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鲁迅的文章被删掉,是时代的潮流还是时代的悲哀

2 已有 960 次阅读   2019-10-25 23:32
鲁迅的文章被删掉,是时代的潮流还是时代的悲哀
原创 南宫钦 2019-08-30 17:03:26

鲁迅可以说是上个世纪最伟大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文章不仅在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对现在依然有很大的影响。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鲁迅的文章,从《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故乡》,《社戏》,《藤野先生》。可以说,鲁迅先生的文章贯通了我们整个读书的年代。

但是近年来,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比较晦涩难懂的缘故,他的文章被渐渐地从教材中删除。诚然,在小时候的我看来,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晦涩难懂,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他写出的文字被老师不断地理解,最后总结成一段无法理解的文字

近年来,因为学生减负运动的流行,越来越多鲁迅先生的文章被移除教材,原因不过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太过深奥,对于中学生来说,超过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其次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这样的文章完全没有必要。

鲁迅的文章被删掉,是时代的潮流还是时代的悲哀

因为这些原因就将鲁迅先生的文章移出教材,其实笔者是完全不能认同的。很多人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学习一篇文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等等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历史课外的时间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曾经那段屈辱的历史,从他的文章中剖析一个时代失败的原因。

其次,对于因为现在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所以要淘汰鲁迅先生文章的这种看法,笔者依然不能认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容易培养出一群好逸恶劳的接班人。因为和平不会让人产生危机感,只会慢慢退化感知危险的能力,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以及写作技巧。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一些古诗文呢?古人比较含蓄,文章更是委婉,读起来往往是摸不着头脑。

鲁迅的文章被删掉,是时代的潮流还是时代的悲哀

所以说,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其实更是一种经典的传承。它让我们走进历史,从文人的笔下去观察一个时代的生活,发展变迁,从而去充盈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从一个幼稚的孩童转变成一个可以经得起风浪的大人。

教材的去鲁迅化其实是在给现在的青年思想上盖一层温棚,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经历一些风雨。但是,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在温室中成长起来的花朵经历不起风雨。

鲁迅的有些文章,或许我们小时候不懂,但小时候我们一遍遍记忆的内容终究会在某一个经历挫折的一天浮现到脑海之中,让我们仔细地回味。成年以后的我们,因为生活的压迫,很难再挤出一点时间去阅读,所以成年以后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很乏味的。

鲁迅的文章被删掉,是时代的潮流还是时代的悲哀

其实,鲁迅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枯燥乏味不理解,还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我喜欢吃漆黑夜晚在船上煮的罗汉豆,喜欢看阿长买的《山海经》,而喜欢听孔乙己讲茴香的茴到底有几种写法。删掉鲁迅先生的文章,其实删掉的是一种财富,带来的是一种悲哀。

参考文献:

《关于鲁迅》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