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我国近代的历史名人中,徐志摩是比较出色的一位。他的诗写得相当不错,一首《再别康桥》传颂至今,被无数的人所津津乐道。
现代的人对于徐志摩的关注,不仅仅在于其诗歌上,也在于其与林徽因等才女的爱情纠葛上。
个中的是非对错,被很多人论了又论,到了现在早已经论无可论,再论下去也只不过是炒旧菜而已,没什么意思。
很多关注徐志摩的人都知道,他因为一场事故而英年早逝了,但好在其留下来一个后代,那是他唯一的儿子徐积锴。
想当年,徐志摩也是一个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的人士,没想到徐积锴长大后,却举家搬迁到美国去生活,至今他的后代已经没有人会说汉语了。
徐志摩的早年生活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诗句:“轻轻的我来了……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语句,就是出自大诗人徐志摩之后。
徐志摩虽然出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
但他比较幸运的是,其家里的环境比较不错,虽然算不上有多么显赫,但至少可以让他衣食无忧,安心读书识字,享受生活。
而且由于他家也勉强算得上,当时的上流社会,琼瑶和金庸等著名的小说家,都同其存在着一定的家族血缘关系,甚至连钱学森,也算得上他的亲戚。
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可以使得徐志摩以较为开阔的眼界,去观察当时整个时代大背景下的变动。这是他日后,能够成功成长为一个大诗人的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徐志摩还是家里的长孙独子,从小就受到家里各位长辈的百般宠爱,过着十分优渥的公子哥生活。
虽如此,但小时候徐志摩的表现,也对得起家里长辈对他的宠爱,各方面比较乖巧,学习方面也比较刻苦,从小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能够轻易拿第一名。
学业上一路十分顺利,在老家上完私塾后,赴杭州一所名牌中学上学,接着又考中了上海的一所名牌学院。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徐志摩发现自己怎么也学不进去,又跑去另一所名牌大学北洋大学法科上学。
后来,又由于北洋大学的法科被并入了北京大学,所以徐志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北大学子。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北洋军阀内部动荡不安,为了保证自家安全,徐志摩选择离开了北大,转而跑去美国求学。
徐志摩最终来到了美国的克拉克大学,用短短十个月的时间,便让自己顺利毕业了,获得了学士学位。
接着,徐志摩便又跑去了美国的另一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上学。
再后来,徐志摩又跑去了康桥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剑桥大学读书。
在这一期间里,徐志摩广泛地涉猎了很多政治、经济和历史知识,也成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人。
尤其是在康桥读书的这一段时间里,成为他一生当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让他开启了一颗诗人的心。
康桥,在徐志摩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代表作《再别康桥》中的“康桥”,指的就是康桥大学。
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自己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中描绘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如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都成为徐志摩心中永恒的记忆。
由于用词优美,情感真挚动人,后世有不少人将里面的名句,用于情人告白。
不管怎样,如果大家只看徐志摩的家世背景的话,会觉得他是一个普通的富二代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
但如果去看他的学习经历,就会发现其学习的刻苦程度和学习成绩,不比很多贫寒子弟差。
甚至完全可以称为学霸。
二、大诗人徐志摩
从文学成就方面来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是上过中学语文课材的,由此可以看得出他的作品是足够硬的,对于中国诗歌文学,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而且他还曾经创办过杂志,也当过很多杂志的主编,就个人事业而言,也做得相当不错,可谓是一个成功人士。
按理来说,就这样的一个人,后世对他的评价是不会太低的。但如今的徐志摩,却呈现出褒贬不一风评。
为什么呢?主要是在于徐志摩个人生活方面,有些做得不妥。
其中,对于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徐志摩表现得过于冷血无情。
