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通广博 缜密深沉
——《沈鹏全集·文艺理论卷》序言
文/程大利
沈鹏先生是我素所崇敬的同道长者。他的书法艺术,不让前贤,开辟出独树一帜的笔墨境界。书法之外,他还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诗书并参,唱叹自如,内蕴深沉,独具怀抱。同时他还是书法教育的一代宗师,为当代书界公认。其实,在诗、书之外,沈鹏先生还是一位有着重要贡献的美术史论学者、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一方面,由于诗歌、书法和随笔散文的创作实践,积累了思考的基础,亦由于诗文书法的融通,使得沈鹏先生的理论文字别具特色和实践意义。思考之深、见解之卓、格局之大、胸怀之广,均体现在文字中,纵横古今,理事无碍,体现出深刻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出版工作,青灯黄卷,编辑校雠,积累下了数量众多的艺术评论文字,在人民美术社的出版物中,未落作者个人名款的文字更多,诸如编者说明、后记跋语等等。此外,还有一批审读意见见诸文字。这些作品有着如章学诚所说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校雠通义序》)的意义,体现出先生独特的学术特色。在大量艺术评论类文字中,有对现象的批评与分析,有对作品的品读与鉴赏,更有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与指导,这些文章综合在一起,展现出当代文艺发展的一个剖面。近十多年来,沈鹏先生又先后在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协等多处担任讲席,留下了众多授课文字,经其亲自整理改订,得文二十余篇,每一篇都是他多年来苦苦追寻学问真知、上下求索而得出的“晚年结论”,浓缩着他的学术见解,体现着他的人文关怀。
近来,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编辑整理卷帙庞大的《沈鹏全集》,专立《文艺理论卷》,分为“书法本体论”“绘画本体论”“文艺批评”“评论”“授课实录”“谈艺录”几个方面。将沈鹏先生的文献资料,较为完备地收录其中。谬承沈鹏先生信任,嘱我为之作序。虽然,对于先生这方面的著作,以前基本上都读过(因为工作的原因,一部分文章,我经常是第一批读者)。但重新系统的再次品读先生的文章,仍有屡读屡新之感。对于沈鹏先生文艺理论类著作,在学术和思想上的特点,要而言之,我以为有以下数端:广博宏通,学术视野开阔;缜密深沉,理性思维严谨;勇于担当,见自由独立的学术风骨;情感真挚,体现真善美的人文温度。
沈鹏先生的学术视野至为开阔,广博宏通是他在学术上的一个特点。所谓广博,一是他的知识面广博。先生虽以书法创作名世,但日常花在读书上的时间,比临池还要多。据我了解,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沈鹏先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小时候有位老师是清末的举人,对他影响至深。传统文化经典,如《古文观止》,加上唐诗宋词等,儿时就做了很多功课,这方面,先生有童子功。青少年时期,他尤其爱阅读各类文艺刊物。思想新锐,渴求真知。在性情上,沈鹏先生敏感而内敛,尤爱思考。在那个时代,中西思潮的碰撞,也在先生敏感的内心中,持续发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鹏先生一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工作属性对爱读书的他来说如鱼得水。因为时代的风雨,他的人生也曾几度坎坷,但是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他依然坚持着阅读和思考。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阅读伴随沈鹏先生走过了最艰苦的岁月,也为他后来在学问和艺术上,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学术视野的广阔,与他的人生阅历、工作经历等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爱研究、爱思考的天性。从先生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看,广博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他的学术触角,不仅仅在于书法史论这些他的当行本色上,还涉及到了诗词、中国画、音乐及西方文艺等方方面面。广博的同时,先生的学术特色还体现出一个“通”字,特别是对大文化视野下,对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的研究,如诗与书、诗与画、画与书,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他都有独到的思考。他晚年总结出的“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揭示了艺术学习与创作的规律,他的这十六个字,虽然是书法教学方针,实际上对任何艺术领域都适用。当代书画界有个明显弊端,书画家普遍不爱读书,不作学问的深究,即便是美术史论界,大家也都普遍围绕着课题,在狭窄的一亩三分地上耕作。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使“专家”凸显,而“通人之学”,渐成绝响。实际上,我们在回首前辈大家的时候就可发现,广博宏通、融汇东西是他们共同具备的学术底色。“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现代国学大家张舜徽先生说:“如欲权衡人才之轻重,盖有专家与通人之别。专家路窄,通人路宽;专家但精一艺,通人则能开廓风气。影响于当时及后世者,则以通人为大”(张舜徽《致刘梦溪札》)。在我看来,于书画及文艺理论方面,沈鹏先生进入了“通人之学”的高境界。
广博宏通之外,沈鹏先生的学术研究,体现出缜密深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者为注重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考据工作,二者讲究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在书法史研究上,沈鹏先生有《宋金尚意书法述略---兼论苏黄米蔡“四家”》《傅山书学的原创精神》等,先生的这类研究论著,对历史事实考辩清晰,注重对书法发展的源流脉络的考察分析。立论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同时还重视时代思潮影响和艺术本体发展的内在逻辑,比如他提出宋人“尚新意”,尤其要注意唐宋以来意识形态对宋代尚意书法的影响,特别是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与书法家“得妙于心”的相通之处。这些创见,对于书法史研究而言,极有价值。先生部分考证文章,亦常以学术笔记的形式呈现,如《“滕王阁序”非苏书》《<书谱>拓本跋文》《跋自书前后<赤壁赋》等,均非长篇大论,但可见他在细微之处下功夫。其实很多前辈学者,论学的方式都是豆腐块般的笔记文字,却不知曾几何时“砖著”流行。沈鹏先生在这一点上,却很好地秉承了前辈学者对学问的态度,从不会为著书而著书,他的文章,从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一句废话不说,简练又不乏深刻。< p>
