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原创 回顾:人性还是兽性?莫言在北大女生的追问下愤然离场

3 已有 442 次阅读   2024-09-08 17:07
原创 回顾:人性还是兽性?莫言在北大女生的追问下愤然离场
檀夏宠物说 2024-09-07 12:23
<<——【·前言·】——>>
您和妻子是人性多还是兽性多?
这是2023年6月莫言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被一名女学生犀利提问,导致气氛十分尴尬,莫言耐心解答,但女学生不依不饶地连续追问,最后他愤然离开会场,这场风波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这位女学生究竟追问了什么?莫言又是如何回答的?他又为何要提前离开会场?是愤怒还是无言以对?
莫言作品的争议
诺贝尔文学奖自1895年设立以来,一直是文学界最高荣誉奖项之一,它代表了文学创作和评判的最高标准之一,若有作家获得此殊荣,必定备受瞩目和推崇。
在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可谓中国文坛一大盛事,但是关于他获奖后一直争议不断,莫言笔下的中国乡村沉闷而残酷,他擅长刻画人性的丑陋面,主题常带有强烈的血腥色彩。
这恰恰揭示了现实的本质,促使人们深思,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莫言创造了荒诞离奇的人和事,他对旧社会基层社会的细致描绘出了独特的风格与视角。
莫言的作品以独特的现实主义笔触,深刻的社会批判著称,他的文字大胆直白,敢于揭露社会阴暗面,挑战传统道德观念,例如,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通过描绘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农村的残酷现实,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使得一部分读者对他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认为他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用文字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现实的反思。
但是这样的写作风格也招致了一些批评,部分读者认为莫言过于强调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幸,忽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他们认为,过多的负面描写可能会误导公众,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而作品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设定被认为过于夸张,甚至被指为低俗,也有不少作家批评他的作品过于低俗和“迎合西方”,甚至将其称为“下流之作”。
而北大的一位女学生在莫言的演讲上公开提问,质疑他的作品过于血腥暴力,更是引发热议。
事情经过
在一次北大讲座上,一名女学生质疑莫言作品中“血腥残忍”的描写手法,说他是否“逐丑成癖”,并多次提及他的妻子,引起莫言当场愤怒离场,此事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当天,莫言应北大之邀前往演讲,开场时,台下学生们饶有兴致,演讲过程也十分顺利,莫言讲完自己精心准备的演讲后,还与学生们畅聊写作心得,在提问环节,他试图以丰富的文学修养,圆滑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
然而一位女学生的问题,却让莫言难以招架,她先是询问莫言与妻子之间,人性与兽性哪个更多。要知道在莫言的笔下,人性是贪婪、不择手段的;而野兽则是残忍、无情的。莫言脸色瞬间变了,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人都进化这么多年了,自然是人性更多。
那名女学生又针对莫言笔下的暴力场面提出质疑,她举出《檀香刑》中的种种“残酷刑法”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并问莫言这些描写是否会给他妻子带来“不适”,莫言强调这些都是为揭示社会黑暗面与人性丑陋所必须,并表示自己的妻子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然而女生继续追问这些“残忍画面”是否使莫言自己感到“悲痛”,面对这样的问题,莫言明显有些恼怒,但还是耐心地作出了解释,然而女学生并不罢休,继续追问他书中的不适之处,甚至上升到了他本人身上,终于莫言忍无可忍,直接离开了演讲现场。
此事引发热议,舆论呈两极分化之势,不少人支持女生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就应该直面现实,不能回避敏感话题,他们认为,正是这些争议性的元素使得莫言的作品具有深度和思考价值,而且她敢于在公众场合向知名作家提出质疑是一种可贵的品质,直接坦率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文学作品的深入探讨,也有利于作家了解读者的心声。
有人则认为女生的问题反映了对莫言作品理解上的偏差,建议她在阅读时应更加关注作品的整体主题和背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情节和人物上,而且女生在表达观点时所使用的措辞过于尖锐,缺乏对作家的基本尊重。
但是看到其他文学界人士的表态中,也能理解这两种不同声音,不少文学作者肯定莫言的诺奖“当之无愧”,而李斌等人则合著《莫言批判》一书,质疑他作品中过度渲染社会黑暗面;而台湾作家李敖更曾说过:“不出卖祖国,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过激言论。
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争议很大,这次事件也暴露出了年轻人与老一辈作家之间在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差异,还有知名文学者之间的看法不同。
其实在莫言获奖之后,奖项的影响力,让莫言一时间名声大噪,相关著作也成畅销书,在狂热之余,公众开始审视他笔下的种种血腥与黑暗,在他的笔触下,人性与兽性都被刻画为丑陋的一面。
所以当那女大生援引此点发问时,显然触及了莫言的痛点,在当时,莫言设法圆滑应对,强调作品应客观真实地呈现良善与丑恶,但显然,他并未平息质疑的声音,但当你真正了解莫言后,或许就有其他的改观。莫言的成长经历
莫言,1955年,这个出身农民家庭的作家在山东农村出生,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条件非常困难,穷得连房子都是破破烂烂,到处漏风,莫言一出生,母亲就因打工走不开而常常携带着他,任他自己玩耍。
幼时的生活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家里的粮食根本无法填饱肚子,只能在草地和河里寻找各类植物和小鱼虾充饥,在他4岁那年,赶上了大范围自然灾害,由于长期的饥饿导致村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吃得多就有了经验,榆树皮是最美味的,然后是柳树皮,而槐树皮则是最难以入口的。
