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峰无坦途”,取自李可染行书条幅“真知困而得,峰高无坦途”。意为真才实学在陷入艰难险阻以后才能得到,山峰高处没有平坦的路途。更早可以引申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困抽象,峰形象,对于中国画而言,东晋顾恺之在《摹拓妙法》中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对画家来说,“峰”是一种具体形象的载体,既可是山水画的正山碧水,亦可是花鸟画的花草虫鱼、亦可是人物画的男女老少……皆是画家心灵和情怀的寄托之处。
有鉴于此,此次展览以“峰无坦途”为题,以在画风独树一帜、深具收藏潜力为遴选标准,汇集了众多在当今中国画坛和艺术市场中享有盛誉的画家们的作品。画家们以形写神,展现了一幅幅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而成就的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画卷。画家们以各自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笔墨融会贯通,墨随笔至,天趣自来,更是表达了内心不畏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心灵追求。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与精神的共鸣。峰高无坦途,风景却无限。
本次画展将以线上艺术展的方式呈现,参与展览刊登发布的有今日头条、手机百度、搜狐新闻、凤凰新闻、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新浪艺术、腾讯艺术等近百家主流艺术媒体及门户网站。永久在线展示。
蒋志鑫,号蛮牛、元鹤、艺名黄土魂、顽石。1949年生于甘肃平凉,祖籍山东牟平。197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3年北京画院进修,师承王文芳、贾又福、周韶华导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法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1987年1月 、2001年8月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1988年5月至1992年2月,在上海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1992年7月至1995年8月在香港艺术中心,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个人书画展。1995年至1997年在巴黎考察交流期间举办九次个人书画展,分别获法国“纯艺术家银质十字勋章”、获法国“艺术科学文学银质、金质奖”、获法国“艾琳娜·范海奖”。应邀在德国慕尼黑、艾莎风堡久久画廊和柏林苏珊娜艺术画廊举办七次展览;多次应邀在国内艺术馆及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作品分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集》、《中国美术六十年》等国家级大型画集。
2017年在家乡平凉崆峒山下自筹资金修建蒋志鑫艺术馆。当年10月25日举行了开馆仪式。并向平凉市博物馆捐赠力作38件。
其作品以原始的野性与壮美为表现手法,高迈雄浑、气势磅礴、耐人寻味,是中国画坛以书入画、以大写意手法表现西部山河的开创性艺术家。
面对蒋志鑫的绘画,视觉的冲击力掀起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自己,一种魔的灵异与道的张扬,水乳交融在一起。
翻点世界级的艺术家,无论文学还是音乐绘画,没有对艺术本体近乎痴迷的入魔状态以恒地忘我恒的忘我求索,是很难成功的。艺痴必工,回溯蒋志鑫的艺术轨迹,没有他殉道式的狂热、宗教式的虔诚、和哲人般的思考,就不会有今天的蒋志鑫,他呈现给这个时代的,是精神的图腾!他是一个把自己的灵魂碾碎了再用热血拌匀后,在大地上纵横涂抹的画家!
魔是一种原动力,一种无法控驭的强烈冲动,所以蒋志鑫像一位苦行僧,一生永远在寻找,寻找能激发他这种魔性冲动的物象,因此他放弃熟悉,选择陌生;放弃轻易,选择艰危;放弃平庸,选择独到;放弃功利,选择风险。所以他才我行我素,独步天涯。同时他也耻于炒作,羞于攀附;象只独角兽,云游天下,不自觉地以完成东方水墨绘画跻身世界艺术之林为己任。
秦腔的悲怆与西部黄土莾原固有的苍凉凄美,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气息,从小植入蒋志鑫的灵魂深处,对人世的悲悯和对造化的不懈追问,成了他绘画最深沉的底色。
因此,当他面对西域胡杨林那狼藉一片的景况时,不禁痛哭失声,他不知道为什么!当他在雪域突遭高原反应而欲死不甘,在亚丁珍珠圣湖边长跪不起,夜里梦见自己竟会飞翔起来时,他狂笑不止,惊醒时长夜正柬;当他在壶口面对万马千军般从天外扑来的黄河,瞬间静止,恍惚间热血沸腾,不能自制,欲飞身扑去!他生在黄牛故里,牛是他的图腾,他的生命符号,但当他置身藏北訇然狂奔而来的牦牛阵时,心灵的震撼,让他不知所以,手舞足踏,狂呼大叫,仿佛他就是其中一头牦牛!
