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混社会的流氓,基本上就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靠打打杀杀、逞强斗狠,提着脑袋换酒肉。或成为打手、保镖,或成为家丁、走卒。一般兴不起大风浪,往往不得善终。但是流氓一旦有了文化,危害性就会变得非常巨大,变成非常可怕的事情。
昔日上海滩大佬杜月笙,从小在水果摊当伙计,后加入帮派混社会,竟然混出了鼎鼎大名,最后还得善终。从小流氓到黑白两道敬畏的大佬,到国共两党交好、争取的对象,杜月笙不仅洗白还变红。他的一次次蜕变,他的一次次华丽转身,除了他的够用的脑瓜和变数和机遇并存的乱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特别爱学文化,特别敬重文化人。
一、拜国学大师章太炎为师 杜月笙混社会混得不错,但在黑道上成名之后,他就很认真的去找老师学习文化知识。甚至找到了民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这个老师。章太炎是国学大师又是革命先行者,在民国时期很有名、很有才、也很狂妄,但胡适、鲁迅这些文化界一流人物也都敬佩他。那么狂妄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怎么会收一个混社会的当学生?
据说章太炎原来瞧不起社会帮派成员的,可是有一次,章太炎的侄子在上海租界犯了事儿,杜月笙知道之后出面斡旋把他侄子给救出来了。
事后,杜月笙到苏州看望章太炎,毕恭毕敬以学生见老师的礼节来拜见章太炎,走的时候两千现大洋的银票塞到茶杯底下,不让章太炎看见就走了,顾全知识分子的面子。帮了他的忙还低三下四地去拜访他并且送了一份厚礼。如此行事感动了章太炎,章太炎把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混社会出身的黑老大教成了小楷写得很漂亮,还粗通文墨的有文化的人。
杜月笙的名字原本是“杜月生”,后来章太炎给加了个竹字头叫杜月笙呢。杜月笙不仅从章太炎那里学了文化知识、学了书法,而且还模仿老师常年穿长衫,跟人说话彬彬有礼,喜欢别人管他叫“杜先生”,不喜欢别人叫他老大。
二、特别喜欢结交文化人 杜月笙虽然出身卑微,起家于市井,发迹于黑道,但他喜爱学习、善于学习。除了拜名家为师学习文化,他还特别喜欢结交文化思想界精英。他结交的读书人特别多,对文化、思想界的名人特别敬重,给谁都留足面子。像当年湖南杨度这样的人物都觉得杜月笙绝非混社会的泛泛之辈,还当过杜月笙的幕僚。
这杨度是谁?这可不是泛泛之辈啊,他是清末民初了不起的风云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十岁丧父,过继给官为总兵的伯父。随伯父研习诗、文、书、画、印,17岁考取秀才,18岁中举。甲午科、乙未科会试均落第,但会试期间恰逢公车上书,认识了梁启超、袁世凯、徐世昌等。还乡,师从衡阳东洲、船山书院一代名儒王闿运,同门还有夏寿田、八指头陀、杨锐、刘光第、刘揆一、齐白石等。
1900年庚子之乱后,废八股、推新政呼声日高,清廷被迫举办了经济特科考试。杨度、梁士诒等学子应试,成绩优异却落榜,还传出消息说要将杨度当作维新派余党抓捕。杨度得悉后,东渡日本并与人共同创办《游学译编》等刊物宣传救国思想。他不赞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但他将黄兴介绍给孙中山,促成孙黄合作。 他主张走君主立宪救国道路,因此认为只有袁世凯堪当此大任,并成立了保皇组织“筹安会”,他是其中的急先锋。然而,“君主立宪”在中国被认为是逆潮流而动,袁世凯当了八十三天皇帝就给人骂死了。杨度救国救民的梦想就此破灭,一度变得颓废,开始研究起佛经来了,自号“虎头禅师”,著有《虎头禅师诗集》。
1922年杨度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孙中山特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此后杨度在山东张宗昌那里策应过北伐,张宗昌对杨度也言听计从。不久他又开始和一些共产党员交往,在上海时通过孙中山认识了李大钊。1927年杨度在北京设法营救李大钊、成舍我。1928年寓居上海,佯以卖字画为生,为杜月笙门下“清客”,期间也为共产党提供过不少情报等帮助。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