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原创 王朔:中国人真的了解鲁迅思想吗?其实只是拜倒在他光芒之下而已

4 已有 89 次阅读   2024-07-22 09:33
原创 王朔:中国人真的了解鲁迅思想吗?其实只是拜倒在他光芒之下而已
梁志宇 2024-07-21 13:33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也带给后世人们许多启发。毫无疑问,鲁迅是值得尊敬的,然而作家王朔在谈起初时读到鲁迅时,认为他是"鹦鹉学舌、拾人牙慧",并非常不耻。
随着成长过程中王朔对鲁迅的了解愈加深刻,但他仍然不觉得鲁迅厉害,甚至与史铁生相比,"不在一个量级"。直到他执笔20年,再回过头来看,才发现鲁迅的功底之深。
再后来他在别人口中听到对鲁迅的评价,却发现是如此的陌生,王朔才开始反思:他真的了解鲁迅吗?中国人真的了解鲁迅的思想吗?人们看到的或许只是他的表象。
鲁迅作品的基础观感
王朔对鲁迅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与描写本身。
他第一次引起对对鲁迅的兴趣时,是八、九岁时因为玩伴的一句话:"当时有一群狗在冲鲁迅叫,于是鲁迅回:'呸,你这势力的狗!' "
事实上,狗是不可能听懂人话的,能听懂的也只有人。于是当时同样被狗追过的王朔自觉心灵受到了抚慰,这句话也变作了伙伴间日常的玩笑。那个时候王朔的语文课本上还没有鲁迅的文章,他看的第一本鲁迅的书,正是这位玩伴所借。
拿到书时他恰巧翻到一则摘抄"流氓小报"的社会新闻,他看完后一边谴责一边想:摘抄别人的东西怎能算自己的文章?从此,他对鲁迅的观感有了武断的定义,认为他"卖肉注水"捞稿费。
到建国时期20年时,书店许多作品都被清空。除了《毛集》《马列》等,就只剩下《鲁迅全集》。
在那个阶段,王朔虽然处于容易泛起崇拜之心的年纪,但他更欣赏的是带戏剧化、传奇性的东西,因此对于鲁迅的书也没有更加深刻的感觉。
而对于抱着娱乐目的读书的他来说,鲁迅的小说就太过沉闷了,再加上他创作时期运用的"半文言、半白话"语言,也极度影响了现代人的阅读体验。这使得王朔不禁对鲁迅的地位产生疑问:"这也能称为大师?"
而这一观点,直到二十年后王朔不再遵循市面上"作品的普遍要求"来限制,他才学会理解其写作方式。他认为在鲁迅的最另类的小说之一中,《一件小事》的结构更偏稚齿化,结合行文及立意看都是一篇符合小学生作文的范本。
也因此被收入过小学课本。王朔还提到他的女儿在写作中,也模仿过类似于"他的背影瞬间高大起来"的句子。不同时期的鲁迅,作品风格也有着很大变化。《狂人日记》中,鲁迅充满文艺青年对创作的热情。
其中表现出的激烈情绪与当今的"愤青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硕形容:若是改编成曲,应该属于摇滚的范畴。而一个优秀的作家,也不会每部作品都脍炙人口,如《伤势》里描写的家常里短过日子最不像鲁迅的文风。
的确他在这一领域也生疏至极。可见"术业有专攻",文学大师也无法全包全揽,这是王朔对于鲁迅的初步理解。王朔还认为,鲁迅的散文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最为出众。
他写出了对童年回忆的那份亲切与伤感,是值得回味的作品,但也"仅仅如此"。若是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之相比,那可就差远了。不过这些都与作家的阅历与经验息息相关,每个人本身就存在着认知的差距。
底层人物的"丑恶"形象
王朔对鲁迅的第二层理解,是关于小说内容里愚昧民众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最常见的是对于人物反面形象的刻画与描写,这些角色塑造的往往让人赞叹,他们的某些特征在现实中也有迹可循。
鲁迅将民众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的展示出来,力透纸背,时至今日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但在王朔看来,鲁迅的行为只停留在对弱者的揭露中,他不断的呐喊与控诉使人们来反抗强者,是将自己放在了传统文学者的高度。
底层民众所受到的侵害与剥削,反而被置之不理了。基于立场的受限性,这样的文字批判没有革命性的意义。例如鲁迅备受推崇的《阿Q正传》,在初读时许多人确实认为那是一篇好文章,简直能视为揭露民众丑恶的巅峰之作,使它的作者瞬间从一群文艺工作者里脱颖而出。
