟頫用笔论


启功论证的方法很简单:让一个从来没学过笔法的人来摹写,写出的字一定不难看!但是,把再精妙的笔法随意拼凑,这还能看吗?




启功诗云: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


但如何结字呢?启功总结了真书结字的黄金律。即字的重心,并不在中心一处,大都在字外廓所占方格的横纵四个黄金分割点上。




启功书法黄金分割点


其实,启功对结字胜过笔法的观点是深入其骨髓的。他曾对学生说:“什么笔法,尽是胡扯八道,康有为、包世臣、阮元都是胡扯。”


他认为学书的秘诀就三点:“我告诉你一个学书法的秘诀,叫三多:有钱多买帖,有时间多临帖,没有时间临写就多看帖。”并且劝告学生多临帖,少临碑!



二人《赤壁赋》


两位大师都是遍学晋唐诸家。赵孟頫晚年尤爱王義之书法,感受到用笔的精妙,是后人学习的典范,所以认为用笔是学书的根本大法,千古不易。王羲之流传于世的主要是行草书,那么用笔为上应该侧重于行草书,体现书者的精神气韵和风格。启功更钟情于柳体和唐人写经,体会到楷书用笔可以简练洒脱,结字则丝毫不能含糊,把握了唐楷之法的精髓。启功是站在今人习楷的角度看问题的。黄金分割法更适用于楷书。结字为上应该偏重于楷书。



曾翔临《丧乱帖》


我们就曾老师临的《丧乱帖》,实事求是的说,既不形似,更谈不上神似,在普通吃瓜群众来看,与其在当今书法圈的名气来说,是不符合的。


我始终有个观点,在现在以前的近两千年时间里,书法也好,绘画也好,只是中国文人用来陶冶情操的一个载体,排遣情绪的一种方式,是文人之末技。我们试图试从赵启两位大师的人生履历来看,都很不简单,显然不是和当今曾王陈等一个层面的。


总结:马云说他对钱没兴趣,但很多人相信是真的,如果是你说出来,会怎样?所以,什么样的人就该说什么样的话,否则就会成为笑话!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