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关于书画作品有效传播的“诀窍”

9 已有 2482 次阅读   2018-11-20 04:20
关于书画作品有效传播的“诀窍”
作者:赵富忠笔名破石

       最近经常看到我的朋友圈里,很多搞书画的朋友经常晒作品和简历,但是,这些人我总觉得欠缺很多,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自矜者无功”。如果只是这样一味地“硬性”宣传,不仅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反而如同那些搞微商打广告的一样,容易干扰别人,占用别人的流量和时间,引起别人的不快和反感,结果却适得其反。于是,最近我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究,如何进行有效的“软性”宣传,不仅不会引起别人的不快,反而激发别人的兴趣。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就想到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画家,他们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名气,比如唐伯虎、徐渭等,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具体情况如下:

       首先,尽可能的展现多才多艺的一面。对于一个著名且能够传世的艺术家,不仅实力过硬,而且一般还都是多才多艺。例如唐伯虎和徐渭这些人,在诗文书画等多方面成就突出,这样在传播时,就更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道理很简单,你平时愿意去一个商品样式不多的小卖部买东西,还是去一个大超市购物?答案是很明显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对于才艺单一的艺术家,需要格外注意,不能天天采取“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导致受众审美疲劳,适得其反,要开拓自己的能力,丰富人生的内涵,变得多才多艺,这样做推广,效果会更好。

       其次,注意“软性”推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唐伯虎、徐渭等这些艺术家身后如此风光无限,声名显赫,但生前都是很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例如,唐伯虎尽管年少时得过“解元”,但是进京赶考,卷入“科场舞弊案”,身败名裂,后来屡遭家庭变故,家破人亡,落魄至极。徐渭从小就是孤儿,父亲早逝,生母被逐出家门,参加科举考了九次都是名落孙山,后来父子反目,亲友离去,又患上精神病,去世的时候躺在铺满稻草的床上,米缸里是一粒米都没有,可谓悲惨至极!可以说,这两位生前并没有像今天这般的影响力,为何在后来有如此大的名气,恐怕这主要还是由“幕后推手”进行“软性”推广的效果。

       先说唐伯虎。众所周知,唐伯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可是你知道唐伯虎的代表作是什么吗?当然大部分人会一时语塞,可能有一部分人会说他的仕女图比较好,但是具体怎样,恐怕只有那些专业研究的人士能够说出其中一二。但是要问你关于唐伯虎的故事,你可能会立马想到唐伯虎点秋香。这就不得不提到明末著名的小说家冯梦龙。唐伯虎能够有如此大的名气,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冯梦龙当年风靡全国的“三言”小说造成的。再后来,经过电视剧如《江南四大才子》,电影如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等,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式传播推广,使得唐伯虎的艺术作品具体怎样,已经不再重要,更重要的是他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从而借此名满天下。

关于书画作品有效传播的“诀窍”

       再说徐渭。在袁宏道的《徐文长传》中就说:“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由此可以看出,徐渭生前的确没有什么大名气。但是,袁宏道的名篇《徐文长传》一出,他就天下闻名了。人们不仅惊呼这篇传记为“奇文”,而且还感叹天下竟有徐渭这样的“奇人”!

       说到这里,对于文学常识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袁氏兄弟在世的时候,可谓当时文坛的一方“盟主”,其提出的“性灵说”,开创的“公安派”在晚明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故而,袁宏道的一篇《徐文长传》,风靡士林,不仅提升袁氏自己的影响力,而且几乎可以说也成就了徐渭的声名,成为徐渭举世闻名的最主要的“幕后推手”。一炮打响之后,紧接着,再经过后世历代的跟进推崇,如石涛就说“青藤(徐渭号青藤)笔墨人间宝”,郑板桥给自己专门刻一方印章“青藤门下走狗”。如此之类,历代传颂,直到把徐渭推向划时代的艺术大家地位,成就和影响更是远远超过了唐伯虎。

       由此可见,艺术家在做推广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作品的“硬性”推广,而且需要掺入很多因素,如个人成长、情感故事等之类材料,“软性”推介,借助多种方式,从而丰富自身的内涵和形象,使得受众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书画作品有效传播的“诀窍”

       再次,借助时代潮流。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所谓的“时代潮流”,不仅是时代热点话题和事件,如天字一号工程——“一带一路”、民族复兴等,而且在传播话语和技巧上,也要紧随时代潮流,不能仅仅局限于狭小的“朋友圈”,要扩大传播范围,广而告之。例如,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务必须知“得流量者得天下”。因此,艺术家可以利用各种论坛、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吸粉”,从而实现提升知名度的目标。同时,在不违背社会道德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艺术家还需要学会泡制一些热门“事件”以及热点话题,说白了你就要会玩,引起舆论的争论和关注,如明星泡制绯闻一般,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眼球,从而借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这样艺术家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四两拨千斤”式的“软性”推广,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实,唐伯虎、徐渭这些著名的艺术家,当年也是借助他们那个时代潮流,如明清小说的兴盛,性灵派文学的兴起等。这样的一种结合时代潮流的传播方法,不仅成就艺术家自身,而且又能满足大众的口味和需求,同时也还可以成就一批“幕后推手”,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最终达到良好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效果。

       总之,艺术家在书画作品的推广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比较科学合理的传播方式,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以上仅是本人近期对于艺术家在推介和传播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望有助于各位朋友们取得更大的成功,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如有不当之处,还希望各位的海涵、批评以及指教。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