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说一说王羲之的“书圣”怎么来的?

4 已有 2916 次阅读   2019-01-10 04:57

近来,书法界或是关心书法的朋友一直在问我一个类似的问题,那就是王羲之凭什么能够当上“书圣”?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以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比如有人说王字比较好,具有中和之美,还有人说唐太宗等帝王的吹捧,如此之类,举不胜举,争论不休。但是,在这里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从“圣”字入手,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具体情况,且听书法家赵富忠细细道来。

首先,我们可以谈谈中国人的“造圣运动”。

我们都知道儒家的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而孟子也会被人称之为“亚圣”。那么这个“圣”字,到底有什么内涵呢?按照字典的解释,圣字从耳从呈,耳聪口敏,通达事理。简单点儿说,那就是一个人已经对于万事万物都能够看透了,他的一言一行,足可以称为后世的表率。

在历史上的很多圣人,前面说的“孔孟”,以及后来的书圣王羲之,再后来还有诗圣杜甫等,都是在一些领域达到极致,因而受到后世推崇、追封,一步步“超凡入圣”。例如,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历代王朝加封,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同样,对于王羲之的“造圣运动”,也是如此。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曾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后来到了唐太宗时期更是把王字推到极致。例如,唐太宗曾说:“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推崇,王字在大唐王朝烜赫一时,并以此为基础,对于在后世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从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地位。尽管先前还有人对于二王父子的书法各有侧重,谁更胜一筹,出现争论,但是唐以后,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再也有没有争论的余地。

为什么要搞一个“书圣”王羲之?

既然王羲之已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书法家,那么为什么统治者还需要创立一个“书圣”呢?答案很简单,肯定是为了统治的需要。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统治者将孔孟加封为“圣人”,目的自然是适应儒家思想的传播,维护自身的封建统治,这是在思想领域的建设。同样,在文化领域,也需要一批“圣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统一人心。当然,无论是“孔圣人”,还是“书圣王羲之”,他们的成立,必然都是在国家大一统的前提下,由当权的统治者一手缔造的“先进代表”,从而彰显帝王的“文治武功”,凝聚力量,巩固统治。

其次,“圣人”们在世时候,都是很不得意的,更容易博得后世同情。

我们回顾历史,就发现这些圣人在世的时候,大多是非常不得意的。例如,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辛苦,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来周游列国,施展抱负,不仅在卫国遭人诬陷,而且到了宋国,险遭杀害,同时,在郑国又沦落为丧家之犬,一路走来荆棘满地,一事无成。同样,书圣王羲之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的不得意,出仕为官,一直都被当做一种“摆设”,无足轻重,后来辞官归隐,一直想着“乘桴浮于海”,云游四方。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世的时候,身居要职,手握重权,故而后世称之为“王大令”,可见两者形成巨大的差异。由于,王羲之在世的时候,满腹才华,锦绣文章,却一直郁郁不得志,故而后世给予很大的同情。因此,统治者把王羲之加封为“书圣”,也是彰显国家对于人才的重视,给予那些郁郁不得志之士的一种安慰,使得国家和社会更加富有“人情味”,赢得人心。

最后,王羲之的书法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他成为“书圣”的坚实基础。

我们抛开前面的其他因素,客观的回顾王羲之的书法,到底具有怎样的内涵,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推崇和欣赏?

对于王羲之的书法不得不提到里面包含的精深大道。由于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出生的高贵,再加上一生的潜心钻研,使得王羲之的书法不激不戾,阴阳和谐,非常高贵平和。这样的书风不仅受到帝王贵族的喜爱,也很容易被士人阶层所接受,故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受到推崇。同时,王羲之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在多方面都是大成。孙过庭《书谱》中说:“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尤其在行草书方面,更是“集大成”,从而成为这种魏晋以来新书风的代表人物。故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这些成就,足以支撑其大书法家的地位,加深对于后世的影响。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通过对于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提升了他对于后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后世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需要,需要一个“书圣”来凝聚人心,加强统治,从而使得历史的机缘巧合选择王羲之作为“书圣”,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这才使得王羲之的书法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留下千古不灭的功绩。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