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贾平凹酒量出色,成名后有钱买茅台了,为何他父亲却没喝上一口?

4 已有 1081 次阅读   2022-11-13 09:16
贾平凹酒量出色,成名后有钱买茅台了,为何他父亲却没喝上一口?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得主贾平凹,在国内其实可以算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他每一次有新作问世,书的销量都相当不错。不过,伴随着他的争议也一直不少。

贾平凹成名之初,有报纸连续好几天公开点名批评他的作品。他身患胃癌的父亲知道后,从乡下买了一瓶酒,上门来安慰并鼓励他继续创作。贾平凹怕父亲伤了身体,坚持不让他喝最后那半瓶酒。

于是,贾平凹发誓等将来出人头地,再给父亲买好酒喝。可是等到他真的赚到钱,想请父亲喝一瓶茅台时,父亲却因为胃癌去世了。

贾平凹在父亲去世后,咬着牙在创作道路上艰难前行。其间因为创作带来的负面声音,多次被人侮辱、谩骂,一度搞得无地自容。但是,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创作方向。

后来,贾平凹回归到农村题材,以“父亲”为主角,故乡为背景,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秦腔》。拿到了茅盾文学大奖。事后,他多次在不同场合撰文回忆起他的父亲。

一、苦出来的读书人

贾平凹的父亲是1989年去世的,在他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十三天,他就写了一篇《祭父》文。文中提到,他的父亲名字叫贾彦春,是一个乡村教师。

贾彦春出生在旧社会,兵荒马乱的年代。当时,他的家里除了他,至少还有三个兄弟。大概是因为勤劳,一开始家里生活勉强还过得去。

结果后来家乡闹起了匪患,除了贾彦春之外,另外的三个孩子都曾经被人绑票过。贾彦春本人在七岁那一年,也被歹人抱到了离家几百里之外的地方。

贾彦春的父亲为了赎回孩子,每一次都搞得倾家荡产。于是,家长开始指望贾家能够出一个“读书人”。因为在过去,读书人可以当官,家里有人当官就不会受人欺负。

在乡下养一个读书人不容易,贾彦春的父母最后决定牺牲三个大一点的孩子,把全部的钱拿来供贾彦春上学。贾彦春后来果然争气,成了他们家“第一个文化人”。

不过,贾彦春后来并没有当官,他一辈子都在乡村当教员。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胡宗南在陕西召开一个报告会,通知所有人都要到场。贾彦春收到了通知,但是人没有去。

后来,他有一个当八路军的亲戚,送了他一件战利品,国军的黄呢大衣。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两件事加起来就替他惹了一个大麻烦。

贾彦春被关起来审查,大概坐了五年牢,十四岁的儿子贾平凹也被打成了狗崽子。当时贾平凹感觉人生前途一片灰暗。之后贾彦春出来了,但是生活过得并不如意。

因为贾家没有分家,一大家人二十几口在一起吃饭。贾彦春只有一份工资,压力特别大。于是,他借着喝酒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时间一长就得了胃癌。

后来,贾平凹时常感叹,当年贾彦春要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就好了。因为反正什么也不懂,内心就会少受一些折磨。

二、一辈子没有喝过好酒

贾平凹就像少年时代的贾彦春一样,读书非常努力。他大学毕业后在一间文学杂志做了编辑,差不多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成为作协委员。

1987年,贾平凹在他父亲去世的前两年,他出版了早期代表作《商州》。用奇幻的笔法来写乡土文学,虽然不是他首创,但是仍然在文坛引起了轰动。

有人称赞贾平凹的作品是“现代的田园牧歌”。不过与此同时,他的创作风格,也遭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可能不知道是哪一篇小说大胆露骨的描写,让人觉得有问题。

于是,不断有人在报纸上攻击他的作品,这给刚刚成名的贾平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乡下的贾彦春得知这个情况后,买了一瓶酒,借假来城里探亲。

其实,那个时候的贾彦春,胃病已经非常严重。可是已经戒酒的他,这一次为了劝慰儿子,必须要和儿子喝一杯。

他先是在家门上贴了一张“今日人不在”的字条,避免访客对儿子的打扰,然后用糖果把晚辈们全部支开。然后,他拉上儿子贾平凹谈心。

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告诉儿子:人生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写作的事刚起了一个头,应该坚持走下去。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迷惘。

贾平凹知道父亲的病,于是在父亲喝了半瓶之后,坚持不让他再喝下去。他与父亲约定,等将来出息了,要请父亲喝名酒茅台。可惜,等到他有钱买得起名酒茅台的时候,父亲早已经去世了。

贾平凹在他父亲去世大概第三年,创作了《废都》。这是一本有着巨大争议的小说,出版二十多年后,仍然褒贬不一。因为这本书的出版,贾平凹一度被人骂得无地自容。

他生病住进了医院时,看到别人一边读他的小说,一边骂他骂得很难听。于是,他不得不躲到四川去散心。但是,尽管遭受舆论的攻击,两年后他还是在坚持出书。

又过了两年,《废都》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贾平凹似乎在文学界已经站稳了脚跟。因为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一直相信父亲最后和他说的那一段话:人生都是三节四节的过,你才刚刚起了一个头。

从《商州》到《废都》,他叙事的场景是从农村跑到了城市。后来,他又创作《高老庄》,写了一个人从农村到城市。但是,他发现大家似乎对城市的兴趣不大。

于是,他开始回归农村,写出了《怀念狼》。最后,他在2003年,他以“父亲”主角,写出了长篇小说《秦腔》。

结语

一个作家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得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贾平凹虽然擅长想象,但是要想写出能真正打动人的作品,不能不借助实际的生活经验。

贾平凹在一篇文章中曾说,他的父亲1948年拒绝去听胡宗南演讲的当天,曾经跑去听了一出“秦腔”戏。后来他就写了一部《秦腔》。

《废都》其实是一个意外,虽然他得了法国费米娜奖,但是它至今不被大多数人认同。最后贾平凹还是通过“寻根”,重写乡土文学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贾彦春好喝酒,也许并非是喜欢酒的滋味。他只是觉得生活太苦了,需要麻醉。但是,假如他知道儿子贾平凹后来的成绩,也应该没有遗憾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