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编者按丨
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诗书之外,常年徜徉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其有感于伟大复兴的时代,通过以点带面,探赜钩深,选取代表性历史人物和事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人札稿形式开启与历史经典的对话。奉献出其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寄给历史之书札》凡30则,其所对话历史人物既有帝王、圣哲、忠臣、武将,又有诗人、书家等,涉及历史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其语言既庄重,又诙谐幽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读后给人以启发、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是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楷书研究院院长等多个头衔。但他最认可的是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位终身向学的学人。他同时又属于两个族,一个是草根族,一个是追星族。他所追之星,不是娱乐圈明星,而是历代先贤圣哲。先生把与这些历史人物的对话看作是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洗礼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着历史沉淀传承的厚重,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鲜活。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2017年春连续在《书法报》发表后,引起书界及社会巨大反响。《书札草稿》也被收藏家携去珍藏。书法评论家李庶民、西中文、张瑞田、胡湛、陈智、邱世鸿等,认真阅读,仔细剖析。认为《旭宇寄给历史之手札》以简明的语言,批判或肯定诸历史人物。其既具经典传统性,又具有时代的文化审美属性。其既是当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
自本期始,我们将逐则分期转载发布,并附我们不成熟的阐释。让我们一起再次分享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的历史穿越之旅。
丨写在前面丨
我是草根族出身,一介书生。虽所学不深,但终身向学,并且认为生在中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度过的几十年间,接受华夏先贤圣德的洗礼,接受他们的教育,成为他们的粉丝,明了一些事端,“涤秽浊兮存正灵”,该是何等的自豪和快乐。
中庸之道,是人间正道。环顾世界,唯有我华夏文明有此盛德,并且自古至今发扬光大,永不断流。这是天道,以人为本,国强不霸,惠泽四邻。天之道上善若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行之正而弥之远,是以华夏文明数千年永放光芒。虽然曾遭外来之侵,但我国文明总是使那些外来江河融汇一起归于华夏之大海。因之,我们文化自信!
细数自己走过近八十载路程,唯孔子教我以正,唯老子启我以清,唯释家示我以和。五十年前,我开始读老子的《道德经》,那时迷蒙不知所言,但一直读着,近晚年才有些感悟。得知“修德于身其德乃真”,从自身做起,常思己过,消除秽浊,以存正灵,并以“正灵”聆听圣贤教诲,悉心感知,以此察史观人,于是有了些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并于去年拈笔成文,题曰《寄给历史之书札》,计三十通,获《书法报》之支持,辟版刊发。其草稿虽书写狼藉,亦被一藏家索走,也交给另一家出版社付梓。一份书札,两家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只是喜欢读些古书。在伟大时代的今天,有领袖的号召,感知前贤的心音,在躁动的年代能使自己的情怀安静下来,享受一下清福,得到一些启示和惠泽。尤其是老子之学让我毕生追寻,那样的一种大智慧常使我拍案称绝,天门顿开。读着,读着,有时夜间坐起来领会深奥,冥想两千多年前圣贤的音容厚貌,句句真言,心神向往之。
于是开始写些手札。此后,我又与好友郗吉堂合作,撰写了三十篇《老子与书画》短文,拟于二〇一八年岁始在《书法报·书画天地》刊出,算是我学习老子心得之点滴。感恩先贤,感恩伟大时代,感恩天心清若水。
“好读书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娱”,此语应是写照于我,才疏学浅,笔墨不精。媳妇再丑总是要见公婆的,深望各大方家不吝赐教,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旭宇写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太行东麓
书影
丨简介丨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草稿
正本
丨释文丨
山谷先生尊安:
吾前日临先生送风阁一帖,因之想求教于先生。君之词极尽华丽之态(常有三变之笔),问书法之英气,长枪大戟雄势夺关不可一世也,何也,何也。诗之于书亦可变之,其情所致常作书家所能理解耳。
临山谷送风阁之帖有感而寄之 白阳礼
丨解读丨
欲纵故擒,答非所问。
旭宇先生作此问,情理当中是早已有答。
山谷诗书风格迥异,当有解,或有多解,且不论。但凡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在深化认识,完整知识结构,丰富学习内容方面,旭宇先生如此专于节点上设疑提问,拓宽视野,步步引思维入纵深,当为求知致知良方。有此一方,或当为人师。佛家解经重“悟”,旭宇先生论书法学习亦重“悟”。悟是认识的飞跃,是迷雾处的忽然开朗,是不可言处忽然清楚。悟的前提就是设疑,疑点找得准,问题提的好。解悟的过程就是触类旁通,一切看起来都在一个“巧”字,一个“灵”字,这太过于表面,根子还在厚积薄发,是百思不解而终有解。所以,学问致深者,精进者,每当于疑处见功夫,是以先善疑而后善解疑而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旭宇先生既为书家,又为诗人,对历代书史人物了然于胸,何至于区区一山谷而无解乎?只是先生于此处一变其他多折明白爽朗给出定评,而是问而不答,是别有他意。想来应是一要变化写法,变化文风,另者则是以问艺术问时代,诗书兼名于世的山谷君,命运可否亨通?