浓黑的墨色,瞬间激发起他大笔涂抹的冲动,两只倔强的弯角,挑战尘世的俗鄙。敦煌是他的圣殿,他对敦煌学的钻研、对乐尊和尚的膜拜、二年四易其稿的艰辛创作,也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他对艺术的虔诚,就这样常常在内心掀起一阵阵风暴,他享受这种风暴来临时的快感。
北地的蛮荒造就了他的性格,也锻冶了他的胸怀与格局,这让他下意识地追寻大象、大朴、大雅、大音、大美,不是小桥流水,不是小家碧玉,而是海阔天空、莾原荒谷!这形成他追慕天籁,鄙视造作的艺术性格。
大朴不雕,他用如椽巨笔纵横捭阖时,如痴如醉,如梦似醒,物我两忘,癫狂无界,往往有神来之笔,而且不可重复。蒋志鑫自幼喜欢书法,矢志不渝,这为他以笔入画进行创作,提供了丰赡的笔墨语言。笔起情随,便进入一种入魔的状态,兴来不可遏止,业已忘餐,忘寝,欲罢不能。那堆积如冢的废纸,满地泼洒的颜料,乱难插足的画室,不计晨昏、忘记春冬的生命燃烧,这种玩命的创作状态,常常让他获得巨大的兴奋,让他的技艺近乎于道,他的入魔,总是沿着道的方向曲折前进。道法自然,魔的状态与道的控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良性循环,清晰地划出一条从传统走向现代、由繁富走向简约、由具象走向抽象、由绘画走向诗与哲学、由再现走向表现的向上的曲线,这是他入魔而未走火的原因。
写实是工艺性艺术,写意是诗性艺术。蒋志鑫中后期的大写意,就是魔与道的生命结晶,是诗意的阐释。它呈现出的首先是大,大尺幅、大画面、大气魄!在这里,大,是一种格局、一种诗性呈现,一种精神气象,不仅仅是画面大,即使画面只有一头牛,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博大的艺术世界,让人悸动。
对比,就成为蒋志鑫用来突现主题、布局画面、经营位置、实现绘画语言创新再造的重要手法。举凡黑白、块线、疏密、斜正、枯润、断连、顺涩、浓淡等等,运用得天衣无痕,恰到好处,尤其是黑白对比,多有神来之笔。莽莽之中,再点染一行飞禽,几只牦牛,一尾惊耸的岩羊,几只蹒跚的企鹅,几间茅庐,一条蜿蜒的伸向远方的小溪或小路等等,让画面立马充实起来,生动起来,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蒋志鑫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用世界眼光在悟中国绘画之道,这是他艺术自信的根因。不把蒋志鑫放在东西方绘画的历史背景上来看,就说不清他的大写意筆墨何以特别受到西方世界的追捧,在艺术之都法国巴黎4次获奖,一些美术馆、藏家、名人政要争相收藏他的画。
当西方以写实为主调的绘画传统,受到照相技术的颠覆性冲击后,普遍产生了幻灭感和恐慌,为寻求突围的方向和途径,邂逅东方写意艺术,思维的火花便瞬间照亮了西方,以摆脱物象的拘囿与束缚为突破口,各种流派如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等相继产生,积贫积弱的东方古国,突然点亮了西方行将暗淡的艺术之灯。
历史上曾发生过两件有趣的事:一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梅兰芳的表演艺术轰动了莫斯科,他与体验艺术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会面,让大师惊喜不已,困惑顿解,这掀起了东西方艺术互鉴的潮流;一次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绘画大师张大千与西方抽象派大师毕加索的会靣。毕加索的话耐人寻味:“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何以要跑到巴黎来学习艺术”"“真的!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的确,百年沉沦,受尽西方列强躏辱,连累文化艺术,让我们在很长时间失去文化自信。
其实,几千年来,从彩陶到钟鼎、从甲骨到竹简,中国始终浸润在写意的精神氛围中:无论戏剧还是民间的剪纸、年画、社火、儿童的鞋帽装饰图案等等,都是写意的夸张的形式感很强的艺术,完全摆脱了物象的拘囿,特别是以线为舞蹈的书法和纾解胸中块垒的绘画,写意性成为中国艺术的历史传统。所谓文人画,我的理解,本质上说就是写意画。不把蒋志鑫放在东西方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上来看,就无法理解他的大写意怎么会在西方刮起了一阵雄强之风!
