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万相志
1.
上世纪70年代,香港。一个弹丸之地,却受到全世界瞩目。
在之后的二十年里,这座小小的岛屿,向全世界输出了大量的流行歌曲、流行影视。
那时候,人人都说,香港,遍地是黄金,遍地是机会。
有两位年轻人慕名而来,闷头闷脑地闯入香港娱乐圈。
一个师从胡金铨,一个师从张彻。
他们常常在散工后,黄昏时刻,在还未竣工的喜来登文化中心顶楼喝酒、抽烟。
那时候,两人都没什么钱,抽的是便宜烟,喝的是便宜红酒。
他俩一壮一瘦。
瘦的那人,像只猴子,喜欢戴副墨镜。
壮的那人,皮肤黑黑的,横眉冷目,一副大佬派头。
壮汉指着似血的夕阳说,我以后要拍一部有关《三国》的电影。
瘦子挠挠头,哎呀,我一辈子能拍一部电影就差不多了,况且,我已经拍了三部。
壮汉拍了拍瘦子的肩膀,三部怎么够?我们以后要拍很多电影,我们要去美国,去日本。
瘦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仰头喝尽了杯中的红酒,我想拍的电影可多了,我想拍《西游》,拍大唐盛世。
壮汉哈哈大笑起来,眼神里满是宠溺,我们一定会实现梦想的。
很多年以后,壮汉真的拍了一部有关《三国》的电影——《赤壁》,也曾远渡重洋,在好莱坞打下一片天地。
他叫吴宇森,暴力美学大师。
瘦子真的拍了有关《西游》的电影——《西游伏妖》,与周星驰强强联手,而且,他的才思天马行空,监制、导演的电影加起来快超过100部。
他叫徐克,电影鬼才。
在1986年,徐克监制,吴宇森导演,两人合作,打造《英雄本色》,一扫香港电影的低迷现状,并开启了香港电影的长达十年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若干年前,他们是一文不名的少年,在街头喝酒、打屁,若干年后,他们各自成为一代宗师,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
江湖上,总有他们各自的传说,但是,再也没有人看到他俩并肩的身影。
2.
本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徐克,但是,提及徐克,是怎么也无法绕开吴宇森的。
吴宇森之于徐克,犹如刘镇伟之于王家卫,步惊云之于聂风。
好了,闲话少叙,说回徐克。
徐克,1951年2月出生于越南,祖籍广东省汕尾市。
那时候的越南,正处于战乱之中。坦克游行、防空警报、轰炸,是徐克从小就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也是因此,徐克构建的武侠世界,也常常处于社会裂变的危险时期。
《黄飞鸿》如此,《新龙门客栈》如此。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关于名字中的“克”字,徐克的解释是“攻无不克”。
名如其人也,徐克天生就是一个侠客,喜欢挑战不可能的事情。
5岁那年,在妈**带领下,徐克在戏院看了一部迪士尼动画片:《小鹿斑比》。
光影声色在一块白色的幕布上跳动,就能演绎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幼小的徐克惊呆了。
徐克从小就鬼点子多,脑袋里一堆天马行空的想法。第一次接触电影后,小徐克心想,如果我能把我的梦拍下来,那该多有趣啊。
至此,徐克迷上了电影。
13岁那年冬天。
某日,徐克突然觉得,脑袋要炸了,他脑海里那些鬼马的想法,喷薄而出。
徐克一拍腿,他决定拍一部电影。
他偷走了父亲的私房钱,并以滔滔不绝的口才游说小伙伴,让他们掏钱为他“众筹”拍电影。
最后,徐克终于“凑够钱”,租了一台8毫米的摄影机。
即便现在已过花甲之年,拍了数百部电影,徐克仍记得清楚明白,“电影”开机那一天的每个细节。天是什么颜色的,花是什么香味的……
但是,家人对徐克这一兴趣爱好并不认同。
徐克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希望徐克能够学医,继承他的衣钵。
世事多奇妙,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中国东南部的一座小岛上,有一个叫罗大佑的小家伙,也被父亲强迫学医。
更奇妙的是,他们相继弃医从文,走上了一条大师之路。
1969年,徐克的父亲掏出多年积蓄,送徐克去美国留学,学习现代医学。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到了美国不久,徐克当机立断:不学医,学电影。
那一天开始,世界上,少了一个好医生,但多了一位伟大的导演。
3.
