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故事片来说,纪录片无疑是小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无趣的。纪录片往往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真实和反思,抛开戏剧性的后期剪辑和精彩的特效,用最直接的画面,还原了人物、风景、事物最本真的一面,让观众看到了原本的真实,这就是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如美国纪录片大师阿尔伯特·梅索斯所言:“制作一部电影不是为一个问题寻求答案,而是尝试去捕捉生活本身。”
2018年出现了很多好电影,无论之前带来巨大社会反响、让“山争哥哥”C位出道的《我不是药神》,还是最近特效炫酷,画面震撼的《海王》,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当然,除了这些商业故事片,今年的纪录片市场表现同样不凡。聚焦动物版“权利的游戏”的《王朝》、探讨人类与动物的《统治》、关注小人物的《生命万岁》《一百年很长吗》、展现食物之美的《风味人间》等,这些优秀的影片改变了纪录片在人们心中严肃甚至枯燥呆板的印象,让纪录片有趣了起来。近年来,无论在电视荧屏、电影荧幕,还是移动小屏上,都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国产纪录片,从最开始的现象级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到去年取得1.7亿票房的关注”慰安妇“幸存者的《二十二》,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形式、题材都在走向繁荣。下面,小狐就给大家盘点一下2018年你千万不能错过的中国纪录片:
美食风景类
《风味人间》 ——山川依旧,风味不改
豆瓣评分:9.2
导演:陈晓卿
“与千百种美食相遇 与千百个人相识 与千百种人生相知相惜”
那个最会吃的男人,带着他的新作品回来了!从内陆到海洋,从山川到河流,4K摄影机镜头下,航拍视角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微观视角还有高速摄影下,是几乎触及灵魂的纵深,给予感官上的直接体验。这不是BBC的《地球脉动》,而是一部美食探索纪录。
《风味人间》之所以这么受欢迎,是因为作品说的是美食,讲的还有背后的文化与人文,以食物为入口,人文情感为出口,一种美食,引出一段故事,赋予了食物更多的情感寄托。真正的人间真情、岁月静好,尽数化在《风味人间》朴实自然的解说和镜头中。
《人生一串》——最好吃的烧烤,就在你家楼下
豆瓣评分:9.0
导演:陈英杰
“几串烤肉、一杯美酒,这就是深夜路边的那份得意,这就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
《人生一串》是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以展现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烧烤文化为主题。与以往的烧烤节目不同,《人生一串》极具市井气息,把镜头从庙堂拉至寻常摊铺,真实地去展现烧烤的乐天内涵与江湖风味。
早前, 翻拍的那部《深夜食堂》中展现的日料店、居酒屋、和服……不属于中国宵夜的风格。而哪里才是最具中国风的深夜觅食处?当然就是江湖气十足的烧烤摊。三五好友在下班后,约着一起在街边的小摊,随意而坐,觥筹交错,热闹喧嚣,寄托着白日里虚无缥缈的精神需求。中国的宵夜讲究的就是这种热闹的烟火气。《人生一串》一改纪录片以往严肃认真的风格,用俏皮不乏温情的语言,诠释了真正的中国“深夜食堂”。
《天山脚下》——洗眼治愈,解放心灵
豆瓣评分:8.8
导演:祝勇 / 陈磊
“这里是风景的长廊,但这里最美的风景,是人”
新疆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地貌特征,又是多民族共存共居之地。新疆的美,隐含着中华文化一些最基本的理念和智慧。《天山脚下》从人类的普适视角出发,展示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片中的22个故事,从冰川雪原到山河沙漠,从人文地理到市井江湖,都会让人感受到最朴素却最动人的力量。
新疆美轮美奂的景色更是令人神往,见惯了城市中的钢铁森林,这里没有滤镜的蓝天白云,带给了心灵久违的平静与安和。这里就是真正的“诗和远方”,天地辽阔,万物生长。
社会生活类
《大三儿》——没有绝对啊,这个世界上
豆瓣评分:7.6
导演:佟晟嘉
“你说要认命,啥叫命啊,我这人不认命”
大三儿,48岁,身高1.1米,在赤峰一个铜业公司上班。在他近10年的生活里,除了四季的变化以外,似乎生活从始至终都一成不变。大三儿一直有一个想法,想着去一趟西藏,看一看珠峰;这件看起来不小不大的事儿却因为严酷的地理环境遭到周围人的劝阻,于是他在坚持己见下说服朋友踏上了去往西藏的路。
大三儿就像生活中的你我,做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过着平凡的生活,在日复一日,一眼可以看到尽头的生活中,内心总有着“不甘”和“渴望”,想要去改变,却总是怯于种种羁绊,而大三儿用他的纯粹与韧劲,向世界证明了没有任何枷锁能锁住自由的灵魂。生活给他的是压抑,他却释放出正向的能量。
《四个春天》——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豆瓣评分:8.8
导演:陆庆屹
“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15岁离家,在异乡漂泊多年的导演以自己南方小城里的父母为主角,在四年光阴里,以一己之力记录了他们的美丽日常。在如诗的生活图景中,影像缓缓雕刻出一个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温柔变迁,以及他们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流转的时间、人生的得失起落。
这是一部很朴实的纪录片,记录的对象也很普通,就是导演的父母,记录的内容是他们朴素而真切地展现了在家乡小镇的生命状态,而正是这样简单、真挚、普通的生活场景,却充满了无尽的诗意。他们的生活并不沸腾,但始终如春天般温暖。
《驯马》——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豆瓣评分:7.7
导演:古涛
