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徐志摩母亲去世,陆小曼前去奔丧,半路被公公拦下:徐家不欢迎你

2 已有 14 次阅读   18小时前
原创 徐志摩母亲去世,陆小曼前去奔丧,半路被公公拦下:徐家不欢迎你
薇言浅谈 2024-10-25 12:15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
徐志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的文句宛如山间月、石间泉,清新动人,读来让人觉得能写出这些文句的人必有款款深情。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浪漫多情的人,可他这一生与女人之间的感情,有不少的纠葛。
徐志摩与陆小曼,本就是不被世俗认可的一段感情。
在徐志摩母亲去世后,儿媳妇陆小曼穿着孝服前往老家奔丧,却在半路被其公公拦下,可见陆小曼这个媳妇是不被徐志摩父母认可的。
要了解这些,总要先跨过许多岁月,揭开诗人故事的面纱。
诗人的情缘
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蔑石镇,父亲徐申如是当地有名的富绅,家境优渥。
徐家是个传统的大家族,徐志摩却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思想有其先进性,追求自由,这也充分影响了他的创作。那个时代盛行的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也不例外。
1915年,在家里长辈的安排下,徐志摩与张幼仪结了婚。
可以说,张幼仪嫁给徐志摩,是她的不幸。
徐志摩对于这段被安排好的婚姻是极不情愿的,他追求的是自由的恋爱和婚姻,喜欢的是思想先进的女子。
在第一次见到张幼仪的照片时,徐志摩便撇下嘴来说道:“乡下的土老帽。”
他不喜欢发妻张幼仪,对张幼仪冷漠至极,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与张幼仪圆房生下孩子不过也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
而张幼仪是个典型的东方传统女性,温柔贤惠,一切以夫家为主,徐志摩无论对她怎样冷淡,她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
对于公公婆婆,她也是用尽心力服侍,方方面面都很尊敬老人家。
因此,徐志摩的父母对张幼仪这个儿媳妇甚是满意,挑不出一点错处。
1918年,徐志摩前往美国留学,后又到英国伦敦学习,也就是在剑桥大学遇见了他一生的梦中情人林徽因。
他与林徽因一同泛舟,一同作诗,一同谈论文学,他深深地迷恋上了林徽因,但这更多的是一种一厢情愿。
1920年,徐志摩不情不愿地把发妻张幼仪接到英国团聚,张幼仪没有等来徐志摩的柔情,却等来了一纸离婚协议书。
徐志摩提出离婚时,张幼仪还怀着两人的第二个孩子。
离婚后的徐志摩去找林徽因,但林徽因与父亲不告而别。
她并不想与这个对妻儿不负责任的人结为连理,她也没有那么喜欢徐志摩,林徽因回到国内与梁思成结婚,留下徐志摩独自一人在英国黯然神伤。
而张幼仪离开了徐志摩之后,开始了她崭新的生活。
在徐申如看来,儿子离婚是大逆不道,伤风败俗的事情,但无奈诗人的心中追求的是理想爱情,这段婚姻于徐志摩而言始于痛苦,再如何也要终结它。
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陆小曼,是民国四大美人之一。
胡适评价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出生于上海的名门,又是家里的独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也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送她去新式学堂,还特定为她聘请英文老师。
陆小曼不但生得国色天香,还才华横溢,她在绘画上的造诣颇深,师从名家,能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懂得戏曲。
徐志摩认识陆小曼时,她已是好友王赓的妻子。但陆小曼嫁给王赓也是父母之命,她并不喜欢丈夫。