70、80年代的香港,电视行业蓬勃发展。
《射雕英雄传》《大时代》《霍元甲》《上海滩》,这些剧目的盛名,至今如雷贯耳。
电视台需要人才。
TVB和亚视电视台都开设了艺员训练班,为影视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演员、编剧、导演、监制。
从电视台出来的明星,随便抓一把,在今日的地位,非同凡响: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编剧、导演: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
从这两家电视台出来的电影从业者,至今仍占据华语电影半壁江山。
诚如狄更斯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那个时候的香港,充满粗制滥造的电影,也诞生了许多传世经典。
那个时候的香港,整个电影产业格局开始变革,邵氏与嘉禾两强式微,持续十余年的争霸制衡局面宣告结束。香港电影开始进入烽烟四起的独立制片人时代。
徐克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头扎入香港娱乐圈的。
1977年,26岁的徐克来到香港,在电视台做导演、监制。1978年,徐克参与监制武侠电视剧《金刀情侠》。
初次拍摄武侠剧,徐克便推陈出新,《金刀情侠》的人物造型、摄影构图、剪辑方式、特效高度讲究,将电视剧拍出了电影质感,而他凌厉的剪辑方式,天马行空的剧情模式(在武侠中揉入悬疑、奇情、恐怖元素),也令观众耳目一新。
科班出身,才华横溢,徐克很快便受到名导胡金铨的赏识。
徐克欢喜得不行,胡金铨是他偶像,当年,他的毕业论文正是写的胡金铨的武侠片。
当时,旧派武侠片已经落寞,“锦帽貂裘,一剑霜寒十四州”的诗意江湖已远去,胡金铨也早有退隐之意。
江湖讲究传承,胡金铨隐退之时,想物色一个接班人。
而徐克,就是他选中的人。
在胡金铨的加持下,两年时间里,徐克一连拍了三部电影:《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危险》。
这三部电影风格诡异,黑暗诡谲,意识先锋,造型奇特,以至于业内将它们称为“混乱三部曲”。而对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来说,他们的评价只有三个字:看不懂。
胡金铨力挺的徐克,可谓出身名门,然而,他一出手,用的却是“邪教”的功夫。
初涉江湖,徐克三战皆输,被打上“票房毒药”的标签。
4.
“混乱三部曲”之后,徐克陷入无戏可拍的境地。
他倒也没有抱怨。
当初学电影时,他就立誓,这辈子,能拍一部电影足矣。如今拍了三部,可谓是赚大了。
这段时期,通过妻子施南生介绍,徐克结识了吴宇森。
两个怀揣着电影梦想的年轻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常常聚在一起,或是街头,或是顶楼,喝酒、抽烟,讨论香港电影的未来。
多年以后,在访谈节目《晓说》上,吴宇森回忆起这段时光,眯成一道缝的眼睛里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
有一天,吴宇森欣喜地告诉徐克,有一个朋友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急需一名导演,我向他推荐了你,我带你去见见他。
徐克有些犹豫,我能行吗?
