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吝啬提笔贾平凹,笔墨高达一字万金,为何“上赶着”给茶厂题字?

4 已有 1048 次阅读   2022-11-13 11:47
吝啬提笔贾平凹,笔墨高达一字万金,为何“上赶着”给茶厂题字? 

古有秦相吕不韦悬赏千金,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在《吕氏春秋》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此后,"一字千金"多被用于称赞诗文的精妙,也被用来形容文字价值之高,或是文辞之精彩和书法之珍贵。

书画交易过程中,人们常常按照"尺"来度量一副作品的价格。众所周知,货币无法丈量艺术,无法否认的是虽是"俗物"但它诠释的价格恰又从侧面代表了作品的某些价值。

越是名家之作,越是价格不菲,作品的收藏价值也可想而知。在很多不追崇书画作品的人眼里,抛掷千金求几笔创作似乎让人很难理解。

然而,在喜爱书画的人眼中,千金难买心头好,与蕴藏在作品之内的价值相比,"千金"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了。

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先生的书法作品就一度飙升至一字四万,如此骇人的价格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如此一字千金的笔墨,贾平凹却常常白白相赠。"白送"皆是出于同一个原因——茶,除去文学艺术上的追求,茶似乎成了贾平凹生命中唯一的欲望。

有甚者,连他自己都表示:为了茶,顾不得尊严。

当代文坛的"鬼才"

1952年,贾平凹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贾平凹二十二岁那一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大学毕业以后任职于陕西人民出版社,成为一名编辑。

从涉足文坛伊始,贾平凹就展现了他过人的文学天赋。他相继发表了《满月儿》、《果林里》诸多文学作品,成为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文科生的才情在贾平凹身上可谓是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个毕业不久初出茅庐的新人,贾平凹的文学之路称得上是顺风顺水了。

1982年,贾平凹的多部作品又相继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他所撰写的散文作品内容涉猎广泛,用独特的体察视角充分表达了个人内心情感变化及哲理感悟。

用自己特有的文学表述手法将感悟及哲理融入文中,在传统散文写作里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一口地道的陕西话,一副看似与文人略微不相符的农民模样,独特的表达方式、独到的观察力,加上与生俱来的聪慧和幽默堆叠集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文学"鬼才"。

现如今,贾平凹用自己在文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和职责,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不小的贡献。

惜墨如金,却主动为茶厂留言

除去文学上的成就,贾平凹在书画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熟悉贾平凹的人都知道,平日里他可谓是惜墨如金的一个人,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收藏贾平凹墨宝的人更是日益增多。

趋之若鹜之下,贾平凹的书法作品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据说,他的书法作品皆以"字"定价,目前最新行价为一个字四万元人民币。

未曾涉猎书画的人乍一听也许会觉得不可思议,花上万元只为求得一字,这样的"高消费"是少数人才能负担的起的。不仅一字千金,而且他从不轻易挥毫。

可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平时吝啬提笔的人却时常"上赶着"给茶厂题字,这样的主动讨好都是出于一个"茶"字。

贾平凹曾一度自我调侃,为了茶自己早已将文人墨客的斯文和尊严抛之脑后。在茶面前他褪去一切标签和头衔,只是一个爱茶的茶客而已。

许是看准他在茶面前毫无"免疫力",许多求字的人都趁着贾平凹参加茶社庆典、活动,在茶香弥漫的美好里贾平凹时常欣然挥毫。

褪去一切铅华的芸芸众生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不同,在自己喜爱的事物面前都成为一个愿意为之放下所有矜持的人。所有的凡人再怎么无欲无求,想必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向往和喜好,贾平凹亦是如此,对茶的痴迷也乐在其中。

贾平凹的"茶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贾平凹生长于一个并不产茶的地方,与茶的渊源起始于儿时青涩记忆中的少女阿花。

在此之前,在他的概念里渴了掬上一把甘甜的泉水,甚是惬意。直到阿花的相亲对象出现,在那个自己厌恶的"山外黄牙"口中,贾平凹生平第一次知道喝茶这个概念。

但是,此时的贾平凹带着对自己女神的相亲对象的敌对心态,连带对茶也没心生好感。第一次与茶的接触,随着山外黄牙的离开一起失之交臂了。

大学时期一次偶然的聚会,他喝到了人生的第一杯茶。与父亲、叔伯们饮茶聊天,记忆中暗红色的茶汤入口略微苦涩,比起泉水多了一分刺激感觉并没有过多的美好。

真正的和茶接触是在贾平凹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要给前辈们冲好茶,他有了对各种茶叶最初的了解和接触。

不久之后一次下乡过程中,第一次他正式的为自己泡了一杯茶。看着浸润在热水里却重新鲜活的茶叶,贾平凹端起茶杯饮下一口,此时的他甚至连这是哪一种茶叶都并不知道。

在他的记忆中,这种尚未冲泡外表附着白色绒毛看上去如同长霉的茶叶,用热水冲泡开来之后,舒展的茶叶奇迹般的重获新生,冲泡后的茶汤清香四溢、入口清顺甘醇。

在此之前,对茶尚且无感的贾平凹一连为自己续了好几杯茶。几杯清茶入喉的贾平凹,感到神清气爽。不知不觉中,贾平凹开始了自己与茶的缘分。

从下乡的第一杯茶到同学"讨要"来自安康的茶叶,贾平凹从喝茶到爱茶、嗜茶、品茶。生在不产茶的山区的贾平凹,开启了自己"宁可三日无肉,不能一晌无茶"的人生。

随着与茶的愈加深交,贾平凹愈加体会到品茶的妙处,也逐渐成为一位品茶的雅士。

至于他对茶的痴迷从他能跑遍城中大小茶社,不辞辛劳地为各家茶社留言题字只为贪上一杯好茶,闻上一缕茶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贾平凹的文学人生里,弥漫着一股淡雅的茶香。对于他的嗜茶,也许有人不解,毕竟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惜字如金的大文豪为了茶能够毅然放下文人雅客颇为看重的"尊严和斯文"。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贾平凹对茶的痴迷也着实让人羡慕,在短暂的一生中能够有心之所向。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心头好,有所爱的人生才算得上不虚此行吧。

文/朱竟年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