直到王朔有一次看到阿Q的电影时,这脱离真实的表现方式才初见端倪。阿Q的形象本身是用于讽刺现实,揭露现象,然而这一切只是一种"概念",若是细化到人物身上太过虚构,就会呈现非常极端化的形象,反而显得艺术加工过了头。
毕竟人的性格是复杂的,这种偏颇的艺术产物不属于客观存在,只能作为针对社会陋习的武器,在文学审美中难以激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因此王朔说:对这类人物,演员很难从生活中寻找依据。
王朔透露,最喜欢鲁迅作品是《故事新编》,虽然大多是游戏之作,但正是这样才展示出了他的才能与灵气,从中能看出他深厚的知识底蕴。同时,鲁迅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伟人等都保持着不卑不亢的态度,也没有一味的大肆宣扬民族精神。他的质疑与反省渗透在一笔一划中。不过令王朔不认同的是,鲁迅在文章的注释中表现出了自身的意气用事,借古讽今,使得作品的格局也变得狭小起来。据王朔分析,这些都与鲁迅当时的环境有关。
他处在矛盾之中,面对是非心情总是无法宁静,因而成天愤慨不已。情绪的波动,对一个作家的创作可谓影响至深。不仅如此,鲁迅在他的创作理念上也容易受到左右。
比如鲁迅了解完社会主义与现实主义理论后,他就开始认同,也逐渐在创作中显露出来,阿Q正传即是这样一个产物。在文学对政治的服务上,鲁迅的贡献毋庸置疑。
但就文学领域来说,王朔认为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典型而片面,属于浮在表面的"三突出"创作法。
作品背后的的内核思想
加在鲁迅身上的名誉有许多:"文豪!思想先驱!新文化运动主将!"等,但他的主要贡献并不是在于文学,而是背后引发的思考,这也是王朔的第三层认知。
作为革命的先驱者,鲁迅的身上自带光环令人无法等闲视之。
能质疑者自然少之又少——王朔将之称为"迷信",一想到鲁迅就觉得是"伟大而不可自证"的。那时他理所当然将鲁迅描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他的思想,并为此振奋崇拜。
一直到解放运动后,人们言论间开始对鲁迅评判,他才猛然醒悟。
那人说:"论思想,他比不了伟人;论骨气,他比不过王二小;论德行,人胡适糟糠之妻不下堂,而他带着女学生去上海同居!"
并非话有多片面,真正使王朔震动的是这种态度,于是他开始客观看待:我真的了解鲁迅的思想吗?他不断的反思发现,他所了解到的东西都不属于思想,作风也并不等于思想,大家也只是从他的作品中绞尽脑汁的推论。
于是王朔问询喜爱鲁迅的朋友,得到的回答却很泛,其实多数人仅拜倒在他的光芒之下而已。曾经笃定信任之事,在别人提起时还认同不已,却得知其实自己从未了解过,为此他很苦恼。直到今天,他也无法解释出鲁迅的思想精髓。
不过这并不妨碍王朔对于鲁迅的思考,他明白鲁迅精神是以笔为旗、为武器,向一切恶势力挑战。与此关联的词便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等。简而言之可称为:战士的一生。但他认为鲁迅作品的负面影响也非常鲜明。
那就是:"宽于利己,严于待人。"这是许多文人难以认识到的问题,这种风气在文台屡见不鲜,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众人皆醉我独醒",却忘记自己也是众人中的一份子。
按王朔的思路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对鲁迅的解读其实可以不仅仅是正面。先不论正确与否,拥有批判精神是解放思想的必经过程。鲁迅曾说,他的使命就是支撑着下落的闸门,让新一代不断逃出。
因此他总是处于"精神自由之神"的地位。在逝世前,他仍然对祖国的未来抱有强烈的信心。鲁迅先生能够作为时代的推动者与标尺,他所蕴含的能量是不可否认的。
但时代在发展,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是当今人们的必备要求。如王朔所说:"什么时候大家可以随便批评文坛领袖,那就预示着进步了。要做到真正的精神自由,必须要先忘掉在云端呼吁自由的'神'"。
我们要做的是抛却一切光环,学会看待事物的本质,才不枉千千万万个伟大革命者们的付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