沈鹏先生有着大多数艺术家所缺乏的思维能力。对于很多问题,他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最能体现他的这一学术特点的是他对书法本体的论断。他的《书法,在比较中索解》一文,对书法的性质,以及书法的内涵和外延这一聚讼纷纭又悬而未决的“公案”,通过剥茧抽丝式的论证方法,一层又一层,进行系统性阐发并得出了可靠结论。他从诗、书、画三门艺术的比较开始,分析三者的异同,由此确立三者的个性特征,再从书法艺术的特点进行剖析,澄清“把书写的素材当作内容”的误解,得出了“书法是纯形式的,它的形式即内容”。这一论断,显示出他思维之网的严密。对当代书法而言,其意义也在于解开了一个争论已久悬而未决的学术课题,更重要的还在于为当代书法的形式化追求,特别是“现代书法”的发展,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单说这一点,后世在研究当代书法史的时候,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页。
对于所谓“丑书”的问题,沈鹏先生有着深刻的认识,尊重创造,“宁丑毋媚”,他对傅山的理论和时代审美精神的发展有独到的思考和认知,对于匡正时弊,拓展审美视野,作了艰苦工作。他所倡导的创造精神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沈鹏先生的学术思想,还体现出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和自由独立的人格。沈先生不爱张扬,但却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对家国前途和社会伦理的关注正是两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已然成为沈鹏先生的“文化自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士大夫的“忧乐”情怀和现代知识分子在“五四”精神影响下的现实冷峻的批判精神,在沈鹏先生身上高度统一。比如他对启蒙的关注、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忧思、对社会伦理乱象的批评,他一直有着一双“冷眼”,他的很多文章和思想,都直面着现实和当下,同时善于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忧患意识和现实关怀,总是萦绕在先生笔端。在沈鹏先生的教学实录中,他反复强调“普世价值”“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他主张要尤其重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普世价值”,“人文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尊重人,尊重个人人格的独立性,尊重人的创造意识”。在书法上,他也尤其重视原创精神。呼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艺术个性,呼吁树立民主、多元、包容的学术风气。从当代书法史的角度上说,当代书坛几十年来呈现出的百花争艳式的发展,与沈鹏先生等人一直倡导的学术民主精神,有着很大关系。在学术上,沈鹏先生从不盲从,既不盲从上级,也不附和时风,他总是站在文化繁荣、艺术发展的角度,强调兼容并包的理念,强调艺术自身的规律性。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在沈鹏先生的文字中清晰可见。
阅读沈鹏先生的文艺理论文章,可以感受出真善美的人文温度。尤其他的艺术评论,对后学总是极力扶植,不吝称赞。但借助权力的庸俗之举,他是不屑的,这类人找他写文章,时时被拒绝。对前辈的品鉴,深刻的分析之外,亦每多感恩之情。对后辈的提携,在赞美和关爱的同时,亦常有启示和鞭策。他的评论文章有一种情感的温度。沈先生的文字干净、简洁,尤重准确,文字隽永,富有韵味,一如其诗。有时候娓娓而谈,在平淡的语体中见学识、见思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沈鹏先生的艺术评论,每一篇都寄托了他深厚的感情。他从不敷衍、应酬,在评论家中,能像沈鹏先生这样的作风,是比较少见的。他对于评论的态度和原则,他对评论所灌注的情思和关怀,值得每一位评论家学习。
我与沈鹏先生交往数十年,以上几点,是我对他文艺理论方面成就的肤浅认知。以此求正于同道和广大读者。
文章与视频来源:《中国书法》杂志
·沈鹏先生简介·
沈鹏,别署介居主,著名书法家、诗人、美术评论家、编辑出版家,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一九三一年九月一日出生于江苏江阴一个教师家庭,先后就读于城南小学(外祖父王逸旦捐资首创)、南菁中学(外叔公王心农曾任校长)。十五岁时发起创办文学刊物《曙光》并任主编。十七岁入大学攻读文学,投身爱国学生运动,后转学新闻(北京新闻学校)。十九岁起,长年从事美术出版工作,同时撰写评论。四十岁以后投入诗词、书法创作。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副总编、编审、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并兼任多种社会职务。
书法精行草、善隶楷。老年致力于书法高研人才培养,制定并贯彻『十六字方针』(宏扬原创,尊重个性,书内书外,艺道并进)。提出中国书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古典诗词创作发表逾千首。专注美术、书法理论和实践研究,撰写评论文章百余万字。先后出版诗词、散文集《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再吟》《三馀长吟》《三余笺韵》《桃李正酣》,评论文集《书画论评》《沈鹏书画谈》《沈鹏书画续谈》《书法本体与多元》《书内书外》及各类书法作品集凡五十余种。
荣获『造型艺术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全国第三届华夏诗词奖』荣誉奖、『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中华诗词』荣誉奖、联合国Academy『世界和平艺术大奖』等,并获得『十大感动诗网人物』『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编辑名家』『爱心大使』『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国十大魅力英才』等荣誉称号。热心文化、教育、出版、公益事业,长期大量捐款,捐赠名人书画作品、文物、图书等。捐资设立:“人民美术出版社沈鹏学术图书出版奖励金”、“中华诗词学会第一、二届沈鹏诗书画大奖赛”、“中华文学基金会育才图书室”等。
·《沈鹏全集》欣赏·
▼《沈鹏全集》出版纪念 藏书票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