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文学中的人物命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地精心设计的。作家们通过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来表现他们的个性,表现他们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感情,塑造形象各异的文学人物。曹雪芹在名字上的运用,要求独树一帜,却不能太过刻意。许多人的姓名,或者一个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有些是关于人物和事物的宿命,有些是对事件发展的一种比喻,有些是对角色的某些特征,有的是对人的行动为人的绝妙讽刺,有的是人物故事的某种暗示等等。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最有价值的作品,也是章回小说的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四大经典之一。本书围绕着贾家荣和宁二府的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冲突,真实再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世风的淋漓及人心的可怕。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
《红楼梦》中的名字五花八门、超凡脱俗。但名字虽然多,但却井然有序,显示出人以群分、群聚为一的特征。按照类别划分,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贾氏家族的名字,都是以偏旁部首来划分的。比如贾敬、贾赦、贾政,都是从“文”字旁的。这样的森严规则,与曹寅、曹宣、曹宜等曹氏世家从宝盖部首的情形是一样的。这是真正体现了古代极为严厉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关于辈分的传统习俗。
二是对应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的隐喻。比如宝钗和宝玉、黛玉的姓名都有特别的关系。宝玉的姓氏承袭了他的父亲的姓氏,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贾宝玉”的名字对应的却是“真顽石”。宝钗--宝玉--黛玉,宝玉的名字与宝钗、黛玉的名字密不可分。因此宝玉的人生宝玉的婚恋之路,就是以这两个姑娘为中心的。在宝玉名字里,宝钗在前面,黛玉在后也暗示了结局是宝钗最终和宝玉喜结良缘,而香消玉殒了。
三是通过谐音暗示作者对其不屑之情。这类名字主要有谐音、拆字、会意等。《红楼梦》中最经典的七个名字正是: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卜固修、王作梅。但如果用同音来理解对应的就是:沾光、整天兴事、胡来、善骗人、不顾羞、妄做妄作媒。曹雪芹有严正的道德观和节操,清客相公寄人篱下,见风使舵的样子说难听些就是斯文走狗。
还有另外一种最重要的谐音名称取法,主要是暗示了人物身世和结局的。《红楼梦》中的英莲从小姐沦为庶婢。英莲就是“应怜”,意思是怜悯。英莲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失踪的,被拐子卖到了薛家,改成了香菱,后来改成了秋菱。她甚至没有权利扞卫自己的名字。英莲是个听话的才女,她跟着林黛玉学习,一点变通,却被一个纨绔子弟、薛宝钗的哥哥、呆霸王薛蟠纳做了小妾,又被薛蟠和夏金桂折腾得死去活来。
她的命运如此坎坷,难道不应该同情她么,她的名字叫“应怜”,“英莲”,实在是太贴切了。英莲这个可怜的小丫头,在书中的第一次出现也是为了后文提供线索。
在《红楼梦》中,上到贾家的小姐,下到丫鬟,都是一样的悲惨。元春进宫的日子很难过,迎春嫁给了中山狼人,探春嫁到了遥远的地方,惜春出家为尼妙玉自杀,李纨青年守寡,湘云丧夫,宝钗孤身一人、黛玉香消玉减。
而那些奴隶,则是更加的倒霉。金训投井,司棋撞墙,晴雯被折磨致死,诸如此类,在封建的礼法和宗族制度的束缚下,堂堂贾府就像是一座牢笼和坟场,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少女,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啊。女儿命薄的“原应叹息”,对应了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下女性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甚至贾府的四个小姐和她们四个丫头的名称都是有联系的。丫环、下人的名字与主人的性格、才情相辅相成,还暗示着主人的性格,爱好,爱好,预示着剧情的发展。元春被封为贵妃后,到了娘家,本该是风光无限的。可是元春省亲时,她的言行举止都是埋怨,埋怨被发配到“不能见人的地方”,悲愤之意溢于言表。所以元春的侍女名叫“抱琴”,意为“饱经”,也是“饱经”之苦的元春,心中空虚,在四十三岁时就去世了。