吴宇森拍了拍胸脯,我相信你。
这家影视公司叫“新艺城”,在1980年至1991年之间的十年内,几乎统治着香港电影半壁江山。
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这些至今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均出自新艺城之手。
新艺城成立于1980年,依靠吴宇森的《滑稽时代》打响名头。这之后,吴宇森由于嘉禾电影公司合约在身,无法抽身,便举荐徐克给新艺城。
新艺城电影公司有三巨头,黄百鸣、麦嘉、石天。起初,他们对徐克并未抱有太大信心。尤其是光头佬麦嘉,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后辈,他半信半疑。
新艺城主打的影片类型是都市喜剧,而徐克擅长的,是在电影中搅弄腥风血雨。
对于徐克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前三部电影的失败,徐克也并非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这段时期,他一直在反思自己。
无电影可拍实在难熬,要想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一定要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一定要让观众喜欢,不能孤芳自赏。
“我是徐克,攻无不克的徐克。”
面对麦嘉的质疑,徐克立下誓言,一定要拍出一部叫好又卖座的喜剧片。
1981年,徐克潜心打造《鬼马智多星》,一切以观众看得爽为前提。影片上映之后,票房一路狂飙到700万港币,徐克也因此赢得当年金马奖最佳导演。
“邪门歪道”的徐克,稍微收敛一下“邪气”,便立马获得名门正派赏识。
但是,邪道之人终归是邪道之人。
赚钱之后,徐克的脑袋里,又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鬼马智多星》火了之后,徐克马上向公司请求,我要拍一部前所未有的武侠片,保证赚钱。
这时,麦嘉等人对徐克的实力充满了信心,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部电影叫《新蜀山剑侠传》,预算是1000万港币。但是,徐克觉得不够,他又向公司要了1000万。公司答应了。
拍这部戏,令徐克想起了13岁那年冬天。所有人都相信他,所有人都愿意为他慷慨解囊。
徐克告诉麦嘉,我要拍的,是一部划时代的武侠电影,它将展现一个全新的江湖,侠客不再拘泥于一己私怨,他们要拯救的是,天下苍生;这也不仅仅是一部武侠电影,这是一场革命,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我们将拍出媲美好莱坞大片的电影。
徐克做到了。
当年,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的观众全都看傻了:银幕上,仙魔人三界对抗,人物上天入地,火焰横飞,光柱冰柱交错。
《新蜀山剑侠传》一炮而红,徐克也总算在电影界站稳脚跟。
当然,电影票房不尽人意。徐克也没在意,挥挥手跟老板说道,我再拍几部喜剧,把钱赚回来。
此时的徐克,意气风发。江湖人称“徐老怪”。
5.
与此同时,徐克的好兄弟——吴宇森的处境却有些糟糕。
吴宇森师从暴力美学大师张彻,一身武艺全在江湖片里。无奈,公司只让他拍喜剧片。
吴宇森拍了好几部喜剧,票房均以惨淡收场,公司甚至将吴宇森远派至台湾拍片。
那段时期,吴宇森相当失意。
他远远地望向徐克,看着他在电影世界里鲜衣怒马,如鱼得水。他有些高兴,也有些惆怅。
1986年,徐克自认羽翼丰满,该自立门户了。他与老婆施南生共同组建了“电影工作室”。
自古以来,开宗立派,得做件大事。
徐克卯足劲,打算干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不能少了吴宇森。
徐克找来吴宇森,哥,你还记得吗?我们以前一起吹牛的时候,说要拍一部浪漫的英雄片,我们要把江湖搬到现代都市里,让江湖豪情重现人间。
徐克手舞足蹈,神采飞扬。
吴宇森看着徐克,脑海里全是他们年少时的影子。
那时候,手舞足蹈的是吴宇森,沉默寡言的是徐克。
吴宇森犹豫了一下,我可以吗?