山谷之人比较老实,曾有一古小说,专写苏东坡黄鲁直相互间调笑打趣,苏才子每占上风。诗词的写作是要才气的,苏东坡才华横溢,豪放气概迈世,一时世无敌手。比较来说,山谷的形象思维差了不少,他做诗喜欢用“冷僻”典故,稀见的字面,表现出脱离生活的形式主义创作倾向,即如旭宇先生说的“华丽”诗风。相对来说,书法对形象思维要求少了一些,但知识、学习、情感、品质的个人主观性要求多了一些。而在这方面,山谷一点不少,他官做到国史编修,但屡受排挤打击,流放西南,客死广西。那惨劲,比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蒙尘被难的当代文人,实在一点不差。
历史上的著名文士,很少有春风得意者,一生一世春风温熙,尤少。明于此,也就明白“松风阁”的“长枪大戟”,那同鲁迅的“投枪与匕首”差不多,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憋着火呢,说不定一笔斜出,老头子会凝视一番,深出一口气,仿佛把他的敌手戮倒在地,至于要不要再踏上一只脚,吐一口痰,那就不得而知了。
旭宇先生的札,总是对善良与仁慈,正直与正义,寄予深深的同情,并惋惜。德风高扬,对社会之德与个人之德的呼唤,那是他心底的旗帜。至于山谷诗书风情,或许倒还在其次。
丨艺评丨
读《书法报》刊发的“寄给历史的手札”(创作稿)。书法粹然凝练,笔精墨妙,文字言情如泉,如接晤言,自有养眼养心之处,而“草稿”文字的涂改,却于章法别有一番趣味韵致,用笔则于荒率中见功力,于不经意处见学养。每一通手札分为数行,轻重缓急,高低错落,连属呼应,自然成章。或点画迤逦而行,或墨色断续间停,于推襟送抱,直抒胸臆处见庖丁解牛、轮扁斫轮。
旭宇先生振起理论与创作的双翼将当代文人的书法推向了新高度。他是以诗人的浪漫情怀于学者的理性思考来审识书法的,转识成智、技道不二是他个人书法风格建构的内核。前人曰:胸中储貯博硕,然后信笔拈出,文风豪放发于气,议论中鹘合于时,如春阳东风,霜天秋隼,高蹈物表,超凡脱俗。旭宇先生此之谓乎!
—李庶民,中国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丨作品丨
丨艺术家丨
旭宇,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河北省政府参事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旭宇先生以其数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极高的声望和荣誉,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关注时代,正气高亢,刚健清新,自成一格,在诗坛影响深远。他的书法,楷、行、草皆善,彰显出全面大家风范。行书宗法晋韵宋意,飘逸劲健,富有书卷之气。楷书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实践的全新范式。草书创作,达到了飞扬畅达,连绵贯通的高妙艺术境界。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体现了他丰富的学养,他倡导诗书互化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品格高尚为社会所称誉,是当之无愧的全国艺术大家,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
资料由北京松云堂画廊编辑整理。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