迎春的侍女叫司棋,她的名字既反映了主人的爱好,也暗示了主子迎春是一颗任人宰割的棋子,被他的父亲当成了中山狼孙绍祖的抵押物,结局是被凌辱、虐待至死。曹雪芹把探春丫鬟的名字定为“待书”,并且从“秋爽斋”的布置上可以看出,探春是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另外,侍者(待字者)的谐音是“恃势”和“待势”,都暗示着探春在伺机而动的行为。比如探春理家时提出的“兴利除弊”,不顾母女之情,执意要按照惯例发放丧葬银子,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又在大观园里对王善保一家的暴打,这一切都表明了她的积极进取,不为命运所左右。
惜春的侍女入画,一方面反映了主人的兴趣,喜欢作画。另一方面,占卜师命,入画中有“入化”之意。寓意春去秋来,不在画中,最后惜春看破红尘,落发为尼,从此伴青灯古佛一生。“抱”字、“司”、“侍”“入”字一些动词使你感到生动形象又轻灵飘逸。使人明白她们的主子都是优雅又有文化的妙人儿。
还有黛玉宝钗和他们的侍女的名字也有暗喻之意。雪雁是黛玉的贴身侍女。雪雁首次露面,便是为黛玉送去薛姨妈家里的暖手炉。这是作者特意为雪雁准备的落雪场景,雪雁在风雪中穿行。雪中的大雁,孤立无援,独来独往,有一种命运不祥,不合时宜的意思。更何况大雁是迁徙的鸟类,冬季要往南飞,若是在风雪中生存,那就不能活下去,必将埋没在风雪中。所以,作者借雪雁的隐喻,来表达暗示黛玉的孤独。
紫鹃,是贾夫人最早的仆人,名叫鹦哥。后侍黛玉,改为紫鹃。黛玉和紫鹃,虽是名义上的主人,却是亲如姊妹。而“紫鹃”这个名字,也与黛玉的处境、命运形成了互文性的联系,暗喻了主人的命运、处境。杜鹃的啼哭,更增添了黛玉的悲情色彩。另外,杜鹃有一种“不如归去”的叫声,饱含哀伤,饱含思念。隐喻林黛玉“弃父入京都”,在外漂泊,想家的心情。
薛宝钗沉默寡言,但她的丫鬟名叫“莺儿”,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小说中曾多次提到莺儿的柔情似水、机敏善言,比如在人面前说金锁与通灵宝玉是一对,又说自己主子不知有多少好处。还比如说,李纨和贾珠在桃李春风中度过了最美好的年华,婚后生下了孩子,然后就“完”了。李纨和贾珠成亲后,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贾珠二十多岁就死了,所以她的青春和快乐就像是春暖花开的花朵,结出了果实,然后就枯萎了。
丧夫之后,她完全按照封建的宗法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所以李纨的丫环名叫素云、碧月,也是为了衬托李纨的品格纯洁。
第四种是为了好听好看好念又省事儿的名字。贾府里的下人们众多,想要一个个取名实在是太复杂了。于是曹雪芹就开始采用一组一组地取名,还试图从诗词和歌词中汲取新鲜的养分。比如袭人、同喜、同贵。
除了这些单纯的分类之外,主角的名字还有好几层的文本信息包含在其中,最经典的正是金陵十二钗。
我们可以将人物名字看成是一阶的文字,而角色的判词与序曲则是第二阶,而人物的故事与命运的结局则是三阶。经过对三层文本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三层文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就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作品一样,也就是词产生的句子,句子产生作品。
如果名字是词语,那么判词和序曲就是句子,完整的故事情节对应的就是一整个作品。可以举一个例子理解得更明白,就拿女主角之一薛宝钗来说:
一级文本:薛宝钗。二级文本:判词:“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序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纨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薛”是“雪”的同音,是指宝钗性格冷淡、命运孤寂的意思。“宝钗”,自古以来就有“分簪论”、“夫妻分开”的意思,是指宝玉和宝钗先成亲,然后离了婚。在第二阶,曹雪芹在这里用“停机德”来赞美宝钗,这是一种对宝钗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赞美。“金簪雪中埋”,是对宝钗命运的一种暗示,薛宝钗就像一根金簪,被掩埋在风雪中,这就意味着薛宝钗注定要被人抛弃。
序曲中还透露出二宝的结局,宝玉心中所思所想全是黛玉,并未考虑到和宝钗的金玉良缘,虽然二宝齐眉举案,结为夫妇,可是宝玉心中对黛玉的痴情,却始终无法消弭,所以二宝的婚事,终归是一场没有感情的姻缘,有情人不能相依,这的确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悲哀。
人物的姓名表达作品的意义,这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但曹雪芹却把人物的名字写得淋漓尽致,这是小说中的惯用手法,但《红楼梦》却是登峰造极。在欣赏《红楼中》的过程中,他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的起起伏伏,也能领略到作者精湛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红楼梦资料汇编》
《薛宝钗姓名新解》
《人物命名的艺术》
《红楼梦里的人名》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