下面庄子讲的这个寓言故事,也许对我们理解东方写意精神有一些帮助。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混沌死。"
艺术界有句格言:实则近腐。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实相易模,块垒难写!太朴不雕,天籁难觅。蒋志鑫的艺术追寻的就是这种本元一体的混沌!元气淋漓的大朴,纯真未凿的天籁。
蒋志鑫的艺术自信,来自于他对民族文化最深沉的理解,因此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传统的,也是时代的。他走向世界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他的大写意传达出的霸悍之气,是一副兴奋剂,他是北派艺术的代表性画家,他的魔性与道性、天性与人性、诗性与神性的完美结合,是他成为甘肃最有可能进入中国美术史的画家。
来源:
《魔与道——我读蒋志鑫》
作者:吴辰旭 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国内外名家点评
王个簃(著名画家):
无声诗。
雅克·奥加德(前法兰西新闻部部长、法国国际美术家协会名誉席、法国海外省科学院院士):
蒋志鑫先生艺术中最壮观的是迥然多姿的画面,层出不穷的意境,如火如荼的色彩,浩瀚磅礴的气势和激动人心的震撼力,作品体现了全部的诗意和力量。以此来贯穿中国文化的远古与现代,这将预示一个辉煌灿烂的将来。
谢稚柳(上海博物院院长):
新奇。
唐 云(著名画家):
推陈出新。
魏紫熙(著名画家):
风格独特,俊逸清新
陈大羽(著名画家):
浑厚质朴,画如其人。
尹瘦石(中国文联常务副主席):
黄土魂。
邬德力(法国莫奈博物馆馆长):
中国的美好山川河流,被这位敏锐的艺术家表现的淋漓尽致。
程十发(上海画院院长):
意境雄浑,气势磅礴,仿佛黄钟大吕。
葛 路(北大哲学系美学博导):
从生活形态上升到艺术形态,我以为意境的创造起统辖作用,王国维论词,首推境界,所谓境界,即意境之意。蒋志鑫的成功之作,都有引人入胜的意境。
程抱一(法国文学院院士):
作品高迈雄浑充满激情。奔放中不失内在结构,宽松中见严谨,现代中蕴藏着传统,技法独到,太出色了。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
神州固美,有赖文采点染,书画虽能生辉,无灵性便无生气。既有镂金之志,自可使黄土成鑫。
布鲁诺(法国国际艺术城主席):
他的画是中国文化深沉的体现。
周韶华(湖北省文联主席):
从认识蒋志鑫开始,我就一直对他看好。他能够把西部的浑朴,把自己的激情,把黄土地、雪域、牦牛的痴情和眷恋渗透到作品中,像火山熔岩喷发一样的有力!而且这种精神始终如一。老子讲“抱一”,我觉得抱一,使他走向成功。
方增先(前上海美术馆馆长):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希拉克(法国总统):
我饶有兴趣地从您的作品中发现了您对中国绘画的创新能力及技巧,它强有力地展现在您的作品中。
刘国松(台湾著名画家):
创造与表现。
李 松:(中国美协编审):
我觉得他的艺术道路是很可贵的、很值得研究的。他人很厚道,画的画气魄也很大。在他雄放的画风中有很深入细致的感觉,使他的画不空泛、不空洞。
邵大箴(中央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
蒋志鑫是把新观念新知识融合到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他的山水气势很大,很有文化品位。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研究员):
我称他为黄土高原的歌手。我认为蒋志鑫的一大贡献是他用水墨大写意笔法表现西部高原的风色,这是对中国山水画所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
刘勃舒(中国画研究员院长):
蒋志鑫的画不完全是笔墨,他有自己的东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不是从技法上模仿别人,而是试图设法把自己的感受给画出来,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贾浩义(著名画家):
气贯山河。
王文芳(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
