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笔随心走——读叶其璋的富于哲思、充满童趣的作品 王琨

5 已有 2644 次阅读   2018-06-06 19:45
笔随心走——读叶其璋的富于哲思、充满童趣的作品 王琨
2016-07-10 13:53:34

    几年前,见到叶其璋先生的一批风景画,让我眼前一亮,这是一批有感觉、接地气的绘画,并充满着探索精神,如果不知道画家的年龄,更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作品,其实叶先生已70开外。

    在我的阅画经历中,像叶先生这个年龄段一般都保持常规作画程式,大多采用虚虚实实的方笔触,四平八稳,没有太大的形式上及风格上的突破,显得画面陈旧、了无新意。叶其璋早期也受到学院的严格训练,掌握了许多规律与技能。他利用在国外的进修机会,拓宽了视野,并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艺术运动的起伏,保持了清醒的意识,在吸收消化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一路走来,他既有一条主线,又不断变化自己的创作习惯。在个人风格一致的基础上,他将画面处理得变化有序。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根据作画时的感受赋予每张作品各不相同的色调。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感到舒畅养眼,心旷神怡,富于哲思,又充满童趣。可谓笔随心走,游刃有余。

    与叶先生聊天不会有代沟,初次见面,便有那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先生儒雅健谈,开明豁达,对生活充满热情,随时关注身边的新鲜事物,并愿意用行动来了解、吸纳新知,是一个身心健康,乐观敬业的长者。人心不老,画能老吗?人心热情,画岂能冷漠吗?画面能真诚地反映艺术家的心灵状态。当了解了画家本人,再看他的作品,我们就会突然想到“画如其人”的至理名言。

    中国的艺术家一般重视“基本功”,一生苦练不辍,不愿放弃已学的死板技术,唯恐别人不认识自己的功力,一旦掉进这个陷阱,若没有足够的勇气是很难冲破出来的。叶先生深知这个道理:舍才能得,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放下形体塑造,可得到构成的自由;放下明暗调子,可得到色彩的发挥;放下空间概念,可得到整体结构的力量,从有法走向无法。如果非把他的绘画归类的话,其风格当属“印象派”与“纳比派”类型的延续,以色彩明亮略带装饰性为特色,更注重平面化,有了很大的超越。在近期作品中,他探索现代及当代艺术的观念转换过程,从而提升了艺术家的内涵修养,自然地形成他对外部世界的主观认知。尤其是多年的海外经历,东西文化的碰撞,使他的目光又从西方向东方回归。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东方意蕴日渐浓郁。近年他多次返乡创作了一批自然生态的作品。游走在这片有养育之恩的土地上,他找回了已逝去的家园,萌发了对故土的归属感。在叶其璋笔下,我们隐约看到黄公望、黄宾虹、林风眠、吴大羽的影像。

    画中国的油画,以洋为中用,中西交融。这是有使命感的油画家的责任,也是宿命。叶先生的探索已取得了成果,新的规划更让我们充满着期待,凭叶先生的激情和一颗年轻的心,新的作品一定会让我们眼前一亮。在此,也希望先生多保重,来日方长。

(本文作者系画家、《中国油画》主编)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