张幼仪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性,知书达理,很是美好。嫁给徐志摩之后,也一直规规矩矩的,没做什么错事。
然而,徐志摩却一点都不爱她,甚至内心里十分讨厌她,认为她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土包子。
徐志摩是因为父母之命而被迫娶她的,所以他心里不爱她情有可原。但千不该万不该,一边不情不愿地娶了她之后,一边又和别的女人,才女林徽因勾搭在一起,大搞婚外情。
甚至还为了能够顺利和林徽因在一起,而强迫其堕胎并离婚。
但即便徐志摩做到如此抉择,林徽因最终也没有选择和他在一起。
此外,徐志摩同其第二个妻子陆小曼之间的婚姻和感情,也是一笔糊涂账。
这两个虽然两情相悦,但陆小曼毕竟是有夫之妇,并且她的丈夫还是徐志摩的好友。
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和婚姻始终备受争议,不被世俗所容。而且陆小曼是属于那种比较任性的,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使得徐志摩不得不经常到外面奔波,辛苦赚钱。
这样的一种婚姻模式,不被很多人所认可。
有人认为,后来徐志摩之所以会因为坐飞机失事,就是因为他为了省钱而搭载了免费的载货飞机。
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是为了急于去北京听林徽因的演讲。但这两种说法,都没有充足的证据。
不管怎样,徐志摩就是因为这么一场飞机失事事故,导致他的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1931年11月19日。
三、徐志摩的后代
徐志摩虽然很年轻的死了,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后,他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早就在1918年的时候,便替其生下了一个儿子徐积锴。之后,不久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徐德生。
但二子很不幸在三岁的时候,便因为患有脑膜炎而去世。而长子徐积锴则顺利长大成人。
在徐积锴小的时候,由于徐志摩把大多数的精力都用于追林徽因,导致他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父爱。
但其实徐志摩并不讨厌这个孩子,两人曾经还一起踢过足球。而家里的其他人,也因为徐积锴是其家里的独子,而备受家里人的宠爱。
在徐志摩去世的时候,徐积锴也已经十三岁了,曾经跟着舅舅,一起过去给徐志摩收尸,并顺带着参加了,日后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大诗人所举行的公祭仪式。
徐积锴日后就是正常读书学习,其小学到高中都是在我国学习的。在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我国的交通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土木工程,但到了1947年的时候,他却突然离开中国大陆,举家前往了美国生活。
之后,他就很少回来中国大陆了。
在美国,他也很快在母亲的帮忙安排下,成功娶到了一任妻子,并先后诞生下,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与此同时,徐积锴继续在美国大学继续学习,成功当上了一名工程师。
然而令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徐积锴的四个孩子长大后,却全部都不会讲中文了,日后也都没有一个是从事与中文有关的工作。
按理来说,中国人是讲究不忘本的。所以,即便这四个孩子从小在美国生活,但也应该教会他们中文才正常。
为什么,最终连中文都不会讲呢?
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由于徐积锴跑到美国去之后,他和妻子两个人都需要经常在外工作,各种忙活。所以,四个孩子只能够交给自己的母亲张幼仪带。
张幼仪本身家庭环境不错,所以她在被徐志摩抛弃之后,依旧能够过上正常的生活。同时,还努力地学习外语,还成功自己当上了老板。
也许正是因为张幼仪一个人带四个孩子不容易,能够教会他们英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着实没有额外的精力去教会他们中文了。
【结语】
总而言之,徐志摩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十分刻苦努力;在事业和艺术追求上,他给世人留下来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
但在生活方面,尤其在个人感情方面,却处理得不太得当,让其直到现在都受到了不少质疑。
只不过令人惋惜的人,徐志摩这么才华的一个人,他的四个孙辈,非但没有一个从事与文学有关的创作,而且连汉语都不会讲了,彻底成为美国人。
参考信息来源:
海宁市传媒中心2023-11-26《对话徐志摩之孙!时隔四年再返海宁,他这样说……》
煮酒文史2024-06-28《徐志摩遇难后留下唯一儿子徐积锴,举家搬迁美国,后人不会讲汉语》
浙江日报2018-06-20《徐志摩亲孙女今天海宁寻根,感叹,志摩的基因太强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