严峻的环境导致许多人因饥饿和严寒而死去,不少人眼睁睁的看着亲人去世,但是已经饿的哭不出来了,还要留着力气埋葬。
好不容易熬到上学年龄,莫言开始了校园生活,但是每天的饥饿感并没有消失,但学校里的煤已经成为唯一的食物来源,是的,没有看错,煤块成了大家疯抢的东西,长大后莫言还觉得不可思议跑去问看门的大爷,大爷回答说他没记错,当时不少人便便里还有媒呢。
而莫言不负众望,课业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作文写作,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甚至表扬他作文可作为范文,随着年龄的增长,莫言对文学作品也越来越感兴趣,他开始偷偷阅读小说,并且为了换取阅读机会而帮助别人做杂活。
但是艰辛的生活依旧摆在面前,12岁那年,他在一个工地做童工期间,因偷吃萝卜被捉,并遭受了严厉的体罚,尽管心里十分深感惭愧,但莫言终究难以抵御生存的诱惑。
还有一次,莫言和一帮孩子为了一口豆饼,粮食保管员让他们模仿狗叫,谁模仿得最像,就能得到那块豆饼,孩子们为了这一口吃的,争先恐后的模仿起来,对于孩子们甚至一些大人而言,肚子都填不饱,尊严又有什么用呢?
长大成人后,莫言开始给各级教育部门写信,信中他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然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信件如同一颗颗投入深海的石子,杳无音信,莫言并没有因此气馁,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有人听到他的声音。
在寻求教育之路的同时,莫言试图通过参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征兵考试,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未被录取,这对莫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决心。
他常年处于饥饿的状态,而写作对他来说,最初只是为了换取稿费填饱肚子的手段,他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在一本不知名的文学刊物上,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这为他打开了通往文学之路的大门。
青年时期,莫言历经工人、厨师等工作,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未来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的素材,而他的成功,与妻子跨越多年岁月的深情密不可分,这份深厚的情感支撑着他在人生的每一个低谷和高峰时刻。
每当莫言在事业上遇到挑战或需要灵感时,妻子的理解和鼓励总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她不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更在精神上给予他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莫言的妻子擅长烹饪,尤其是包饺子,每当他疲惫不堪回到家中,妻子总会为他准备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这些饺子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晚餐,它们代表着家的温暖和妻子的关爱。
莫言曾说:“在我心中,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就是妻子为我包的饺子。”饥饿与奋斗的主题始终贯穿莫言的人生,他的作品以其真实生动的笔触反映了旧社会的现实,也展现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他的文字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敢于揭示社会的黑暗面,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使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2年,莫言终于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站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峰上,这个荣誉不仅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他坚持自我、勇于创新精神的肯定。
通过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见,人性和兽性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莫言离场的行为,是他不愿意在形式上虚与委蛇,而是选择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人性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私和慈善、贪婪和奉献的冲突,这种内在的矛盾并非静态不变,而是随着环境、经历和个人选择而不断演变,在面临道德抉择时,内心往往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斗争:我们渴望满足个人利益,又希望对社会有所贡献。
比如在面对贫困时,部分有钱人会选择慷慨解囊,一些有钱人则害怕自己的财富受损选择漠视,甚至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不择手段,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善与恶的较量,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人性的丰富性,使我们成为了能够反思自身行为并作出改变的个体。
结语
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并且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避免用言语或行动伤害别人的情感和自尊心,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对话,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而人们对于莫言的评价存在不小分歧,但是要知道莫言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他打开了中国作家获诺奖的大门,也使“根”文学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反响,我们应欣赏莫言的文学成就,理解不同评价背后的复杂因素,需要在批判与包容之间找到平衡。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