他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玩虚架子的人,他的画里燃烧着一股炽热的火焰。他成功的第一步是深入生活,更可喜的是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提炼成了艺术。
周思聪 (原中国美协副主席):
高瞻远瞩,孜孜以求,一朝顿悟。
翟 墨(中国艺术研究员专家):
蒋志鑫的作品中焦墨和泼墨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黑,黑的那么深;白,白的那么亮。中间那些枯笔线条加上泼墨肌理的关系非常到位。它很纯,由“人籁”,就是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抒发个人的感情。现在是“天籁”,就完全是代天说话,把宇宙密码翻译给人间,完全是一种自己体悟到宇宙的精神。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研究员):
我谈他只谈大写意。因为这个大写意在现代来说真要画好了,我的感觉,应该有一个大寓意的大写意。我现在不能说是谁,就是说在齐白石、李可染他们之后,应该出现大写意的山水人物方面的大师,而且是充分表达自己激情的大师,这样的人在这个历史时期是会出现的,达到这一步是很难的。我看了蒋志鑫的画后,我又有点信心了。
薛永年(中央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
蒋志鑫的大写意山水画,气势磅礴,气象很大。他所表现的大自然不是被驯化的,是自己的精神和自然的精神与宇宙的精神融为一体,这是天人合一。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
他找到了传统山水和现代山水一个很好的契合点,在魂魄式的山水里注入了一种灵魂。另外,我看到他的艺术探索,有一种新的语言,用传统的语言不能表现时,他找到了自我。
贾又福(著名画家):
理法固不可为古人所欺,意趣亦不可为今人所弃,不悖民族精神,立足当代世界。
王 仲(美术杂志主编):
豪放里面有内敛,挥洒里面有抓拿,充满内在的张力。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蒋志鑫是靠自己的艺术感觉去贴近自然。在贴近自然的过程中,研究了传统,他在传统和现代,理性和感性的领域中探索与思考,找到了一个他自己的结合点。他的作品是感情加上入骨的体验。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主席):
在我看来,蒋志鑫的艺术已非山水画可以框定,而是具有中国文化气度和国际现代格式的当代水墨艺术,把水墨这种中国艺术语言推向了新的高度。
崔炳植(韩国著名美术评论家):
透过画面可触摸到千万年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祖先的灵魂。
邹跃进(中央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
我从文化史的角度谈一些看法。对西部和汉唐雄风的探讨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而不是文化问题,相对来讲是进入一个解难题的时期。我们甚至对蒋志鑫的艺术的要求比对周韶华的艺术的要求更高。就好象我们对达芬奇的要求比乔托的要求高一样。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成为解难题中的关键人物是非常关键的。
康 征(美术批评家):
他是艺术王国里的一头野生动物,他的画作简约而辉煌,充满了野性的美感和张力。
韩 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是表现性和书写性的长笔大墨,如草书之狂, 故挥洒之美,笔墨急骤挺拔,开张有度,山水形象和笔墨节奏巧妙结合,是对山水崇高感的引吭高歌和痴情赞美。
牛克成(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从崆峒出发,用笔墨垦荒于西部山川,山水即笔墨,笔墨即山水,水乳交融在蒋志鑫先生天籁般的真性情之中;纵横古今,吐纳天地,从具象到意象,从点线经营到粗笔阔墨,从写物状貌到精神表现,蒋志鑫先生以鬼斧神工般的笔痕墨迹,挥写出大山大水的伟岸气象。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