徐克拍了拍胸脯,我相信你。
半年后,徐克监制、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横空出世。
徐克和吴宇森,真的把江湖搬到了现代,在人与人日益凉薄的钢筋水泥森林里,他们,献上了一壶醇香的酒,洒了一把滚烫的热血。
那年,《英雄本色》票房突破3400万港币,打破当时票房记录,并在当年的金马奖中获得9项提名,吴宇森也摘得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电影里,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有一段经典台词: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而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
这句话,是吴宇森借小马哥之口,道出的心里话。
吴宇森这一场翻身仗,打得漂亮。
当然,徐克的功劳也不容忽视。
筹拍之初,吴宇森为选角绞尽脑汁。
徐克大笔一挥,为吴宇森推荐了三个人:周润发,张国荣,狄龙。
那时,周润发被业界称为“票房毒药”,有他的电影一定扑街;张国荣刚刚结束与谭咏麟的歌坛争霸,在电影圈,算个新人;随着旧派武侠的衰落,武侠片主角常客狄龙也跟着过气,发际线堪忧,颜值不再。
在吴宇森看来,用这三个人相当冒险。
可是,推荐人是徐克,是徐老怪啊。他的眼光自有毒辣之处。
后来的事情,熟悉香港电影的人也知道了,这四个失意的中年人,凭借《英雄本色》,拿回了他们失去的东西。
那一年,徐克35岁,看着这4个人满面春风的样子,徐克扶了扶墨镜,嘴角微微一撇,笑了:拍电影,真好玩。
6.
《英雄本色》大获成功之后,徐克认为,应该快马加鞭,于是催促吴宇森拍摄续集。
吴宇森不想这么急,但是,出于对徐克的感激之心,吴宇森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只是这一次,他们没有第一部时的默契。
两位大师闹掰了。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有说创作理念不合的,有说分红不均的。
徐克和吴宇森都选择了沉默。
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两人默默分道扬镳。
这一分别便是30年。
分开之后,两人各自在电影界开疆拓土。
徐克陆续拍了《倩女幽魂》《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东方不败》《青蛇》……
部部经典,想象力天马行空。
把活泼开朗、1.72米的王祖贤塑造成楚楚可怜的古典美女。
将东方不败变成女人,林青霞飒爽的英姿,至今无人可比,虽然这事被金庸点名批评了。
一向演淑女的张曼玉,在老怪的调教下,饰演的金镶玉简直泼辣、骚到骨子里。
闲暇之余,徐克还再次拍了一遍蜀山剑侠的故事。
吴宇森陆续拍了《喋血双雄》《辣手神探》《纵横四海》,甚至远赴好莱坞,将东方暴力美学发扬光大。
徐克,是在古代武侠里,讲现代人的故事。
吴宇森,是在现代都市里,讲古代人的故事。
但是,他们的电影都离不开一个字“侠”。
这大概是他们尽管分别多年,依然惺惺相惜的缘由吧。
时光列车轰鸣远去。
两位大师的成长,见证了香港电影由盛而衰。
在好莱坞功成名就之后,吴宇森荣归中国内地,竭力打造三国世界。
香港电影衰落后,徐克也转攻内地市场,打造大唐江湖“狄仁杰系列”。
在内地这片新开拓的江湖里,徐克似乎更游刃有余。传统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徐克也能拍得叫好叫座。
而吴宇森似乎不太适应,《赤壁》《太平轮上》均以惨淡收场。
一时间,外界对吴宇森的质疑甚嚣尘上。
“还是回去拍鸽子吧……”
2015年,《太平轮下》即将上映。
由于上部票房扑街,投资方很忐忑,要求吴宇森对影片进行调整,适应市场。
吴宇森老了,面对这片新江湖,他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时,徐克默默跳了出来。他给吴宇森介绍了许多优秀的特性团队,甚至主动承担起《太平轮下》的后期剪辑工作。
“兄弟,没我你还是不行啊。”
徐克打趣道。
徐克在剪辑台手舞足蹈,吴宇森默默地站在身后。
有一句话,他很想对徐克说,30年前,他就想说,但他忍了忍,还是没有说。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徐克,在脑海里构思一部电影:如果说,我只能拍一部电影了,那我一定要拍我和徐克的故事。名字嘛,就叫《剑王与剑王》。两个年轻人相识于微,惺惺相惜,后来分道扬镳,尽管如此,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仍彼此牵挂。
想着想着,吴宇森的眼睛竟然湿润了。
68岁的吴宇森就站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向剪辑台,满眼都是徐克28岁的样子。
“徐克,到今天,你还是我心目中的奇才”。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