王赓因为工作忙,委托徐志摩陪他的妻子游玩,却没想到这会让妻子被好友抢走。
徐志摩与陆小曼日久生情,感情越陷越深。不久后,陆小曼与王赓离婚。
不被公婆喜欢
徐志摩想与陆小曼共度一生,这当然得不到徐申如的同意。
儿子离婚他已觉得是伤风败俗,再娶一个有夫之妇更是有辱门风。
徐志摩只好南下回到老家,跟父亲面对面商议此事。
徐申如对徐志摩说,要再婚,需得经过张幼仪的同意。
张幼仪表示同意,徐申如才勉强答应这门婚事。
所以,从一开始,徐申如对陆小曼的印象就不算很好。
不喜欢归不喜欢,但是徐申如夫妇还是给足了徐志摩陆小曼两人充足的物质条件。
徐申如夫妇斥巨资为儿子和新儿媳修建豪华的别墅,在北京的婚礼规模也是盛大得让常人惊叹。
结婚后,徐志摩和陆小曼两人回到硖石老家,与徐申如夫妇共同生活。
人与人之间,一旦住在同一屋檐下之后,各自的毛病很快就会显露出来。陆小曼家境优渥,自小又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难免性格娇气,思想上还偏向西派。
公公婆婆又是传统的封建家长。在思想上,他们已格格不入。
陆小曼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在家中她不会做一点家务,花钱也是大手大脚,这便让公公婆婆很是不满。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张幼仪是个勤快、温顺的贤妻良母,孝顺又懂事,很得公婆欢心,陆小曼虽然长得漂亮,也富有才情,但在他们看来,作为一个儿媳妇,跟张幼仪差了十万八千里。
偏偏徐志摩对陆小曼又言听计从。
在吃饭时,陆小曼吃不下时,就跟徐志摩撒娇说:“志摩,我吃不完,你帮我吃”。
徐志摩对娇妻的要求自然是照做。
见到儿子扒拉着儿媳吃剩的饭菜,徐申如夫妇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们觉得,儿子这是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
陆小曼感受到了公婆对自己的不满,情绪上自然有了相应的抵触。对于妻子和父母的不和谐状态,徐志摩也只是不断哄着妻子,并没有顾及父母的感受。
他总是想着日子久了就好了,但日子久了只会造成矛盾越积越深。
于是,徐申如夫妇在与儿子儿媳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借口局势混乱离开了。
徐志摩大概也没想到,父母是去投奔了前儿媳张幼仪。
张幼仪对此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听到徐申如夫妇“控诉”陆小曼的种种,张幼仪觉得这是徐志摩爱她的表现,而此前徐志摩根本没有这样对待过自己,这让她黯然神伤。
徐志摩和陆小曼得知父母是去了张幼仪处时,气不打一处来,认为是张幼仪接走了父母。
徐志摩于是写了一封满带情绪的信寄给张幼仪,信中还提到:“这让陆小曼很没面子”。
张幼仪也只是回了一封平静的信,说明了徐申如夫妇的情况。
被阻止奔丧
1931年4月,徐志摩的母亲钱慕英病危,不久后逝世。听闻此噩耗,陆小曼即使再不懂事,也会去奔丧,见婆婆最后一面。
陆小曼第一时间穿着孝服,从上海千里迢迢赶到灵石。
徐申如得知消息,却派人在半路把陆小曼拦下了,还直截了当地说:
“请回吧,我们徐家的大门不欢迎你进”。
陆小曼本就是清高孤傲之人,受到如此的对待后,便告诉徐志摩自己会原路返回。
徐志摩对父亲的做法很是气愤,当即赶到父亲跟前,当着许多人的面怒气冲冲地质问父亲,两人当众吵了起来。
徐申如和徐志摩父子就此反目。这样的家庭无疑是不幸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不久后,徐志摩因飞机失事死亡。
陆小曼悲伤到何种程度,我们不得而知,只知她不再出去交际,对于别人的各种指责她从不辩白,此后一生,尽心尽力在整理徐志摩的诗稿。
在生活上,陆小曼大多数时候窘迫不已。
家和万事兴,无论怎么说,如果陆小曼跟公婆能相处融洽,公婆也能多理解陆小曼,那么许多事情的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
只可惜:“人生不售来回票”。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