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原创 《觉醒年代》中鲁迅与陈独秀相遇,是真实存在的

2 已有 20 次阅读   17小时前
原创 《觉醒年代》中鲁迅与陈独秀相遇,是真实存在的
剥古通今 2024-09-27 16:30
鲁迅与陈独秀,这是一个初看似乎轻松,实则十分艰难的话题。在通常的认识中,鲁迅的主要角色是文学家,陈独秀则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他们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相遇,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基本处于双峰并峙的地位。
有时候,我自己的阅读经验也会出现这种“自动分类”又难以周圆的差异。比如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文学的人把鲁迅视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第一人,是最高峰。
研究历史和政治的人们,谈及最多的五四人物,可以说首推陈独秀。那他们二人在当时究竟各自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二人关系究竟如何,后世评价应如何掌握分寸以尽可能不失公允,这些话题是极为复杂而纠缠的。谈“五四”,最离不开《新青年》,陈独秀是《新青年》的创办者,陈独秀的足迹所至,基本上就是《新青年》的办刊地。
而鲁迅走上文学道路的起点,正是《新青年》。他们二人哪一个对五四新文学甚至五四新文化的贡献最大暂且不谈,且来看一下二人在现实当中的交往吧。从事实出发,或从事实的有无出发。鲁迅与陈独秀在现实中有过交往吗?这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其实也是可以讨论的。
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最初叫《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随着陈独秀应蔡元培之邀从上海北上,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的办刊地点也迁到了北京。
所有这些事,对于当时还在教育部上班,回到住处就在夜灯下“钞古碑”打发时光的鲁迅来说并无直接关系。然而正是这一变故,为鲁迅在文学上的爆发埋下了伏笔。陈独秀当年到北大任职,既无头衔、又无教学经历,还要带《新青年》同来,却“拗不过”蔡元培的力邀,于是答应“试干三个月”,胜任则继续,不胜任就回沪办刊。
而这一切就发生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仅仅十天之后。从那之后,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或“转正”、或“升职”、或“加盟”,出现在蔡元培的“团队”名单中。因为鲁迅是教育部的公务员,按照规定不可以到大学任教,虽然周作人是经他推荐进入北大的,自己却直到1920年才获得兼职机会。
周作人是鲁迅之弟,钱玄同是陈独秀的得力助手,于是周、钱二人就成了陈独秀与鲁迅之间的牵线人。有谁能想到,《新青年》这份陈独秀的“私家”刊物,本来是吸引人才的附加条件,却未料到反倒成了一批知识分子、文化名人的聚集之地。对社会公众来说,与其说这些人都是北大的,不如说他们都是《新青年》的。这不,热心的编辑钱玄同就上门来找鲁迅了。
据说那时节钱玄同总往绍兴会馆跑,目的就是向鲁迅约稿。比如1917年8月9日这天,鲁迅日记记述北京城“大热”,而“下午钱中季(即钱玄同—本文注)来谈,至夜分去。”这个月的27日,又有“晚钱中季来。夜大风雨。”9月份虽然不见钱玄同到访,但28日和29日却记有二人书信往来。到了10月8日、13晚上,又有“钱玄同来”。
到了年末的12月23日,那一天是个星期日,鲁迅同二弟周作人到“留黎厂”(今通作琉璃厂)买了一堆古碑拓片及墓志铭等等,又去喝茶吃饭,且买了自己喜欢的甜点“饼饵少许而归”。日暮之后,又有“晚钱玄同来谈”。“来谈”,就很正式了吧。我猜想说不定,这就是认真来谈稿的那一次。
一直到1918年2月9日、23日,3月2日,均有钱玄同来访的记录。直到4月5日,“晚钱玄同、刘半农来”。钱、刘二人同来甚为隆重,这一次应该是来取稿的,因为此后一直到作品发表,鲁迅日记里,并不见有寄稿或信给钱玄同的记录。从上一年夏夜开始的频繁而“来”,到年末的“来谈”,再到年后的来催,及至4月5日携刘半农来取,钱玄同可谓是现代以来最好的、值得今天的同行业者学习的优秀编辑。
当然,无疑是陈独秀的好帮手、好助理。钱玄同后来回忆说:“我十分赞同(陈)仲甫所办的《新青年》杂志,愿意给它当一名摇旗呐喊的小卒,我以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海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七年一月起,就有启明的文章。”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