“每一个自由的灵魂都注定经历‘驯’与‘被驯’的过程”
作者古涛为了履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计划带着摄影机陪伴他的朋友冬冬返回他远在北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内蒙故乡海拉尔。临行前,他在中国南方城市昆明、广东近一年的拍摄记录下冬冬在他生命的特殊转折期所面临的家庭伦理、金钱、生存、性与爱情的困境。
一个失去故乡的边缘人,一个生活中被贬抑的失败者,一个对理想有偏执幻想的做梦者。
其实影片 中的冬冬就像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境遇虽千差万别,但对生活的迷惘,根源却大体相似。冬冬选择了不想过得那么平庸,而我们呢?这是一部人物颇具争议性的纪录片,是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特殊切片,也是一个颇具时代特征的生动镜像。
《生活万岁》——由丧而暖,由丧而燃
豆瓣评分:7.4
导演:程工 / 任长箴
“生活是苦味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生活万岁》讲述了十五名普通中国人在2017年真实的生活状态。有失恋的舞女、生病的医生、为孩子卖房还债的奶奶、卖唱的中年男子、给亡妻念情书的退伍老兵……这些并无交集的故事谱写着同一个世界角落的生活,它或许艰辛,或许无奈,或许也带着些许苦涩,但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着、爱着这样的生活。在导演程工眼里,日子虽苦,但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光。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万岁》里的被拍摄者都有着自己的困难与辛酸,可他们并未放弃,选择接受后依然坚定而又认真的活着。
《生命里》——消失之前的存在,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豆瓣评分:8.5
导演:吴海鹰
“不只是优生,优死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权利”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临终关怀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而在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尚处在起步的探索阶段,任重而道远。纪录片《生命里》用镜头记录下了在这条路的起点上,人们尝试探索的点点滴滴。没有仅以痛苦反映死亡,而是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性关怀,描述了病人们最后时光中的豁达、平和、深邃。
阿图·葛文根在《最好的告别》中说,“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临终关怀恰恰不是解决痛苦而是疗愈痛苦。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生命的起点,可我们想温和而又体面地走到终点。
历史人文类
《如果国宝会说话》——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豆瓣评分:9.4/9.6
导演:徐欢;张越佳;汪哲等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纪录片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在每集5分钟的时间里,文物用通 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平等对话,“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如果国宝会说话》改变了以往学术枯燥的介绍,虽聚焦的是严肃厚重的话题,但采用生活化、年轻化的文物故事模式,迎合当下的碎片化传播趋势,用5分钟的短视频来呈现每一个文物。大气而又接地气,更加容易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国宝的文化底蕴。
《中国手作》 第一季——仰“木”已久
豆瓣评分:8.7
导演:池建新 / 张一泓 / 袁静 / 卜亚琳 / 刘姣辰
“如果说西方是石头垒起来的王国,中国就是木头搭起来的文明”
我们自古就对木材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木材美”的观点是在千百年的取材中形成的,是在中国文化的左右下形成的,也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木材由树而来,与钻石换金的形成不一样,由阳光雨露滋润成长。由于数量多少、生成时间长短等因素,在我们的社会中“木”就有了价值区分,有的木材价值堪比黄金。不论是建筑房屋、家具、摆设、玩意儿、精良“木作”似乎是贵族商贾、文人雅士的不二选择,更是塑造中国人灵魂和思维方式的物质基础。
本片第一季《手作》共5集,每集25分钟,选取的手艺人也都是普通木匠或由木匠发展出来的匠人,通过“他们”和木作工艺,表现工匠精神、让人们看到木作之美、了解中国人与木头之间的情感和故事。
《西南联大》——千秋耻 终当雪,中华兴 须人杰
豆瓣评分:9.3
导演:徐蓓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总导演徐蓓用了两年时间,走遍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访问49位西南联大的学子,片中出现的300多张珍贵的历史图片更是首次面世。影片通过许多极珍贵的相片、日记片段、文字记录和近年对联大人的访问,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
这所存在不到九年的大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孕育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有克服种种困难,为学生授业解惑的教授大师们,他们身体力行,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