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行走过的人间路
1904年
林徽因出生在书香门第,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父亲林长民是秘书长、政治部部长、国务院参事。
7岁时,林徽因就会作诗,
林长民高兴极了,拿着诗得意的说
“没想到,庶出的女儿七岁就会作诗”
从此把林徽因捧在手心里疼着。
1920年
林长民被派往欧洲长时考察访问,
他便带上了徽因一同前往,带她去见见世面。
这年9月,徽因考上了伦敦圣玛丽学院。
这一年,徐志摩也来到了伦敦。
于是,24岁的徐志摩和16岁的林徽因,
向老天爷安排似的无可避免的相遇了,
徽因爱极了他的诗情与天真,
而他对徽因一见钟情,更是折服于她的才气。
于是,徐志摩开始找各种理由到林家做客,
他与徽因一起坐在康桥柳树下看夕阳,
一起看夕阳下闪着金波的潺潺流水,
在潺潺流水边谈文学,谈诗歌·····
突然有一天,徐志摩就消失了,
她骑着脚踏车,依着徐志摩写信的地址找去,
结果。找到的却不是徐志摩的家,
而是一个小卖部。林徽因彻底懵了,
她不知道徐志摩为什么这么做,
但这明显有所隐瞒。
后来,徐志摩才跟她坦白:
“我有妻子,她也在伦敦”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
徽因说:“我不可能嫁给有夫之妇”
徽因的母亲是二房,在家里地位名不正言不顺,
徽因不希望母亲的不幸在自己身上再次上演,
她想要的是一个美满的,完整的婚姻。
1921年3月
徽因在家里茶饭不思,整日以泪洗面。
最终,她做了决定,回国。
父亲什么也没问,他心如明镜,
她没有去跟徐志摩道别,只去了一封信。
就这样,徽因降下了帆,拒绝了大海的诱惑。
很多女人一辈子都绕不开一个“情”字,
徽因16岁就爱得起,放得下。
回国后
徽因继续在培华女中求学。
但却失去了往日的神气,
整个人似乎都变得很低沉。
林长民见状就去找了好友梁启超。
他喜欢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
于是,两家长辈给他们牵了线。
徽因中意梁思成的成熟稳重,
这正是她想要的。
而梁思成对徽因的才华与容貌甚是心仪。
因此,俩人开始了试探性的交往,
1923年5月7日
正当俩人暧昧时,
梁思成和弟弟上街参加示威游行,结果出了车祸。
那些日子,徽因每天都去医院服侍,
把梁思成照顾的无微不至,
俩人感情便如火箭般蹿升。
1924年
两人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徽因想学建筑学为中国做出贡献,
然而建筑系不招女生,所以只好“曲线救国”。
她选择了美术系,但选修了建筑学全部课程。
梁思成因徽因热爱建筑,而选择了建筑系。
在校园里,梁思成对徽因是呵护备至,
有一次,梁思成到女生宿舍找徽因,
在楼下足足等了二三十分钟,
她才装扮好,姗姗下楼。
梁思成对此毫不抱怨,
并且在此之后常常这么等徽因。
徽因的爱美是出了名的,为此,
梁思成还为她亲手做了一面仿古铜镜,
上面雕刻着:“林徽因自鉴之用”等字样。
可见梁思成对徽因的用心之深,
而美好的她也值得被这么疼爱。
1928年3月
俩人终于在渥太华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而当时徐志摩为了挽回林徽因,
在报纸登了个《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通告》,
这一举动更是让徽因看到了他的幼稚与不负责,
徽因更加坚定地选择了梁思成。
徽因写过一篇叫《九十九度中》的小说,
你可以保持九十九的热度,但要想活的美,
请把最后一度感性换成理性。
所以,她选择了踏实可靠的梁思成。
有句话说的好“女人越理性,活的越高级”
婚后
徽因与梁思成全家逃难西迁,
抗战八年,她从千金小姐变成了贤妻良母,
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什么都干。
为了维持生计,她一个星期来往四次,
走十公里的山路,去云南大学教书,
一个月的报酬不过40元法币。
颠簸中,梁思成用来测量古建筑的皮尺掉了,
他整日愁眉不展。
徽因瞒着他,偷偷去昆明黑市,
用23元法币买了一条新皮尺给他。
她就这样竭尽所能的做着妻子和母亲。
1932年
徽因与梁思成一起,开始了中国古建筑考察路。
花了两年走遍大半个中国,
考察测绘了数百处古建筑。
然后编写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以此为蓝本确定了《全国文物保护目录》
1955年4月1日
林徽因这位女神离开了人世间。
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碑,
上面只写了七个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两位挚友金岳霖和邓以蛰,
联名为林徽因撰写了一副挽联: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人生感悟
她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爱得好,
林徽因完美的像一尊雕像,
把其他同性映衬的平淡而局促。
她是千金小姐,但是她享得福也受得苦。
女神是轻松做得到的吗?
花在饱读诗书上的时间不比保持身材短,
用在规划人生上的时间不比梳妆打扮少,
如此,方能塞得进零号礼服,拾掇起一身仙气。
每一个女神都活得很努力!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