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灵妙清雅 色墨共生——尼玛泽仁评方金炉花鸟画

5 已有 1120 次阅读   2018-03-31 15:30


方金炉,1944年生,浙江金华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供职于解放军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区县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出版社副社长,《艺术人物》杂志社荣誉社长,中国数字艺术馆馆长,华夏文艺出版社社长,中国艺术百科艺术总监等。

科学研究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成果丰硕。红学研究独辟蹊径、有所建树。美术擅长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作品灵秀俊逸、大气、文气、静气、高雅;笔力劲健,墨韵绵厚,色彩气象非凡,题材多样,构图严谨,图式多自创,时代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出版有《当代名家画集-方金炉》、《新中国当代绘画名家-方金炉画集》等10余种个人画集,红学专著《圆明园与〈红楼梦〉大观园》;事迹与代表作入编中国科技报《科学中国人》,文化部暨中国艺术研究院《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中国人物志》,南方国际传记中心《中华人物大典》,文化部《一代翘楚》、《一代艺术大师》,中国文联《文联艺术大家》,中国艺术文献出版社《光辉历程、时代画卷艺术作品集》,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国书画名家》,中国国学学会《领袖中国-国学九大名家》,中国国家文艺网《民族国粹-20名顶级艺术大师》等人物艺术典籍;被《领军人物》杂志刊登为2015年8月号(下旬版)封面人物。

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多项,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2项;“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全国作品评比一等奖”,“国家文化艺术奖”,“荣耀中华•中国艺术终身成就奖”等科学、文学、艺术大奖。

尼玛泽仁评方金炉花鸟画

我和方金炉先生虽交往不长,但他的花鸟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头多寿》 69x138cm  

对于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方金炉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探索者,并且是一位取得相当成就的艺术家。他的家乡江浙地区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史上,从宋代起,历经元、明、清,江浙一直是非常关键的地区,无论是古老的浙派,还是后来的金陵画派,一直到近代的吴昌硕等,都出现在这一地区。于是,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汇聚了各种分散的流派和风格,储存了非常丰富的花鸟画资源。方金炉在其绘画探索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的成功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他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对绘画语言的研究、深入和纯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用色彩专注的还是用笔,以笔运色。这就不同于有些所谓的“创新”者,革了笔墨的命,只是用色“涂”,只是“敷”色。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画面上非凡的色彩气象与这种认识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中大气、干净,直指笔墨。他总是非常自觉地把对花鸟形色的感受转化成笔墨形态,这样他就具备了一位画家对于语汇自觉的优秀素质。如果没有这种自觉性,就谈不上是一位优秀的花鸟画家,也谈不上用笔来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当代中国人的气质。


《并驾齐驱》  70x138cm  2014年  

方金炉在研习绘画的历程中,他继承了那种从生活中获取生动艺术感受的优良传统,同时,他也从同辈画家中汲取了一些当代艺术思维,包括从一些当代艺术传媒中汲取合适的构成元素,更重要的是,他能用一个当代人的感受,通过笔墨的方式和中国绘画的认知方式和法度,去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借助笔墨,他用中国画的方法来整理杂乱无章的对象,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当代中国花鸟画中,像他这样能够全面以笔墨处理布局、处理对接受当代西方艺术以后的空间体量的感受,而又能够完全体现一个中国人的艺术感受,我见得还不多。毫无疑问,他的探索是成功的,他自觉的认识是更加难能可贵的。


《晨曦秋露步花荫》  138x70cm  2014年  

一个画家有文气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个画家需要发扬时代的绘画精神,是既要走向世界,又要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不能仅仅借助于学习西方的技术和艺术来走向世界,我们更应该把高妙的中国文化,通过我们自身的感受与认识,把它发展到一个当代的高水平上来,方金炉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文/尼玛泽仁


《春华秋实  累珠叠玉》  97x180cm   2012年  

《敢为稻粱凌险去  戏藻衔蒲远又回》 68x68cm  2001年  

《花荫佳侣情意浓》  70x68cm 2010年  

《黄金压树》  97x180cm  2011年  

《江雪》  70x64cm  2013年  

《蕉阴情话》  70x68cm  2014年  

《芦生水畔凝烟影  雁傍江湖觅浅沙》  138x70cm   2014年 

《漫步》  97x60cm  2013年  

《农皇惊其味  汉帝异其珍》  138x70cm  2012年  

《浅水湾畔曾见此景》  70x138cm   2012年  

《秋风淡淡水悠悠》   82x165cm  2006年  

《秋水之滨》  70x68cm  2014年  

《人长久》  70x68cm   2008年  

《塞外飞雪图》104x52cm 2001年  

《山野精灵   竹海奇观》69x274cm   2014年   

《十分春色》   180x97cm   2013年  

《丝瓜八哥图》  68x68cm  2010年  

《松风鹤韵》  138x70cm    2016年  

资料由北京一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整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